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南旧事 > 城南旧事:我的第一次开车

城南旧事:我的第一次开车

2013年12月16日 RedRocks

八十年代出国的留学生,极少有在国内开过车的经验。到了美国这个长在车轮上的国家,会不会开车可不仅仅是如何出去玩和怎么玩的事情,往高里说,决定了他以如何的角度去看这片全新世界和发现更多的发展机会,往低里说,也许是他生存的基本需求。和当今媒体一再渲染的富二代们到了美国就开着玛莎拉蒂飚车泡妞的传奇差得太远,但至少这些是自己经历过的故事,写出来分享,也算是给留学生的生活开扇侧面的小窗。

我到美国的时候是夏天,先我一年到达的姐姐和姐夫刚用打工的幸苦钱买下了他们的第一辆汽车。五百美元,换来了一辆1976年的雪佛兰迈瑞宝 (Chevrolet Malibu)。那年是1986年,在底特律熬过了十年个冰雪冬天,那车的车身已经被路上用来融雪的盐腐蚀的百孔千疮,但那个年代,对大部分的中国留学生,有车就是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旧车是自己的宝,把自己的破车用千斤顶顶起来,钻在车底东张西望,是那时底特律中国留学生消遣周末的常规项目之一。那辆雪佛兰虽然破,但它在半年时间里让六个中国留学生踏下这辈子的第一脚油门,考出了此生的第一张驾照,一辈子最难忘的车缘和记忆。

到美国后的第一周,就有了这美国的第一次汽车长途旅行的经历。活动是由当地的教会组织的,目的在宣道,让经验老道的美国司机开头车带路,从底特律去密执安州北美的雪松营地。我们自然兴高采烈,不是因为要去聆听某种宗教宣示,开着自己的车去旅行,那可是这辈子的第一次。更不用说,路上还要经过著名的麦金诺大桥,那桥链接着上下密执安州,横跨连接着北美五大连湖中的密执安湖和休伦湖水道,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之一。

新手上路,开车的是刚拿到驾照的姐夫,全车人从车窗的各个角度为他看着左右前后的路况,稍有情况就是一片大呼小叫。刚到美国的我连笔试都还没机会考,在公共道路上的驾驶自然没有我的份,但我比他们更兴奋,因为雪松营地是私人产业,在上面开车不必受交规的限制,换句话,没有驾照的我,在那里能体验我的第一次驾车。

麦金诺大桥真的很宏伟,连上引桥,比金门大桥还要壮观许多。桥下的湖畔无数的鸥鸟飞翔,那时候很奇怪,美国的鸟为什么会不怕人,见到我们停车,不但不飞走,反而云集而聚,等待人们给它们喂食而不担心变成人的食品。

雪松营地坐落在休伦湖畔,蓝天白云碧水,这辈子第一次见到如此优美安静的环境。大家忙着卸车,在湖边搭安营扎寨,我迫不及待,等车厢一空,就从姐夫那里拿来车钥匙,在他千叮咛万嘱咐中发动了迈瑞宝的八缸发动机。机器隆隆,心也随着怦然狂跳。慢慢松开脚下的刹车,我们的大破车开始慢慢移动,踏下刹车,刚刚开始前进的车摇晃着停下,再松开,前进,缓缓转动方向盘,我把车开上了林间的小路。

第一次自己驾车,从脚不敢离开刹车的溜车,到渐渐饱满起来的自信,然后,第一次不知深浅地踏下了油门。第一次放下车窗,让湖边清洌的风灌进车窗。第一次驾车的速度绝不会超过每小时20迈,却是我记忆里最风驰电掣的刺激。

近三十年过去了,不记得自己换过多少辆车,最难忘的,却总是那辆用五百美元买来的雪佛兰;不记得自己开车走过了多少路,印象最深的,是北密执安雪松营地里那条有点颠簸的土路,从这土路开始,我的道路通向了世界,车,成了我生活中绝不可少的部分。很庆幸,学生时代的自己只有能力买一辆破烂的旧车,于是车不是财富的象征,也不是年轻气盛时的疯狂。因为珍惜来自不易的车,随带着,也就懂得珍惜着车轮带我走进的全新世界。

分类: 城南旧事 标签:
  1. 匿名
    2014年4月20日00:32 | #1

    有钱就是好

本文的评论功能被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