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连续几天大雪, 已经入春的丹佛有是一片银色的世界。
2) 游泳, 1000米, 基本属于现在正常的运动量。还是只会青蛙, 估计这辈子也就这水平了。
3) 媳妇要带大小石头去看一个人体结构展览, 我觉得让小小石头看这些还早了些, 就带他去动物园。
丹佛动物园大变样了。螺丝壳里做道场, 居然又变出来一个很大的狮山, 非洲土狗园。不大的动物园,最大限度把地面给动物, 留几条通道供游客走。 北极熊馆里居然有5只大白熊; 狮山里有4只成年的雄狮, 还有一个小BABY, 满场跑, 好玩死了。 热带雨林是个室内展览, 收集的动物也很全,布景也非常棒。 今天天冷, 人少,动物却都很活跃, 平时大睡懒觉的家伙都活跃了起来,让我爽坏了。真喜欢动物园。
4) 在动物园看小狮子, 想起老虎来了。 觉得他们都很好玩,那小狮子好像和猫差不多大小的样子。 回到家, 老虎鬼头鬼脑坐在角落里, 仔细看看他, 发现他和小狮子比小得可怜。 说到底, 再肥的猫也还是只猫, 终于不会变成狮子老虎的。。。

2006-02 河北
那22米高的佛身倒是有千年之龄,据说铸造时,佛身太高,在地面融化的铜水拎到肩膀高度时就已经凝固。工匠一愁莫展之时, 来一个老人, 微笑不语。 工匠问, 您老人家倒是给点办法呢。 老人说, 我土都埋到脖子了, 还有什么办法。 说罢扬长而去。 工匠大悟, 以土埋佛身至施工高度, 就地化铜, 遂成。 大佛运气不是特别好, 42只臂膀被人锯去, 留下一段铜身。 1944年重修时断肢再植, 种上了了42根木头的胳膊。 拍照片以记。
很久没有认真看电影了。 晚上媳妇在看碟, 我在边上坐着写东西, 那片子里的音乐节奏让我感觉非常熟悉。 抬头看, 是匈牙利。 电影是说一对夫妻在铁幕时期逃出匈牙利,但因为要越境,只好把还是婴儿的小女儿留在了那里, 知道6年后才找回了她。 那女儿到了美国后长成了一个很反叛的姑娘,和溺爱她的生母矛盾重重。 她回到匈牙利去找她的养父母和因为女儿叛逃坐了很多年牢的外婆。 在那里她明白了母亲为什么会叛逃的原因,最终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片子很感人, 但最打动我的是那女孩回到匈牙利, 和养父母在多瑙河畔的散步,吉普赛人的小提琴和手风琴声,女孩独自从链子桥上走过。那场景, 让布达佩斯一下在我的脑海里又苏醒过来。 好想再回多瑙河畔。。。。
又: 这个电影剧本是那回到母亲身边的匈牙利小女孩长大后写的。 电影的结尾是字幕 ”献给我的父亲母亲“, 和她在6岁时第一次到美国, 爸爸妈妈去机场接她时留下的照片。

烤火的狗儿: 黑白版
(1)
那颗牙, 那颗我觉得牙冠掉了的牙,终于让我疼得无法忍受了。 早晨约了看牙医。 张大嘴,看了口罩上忽闪着美丽的大眼睛护士。护士说, 嗯这地方没牙冠阿, 看起来没什么问题。 拍了张X光片,过了一会儿过来说, 医生说看不出什么问题, 要不把前面两颗也拍一下, 别有什么牵连。 然后医生来了, 开始我嘴里倒腾。
嗯, 不对啊医生,我是下面的牙疼阿。 那医生看了眼护士。 护士说噢我怎么就一直觉得是说的上面的牙齿呢。 无论如何, 他发现那牙齿缺了一块儿, 大概是我太爱吃果仁了。。。 流水作业般地补好,此刻半边脸还是麻的,好像被人打了一巴掌一样。
(2)
村里的老支书。 河北 2006
继续和牙科医生奋斗, 这次是每年两次的洗牙。 实在说, 我不知道这个折磨人的过程有什么意义, 但既然人人都这么做, 我这么爱热闹的自然也不能落后。
医生在我嘴里倒腾了一会儿说, 有人给你建议戴一个牙套么。 我说为什么。 他说因为的牙齿磨损很厉害, 肯定是晚上磨牙。 我说这个可能性为零, 因为我每天晚上打呼噜。 打呼噜你知道么, 就是张嘴发出猪圈里的那种声音, 那个时候, 嘴一定是张得很大的, 上下牙床的牙齿不可能接触。
医生不说话了, 我很不好意思地说, 也许, 就是俺太老了。 老马的牙都会磨坏了。

早晨看报,媒体挖掘出的美国防恐的新发现: 卡西欧手表是恐怖分子的重要标记。 心里格登一下, 看了眼手上的CASIO PATHFINDER,这不会是每次在机场总得到特殊“照顾”的原因吧。 接了往下看, 卡西欧手表以高精度和便宜流行恐怖分钟的ZHA弹里, 耐久的电池,准确的时间, 容易的电路修改,可以让一个ZHA蛋在3年后精确到秒的爆ZHA。 更加恐怖的是, 某几种型号的卡西欧手表具有高度和气压功能, 给KONGBU分钟提供了更方便的工具。我心里再次格登一下, 因为我的PATHFINDER正好就具有这个功能。
继续往下看, 被关押的嫌疑分子在得知CASIO被作为做案工具的佐证用在起诉中时纷纷抗议: 关押和看守他们的士兵许多也带这样的手表如何解释。
CASIO的CEO该笑翻了, 多好的免费广告阿。。。。。

从年初开始就总觉得右边的牙齿疼, 好像炎症。 疼了几个月,一直懒得去看。 昨天终于疼到忍无可忍了, 对了镜子张开血盆大口仔细研究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那最里面的臼齿看上去似乎和别的牙齿不一样。 琢磨了半天, 忽然想起来那地方曾经因为牙裂了, 装过一个牙冠的, 此刻那牙冠却不见了。
我晕阿, 牙冠好像是金的,所以有金牙一说。 可我不记得吐出来过, 那, 难道我无意中吞金了么?果然如此的话, 三个月前我就已经死掉了 ,那现在走来走去的这个石头是什么呢?不堪设想。。。。。。

孔庙后面的一条胡同里, 小朋友们分了几拨在玩耍, 然后就起小冲突, 以至推攘。 一个小朋友就去找大人哭诉, 另外几个就羞脸说: 要玩你就玩阿, 玩不起叫大人, 没臊。
一口子的胡同腔, 很是好听。
西安 2006。02, 等待上班的商场职工。
明白为什么那么热爱大河了。
大河奔流千里,汇集了沿途的风雨,携带了夹岸的泥沙, 平静过, 咆哮过, 疯狂过。 当她终于到终点的时候, 这一切就过去,一切都安然放下, 只平稳地把自己交给更大的海洋, 交给属于海洋中的一切, 消失。
无意间看到的一句话:
Oh Lord, let my death be like a flowing river into the great sea.
(主啊, 让我如河流入海般离去)
希望我有一天能体会这里面的涵义。

图片 手术室一角
中学的时候没有物理课, 改称工业基础, 简称公鸡。 公鸡课其实很实用, 学了很多这辈子不会忘记的实用知识, 比如日光灯发光的原理, 如何接电灯线路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果然收益无穷。
公鸡老师曾经是我妈妈的学生,一个鼻梁上架了黑眼镜的女老师。 最典型的授课语言是用手在空中划一个半圆, “半个”, 停顿一下,再画一个半圆,“加半个”, 长停顿, 用手背顶一下滑到鼻尖的眼镜, “等于一个”。 我们那时候觉得她好聪明。
然后一天她给我们上电灯课。 先批评了一通反动的白专道路, 说学校里有个物理系教授, 大专家,家里灯泡坏了不知道怎么换, 又不好意思说, 两口子偷偷点了半年蜡烛, 等下乡的儿子回来探亲才解决问题。 故事说完了, 老师嘴里念念有词: 火线进开关, 底线进灯头, 接通开关和灯头。 然后就开始接线。 接完了, 一拨开关, 只见一溜火光沿着电线直冲屋顶。 老师太紧张,火线进开关, 地线也进了开关!
今天心血来潮,想给给小石头们的房间换个射灯。 新灯买回来, 把旧的拆下。换灯对我是件小事情, 从来都是带电操作, 更何况此刻我把开关关上了。 接好线, 把灯座往底座上拧。 一根长螺丝穿过灯头, 碰到底座的那个瞬间, 一道火弧闪过, 一串火花焰火一样坠落, 手指一热, 不知道怎么会事情就已经从3级高的梯子上站在了地面。
愣愣的, 半天才回过神来。 手指尖烧黑了一块儿, 那螺丝已经被电弧熔化焊接在了底板上。此刻想起30年前公鸡老师在灭火后的话: 同学们, 电这东西是很危险的, 也是很有用得。 我们既要藐视它, 又要重视它。 接完线路, 一定要反复检查无误后再开电门。
(1) 这段线路的火线和地线是反的, 开关关上居然还有热线。
(2) 我把火线接到了灯头的底板上了!
错上加错, 吃点苦头算我运气了。 过了半天才觉得浑身开始酸疼, 估计刚才肾上腺素的分泌如滔滔江水。。。。。。

某地某医院,非常专业的手术, 非常敬业的医生和护士, 他们的收入都在每月1000RMB以下。别和我说中国的医生都很黑心,因为我认识许多默默无闻在一线努力工作造福他人的医生。

离开那医院不远处的一个庙里, 一样围绕着, 一样专注的人们。

西安的早晨, 集市开张之前

西安,小巷里每家用铁将军锁着自己的水龙头, 从同一个总水管中分出没几米的几条支管个子用各自的保暖方法保证冬天不会结冰。

北京农大校园里, 朋友喂食的流浪猫

石头和石头爸爸在外滩。 1973年
——————————————————————————–
下午爸爸打电话来说 ,能不能去中国超市买几个馒头, 妈妈想吃。
念大学时几分钱一个的大馒头, 到了美国却成了一件奢侈。 自己不会发面, 姥姥在的时候也从来没教过我们, 母亲来美国后自己琢磨着慢慢开始做些面食, 昔日五谷不分的教授在70老几的年纪开始学这些, 终于让我有些惭愧。母亲此刻摔伤了卧床, 没法下楼做馒头。 我没时候去超市买馒头 ,我还不能自己学么。 回家庄严宣布,今天我亲自下厨做馒头。 妈妈说, 你省点力吧, 我吃面包就是, 都是面食。 我说, 试试看吧, 失败了您再吃面包也来得及。
翻出面粉,发酵粉, 热了杯子水, 再热了杯子牛奶。统统用搅拌机揉在一起, 拍拍, 有个面团的样子了。 把整个搅拌罐子用毛衣给裹上。把小石头们送去附近的拳场。 回来的时候,面团白胖胖和盆一样高了。 抓出来, 再揉揉, 搓成一条大蛇, 抡起菜刀啪啪啪啪啪切成N段。 觉得这面团手感不错, 开一桶豆沙, 又捏了几个豆沙包子。
开大火,加水,垫上纱布,放进馒头和包子, 蒸笼15分钟。 揭开盖子一看,挖靠,活活的, 两屉白白胖胖的馒头啊! 按着有弹性, 吃着润口, 长得和20年前的食堂里5分钱一个的馒头一样一样的, 绝对的职业馒头。 得意死老夫了, 比N年前拿博士还开心。 这才叫成就感!感觉俺浑身那一半的东北血液在沸腾。
得意洋洋捧了馒头去孝敬老娘, 老娘很开心。 晚饭孩子们吃的倍儿香, 老爹我无比幸福。 原来幸福可以这么简单就得到的, 一团面, 一锅馒头 ,一家吃得很香的人!
——
晚饭后总结如何做好馒头吃, 忽然意识到自己什么量器都没有用, 顺手抓的所有原料! 不知道下次还有没有如此好的运气乐。。。。
—————————————
<>
北京时, 朋友送我本书。 龙应台的 <>。
母亲写孩子成长过程,零碎的细节, 很经典的故事, 娓娓道来, 有许多的共鸣, 也不知觉地会随了龙老师的文字去想小石头们的成长经历。
看书的时候有个习惯, 看了一段后, 有时候会漫无目的去翻开一页,看看会读到些什么。 这次我翻到了最后的一页。 看了几个字, 觉得说话的口气有些不同, 再仔细看去, 竟然是正文中从出生写起的安安和飞飞的文字, 写他们自己的童年的。
10年后, 孩子为自己的母亲用母亲的文字做序, 龙老师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