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口开河, 老相机的故事 > 取景器外: 引子和我摸过的第一台相机

取景器外: 引子和我摸过的第一台相机

2009年10月9日 RedRocks
Technorati Tags:

RR196411ShanghaiShiDa287引子:

这辈子用过的相机几乎难以统计了,在家里有一个大壁柜,里面堆满了这些年收集的相机,镜头和各种配件。或者是因为恋旧,我经常买相机,却很少卖相机。那些用过一段日子的相机,每一架都有着和我在某段路上行走时的故事,更是宝贝一样收着,不时还会拿出来,按几下快门,在快门的脆响里发呆,想念一下她当年的风采。

————————-

用过的相机里,最早的比我老了整整一代人。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年仅23岁的父亲在新加坡港告别了泪流满面的家人,独自登上了第一条开往新中国的海轮。在他随身简单的行李里,这台有折叠皮老虎的德国蔡司大概是最奢侈的东西了。在船上,父亲记录下了那些意气风发准备投身祖国建设的年轻人们。在之后的很多年,父亲用那台相机拍下了他的同学们,拍下了我的母亲,拍下了早我7年出生的姐姐,自然,也拍下了孩提时代的我。

从那相机开始,我从父亲那里第一次听到了快门速度,光圈,120胶卷这些新鲜词。老蔡司自然是全部手动的,从估计曝光到目测距离,全部都得自己完成然后把机身上那些精细的旋钮拨来拨去。记得那相机的焦距是用英尺,那时候完全没英尺的概念,只能估计成米,然后乘三。那台相机是我摄影的启蒙机器。也许因为此,这些年一直深藏着对折叠相机的热爱,等相机包里塞满了遍布电子开关的数码相机时,折叠老相机的钟爱忽然爆发,越发的不可收拾。倒是现在习惯了英尺,遇到用米来标度的老相机,就得做除三的处理。

我记得我用那相机拍过照片,却因为时代的久远,再记不起家里无数发黄的老照片里,哪一张是我拍的。 我出生后不久,文革开始,老照片里缺少了近10年的纪录。几十年,那台老相机一直放在师大的柜子里。我们出国后,也不舍得带到美国来。于我,她和童年的记忆合一,属于老家大柜子的一个部分。几年前回去,把那相机翻出来看过,皮老虎早就脆得千疮百孔,镜头也霉到无法再成像了。

分类: 信口开河, 老相机的故事 标签:
本文的评论功能被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