这一切,和图片没关
普立兹新闻奖是新闻摄影的最高荣誉,去赢普立兹却不是大部分新闻记者的最高理想。普立兹回顾展正在丹佛历史博物馆展出,今天我休息,忙里偷闲去看了一次。大部分的片子在不同的展览和书里见过,但这次的片子都放得很大,看了依然震撼。最大的收获却不是片子,而是仔细去读每个获奖者的话。作为新闻奖,这里大部分的片子的目的只有一个,记录;很少会看到这些摄影师讨论构图相机快门等等摄影的技术细节。
从他们的文字里去体会这些摄影师的心态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让我吃惊的是许多的他们都是从追逐照片开始,逐渐发现自己的内心,而演变成去体会他们的摄影对象和故事。我相信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因为场景的残忍而放下相机,原因很简单,他们是摄影师,他们在那里的唯一目的是记录下历史的发生,而不是去感慨人生的悲欢离合;而如何去记录,则多少反应了每个摄影师的内心。
*****
看到这样一段话:(这一切) 不再是关于照片,而是关于人;作为摄影师,我想得到的也不仅仅是图像,而是理解眼前发生的故事。
*****
又看到那张南非摄影师拍摄的秃鹫在等待着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的那张照片。那张照片发表后,摄影师收到无数攻击他道德的信;而获奖后,社会压力之大使得他终于陷入不可自拔的精神压抑和个人问题。自杀那年,他才33岁。和其他所有的展览片不同的是,这张照片的边上安了一个架子,架子上放了一盒纸巾,供受感动而落泪的观众使用。照片的文字中说明:作为记录非洲饥荒的摄影师,他们得到非常严格的命令,不许接触被拍摄对象 (因为无法控制的传染病) 。他自杀前,反复对朋友说:真对不起,我没有把他抱起来,真对不起。。。
*****
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片子里,一个女士在墓地中悲伤地抱着一块墓碑,典型的士兵墓碑。死者的名字被她的手挡著,下面却露出了死者参加过的历次战争的长长清单。文字里,摄影师说了他拍摄的过程,当然,这是事先没有征求她意见的拍摄;他耐心等她到离开的时候,走上去,先向她表达了问候;然后问,我刚才拍摄了您的照片,能发表么。女士坦然答应。。。
*********************************************
走出展览,还没来的及感慨,却发现车窗雨刷下压了一张罚单。科罗拉多的机动车要求前后都有拍照,我的前拍照不见了,罚款30。三十元不算多,但一桶冷水立刻把我浇回了现实。有些恼怒,开车必须有拍照,这本身已经是不符合所谓美国人权的事情;强迫我挂上的牌照丢了,却要罚我的款,岂有此理。拦下一个警车和他理论。那警察GG倒是满面笑容说,你去报个案,说让人偷了,然后去交通法庭上诉一下试试。
警察局就在马路对面,用了20分钟填了个报案单;交通法庭也不远,把车停在路边,让媳妇等着,自己进去理论。接待的大姐也和气,说15分钟后可以见调解人。等了一会儿,接小石头的时候快到了。打电话给媳妇,让她先走。刚挂电话,调解人在召唤。走进去, 30秒钟他就把罚单给撤销了。抓起电话,媳妇已经开车,离开我不远不近,一个英里 (1600米) ,还不好掉头。我说,你就等着巴,然后撒开脚丫狂奔,居然一口气跑到了。气喘吁吁,这是20年第一次连续跑这么远的路。 。。。但想到继续保持无罚单的记录,老夫甚是欣慰。。。
回来,脑子里依然都是那些照片。下暗房,放了两张老虎的照片。也很久没下暗房了,感觉还是挺好的。红灯下,渐渐安静。这一切, 似乎也和图片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