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
2005年4月2日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前面两句不难理解。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却是需要从生活的风风雨雨中走过,才渐渐体会到夫子的微言大义。愠字自然是愠怒,生气的意思, 这是言者的内心活动。 为何而愠, 为何而不愠,是因为外界环境, 也就是上半句中的人不知。 看过不少版本的解释, 万变不离其宗, 不知, 不为人所知或所解。看场合,人不知而不愠就可以有各种的解法,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去延伸夫子文字的意思。为何不知, 如何不愠? 是去平心静气改善自己还是一任自己独往独来不屑与之友,都可以是各自选择的人生态度,不一而论的。
喋喋不休去表达自己,才有不为人知的可能。又反去在乎人知,总有其目的。这目的,不外名利二字。最佳状况是,衣食足且不恋名利,合目闭嘴,韬光养神。为人知和不为人知就不该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云在西湖月在天,又哪里来什么无愠无不愠呢。
分类: 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