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记 (1-25)



1) 中转站总是充满了各种可能, 可以前进, 也可以后退, 还可以改变方向; 既是到达,又是离开。
2) 空得异乎寻常的航班。一位黑人乘务员好心帮我把座位换到中间,可以躺下; 一位亚裔乘务员立刻带了另个客人过来说,这里位置空,你们可以共享。
3) 电影里的台词: 生活就好像赛车一样, 一圈一圈不停重复才能到达终点。 你检查了所有的机械和仪表,发动引擎,依然经常会出事故和翻车。但没有这些重复的弯道和事故,你永远也学不会.
4) 傍晚的北京, 大雾, 湿冷湿冷。出租车司机说,北京现在面子上很好看,我们开出租的在城里想停下歇会儿的地方都没有,到处都不让停,6万多辆车空载率全国第一。
5) 旅馆在鼓楼附近,没有改建过窄窄的马路上行人随意穿越,很生活。房间很小, 一张床, 一条窄桌,一把椅子。地面的空间在放下行李后正好够转身的。桌上有电源和网线插口,小台灯和台电视。很干净的洗手间,墙角还有个热水器, 足够了。这里会是下面两周的家。
6) 胡同门口有家上海菜的连锁店,喝了碗粥和一屉小笼包子。包子有汤水,侧过来咬一个小口,把汤到在茶羹里喝了,再把剩下的包子点点儿醋吃。
7) 一个嘴边糊着残渣余孽的汉子走过来很礼貌地问,您这吃包子呐,什么馅的。我说您来一个? 他伸出手,我挟了个包子搁他手心里,他一口吞了, 汤水一点没泄。 抹抹嘴扭头走了,步履不歪不扭,手里攥着瓶小二。
墨西哥。海滩上的小贩
在101号高速公路上往SAN JOSE的方向行驶, 南向85, 再走3公里。。。 都不用思索就到了WOLFE ROAD。 进入CUPERTINO广场,一如既往地挤得慢慢的停车场。 在台南小吃前打开蹦灯,进去定一分鳝鱼面, 付钱。 再去旅馆CHECK-IN, 进屋子把行李放好。 慢慢走回餐馆把吃的拿回来。
这个程序已经重复了很多年了, 每年的2月, 一成不变地重演一次。 旅馆里的床单颜色似乎都没有变过。 这是总住在同一个地方的好处,习惯成了自然。仔细想想, 在一个不属于你的城市里却有回家那样的自然, 是件挺可怕的事情。
好像每个常去的城市, 都有那么家让我很习惯的旅馆。 硅谷的这家HILTON, 北京的如家快捷或者东方文化酒店。。。。。。 也有不再会去的, 那就成了记忆中的习惯。
—————
早晨送他们两个上学的时候, 注意了一下他们各自的行为。 为为下车后关门扬长而去,如刚下了一辆公共汽车。然然总会说句 BYE, I LOVE YOU, 然后一步三回头。 其实心软的同时, 我不希望然然这样的性格太盛, 终于少了些独立能力。
下午离开的时候,两个孩子在门口玩雪。 我开车走了10来米, 停车把窗户放下来, 对他们嚷嚷, LOVE YOU BOTH。 他们抬头看看我, 然后继续玩雪, 对即将的一个月的分别没什么感觉一样。 心里动了一下, 没多说什么开车走了。
在机场去旅馆的路上,接到然然打来的电话,小家伙哭唧唧地说, 爸爸, I LOVE YOU。
SPIE 第一天, 科研依然对我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满足感, 也许这是无法彻底放弃的最大原因吧。
—
重回半月湾。 离开SAN JOSE的时候还是阴雨绵绵, 到了海边就阳光灿烂了。 没有覆顶的乌云, 光线平平。 海滩堆积了很多冲刷上来的树,最近什么地方有大风暴了。 小河出海口, 潮水漫上来的时候逆流滚滚, 无数的海鸥。
回程走了一条琪子偶像带我走过得路, 却再次迷路。 84号公路在山中的红杉林中弯弯曲曲, 雾气蒙蒙, 不时有阳光透过树缝漏在路面上, 一道道的光。
—
继续开会,
和SPIE的中国帮一起吃晚饭。
晚上继续开会。
反复琢磨NG的那篇STEM CELL文章, 连带着把摄影师的简历也看了。 文章的介绍说, 摄影师某某, 医学博士。里面还有他的照片, 一个近乎秃顶年纪,金丝边眼镜的小老头。 我以为这是NG一贯的风格, 那种专业人士在干了一辈子的专业里拍的照片。
错。
医学博士是真的, 但原本是个摄影师。 39岁那年拍一个脊椎手术, 被那场面震撼, 决定去学医。 44岁考进医学院。NG找他拍STEM CELL的时候, 他刚刚从医学院毕业, 甚至还没有开始做住院医生, 对STEM CELL一点不懂。
但有这样的毅力,他又有什么做不到呢。
一不小心,孩子就长大了。
为为已经进入了青春期, 正以每个月至少2CM的速度疯狂成长, 已经成为家中第二高的人了。 走路的时候竟然和他爹一样有些驼背,脖子伸着, 脑袋想比身体更快到达目的地。
—-
帮媳妇把需要存档的病史搬回家。 在地下室安了一个病史间, 里面有几个大铁皮柜子。 为为帮忙搬下楼的, 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完全的小伙子了, 能帮了做很多的家务。 为爹的看着,心里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