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记
图片 手术室一角
中学的时候没有物理课, 改称工业基础, 简称公鸡。 公鸡课其实很实用, 学了很多这辈子不会忘记的实用知识, 比如日光灯发光的原理, 如何接电灯线路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果然收益无穷。
图片 手术室一角
中学的时候没有物理课, 改称工业基础, 简称公鸡。 公鸡课其实很实用, 学了很多这辈子不会忘记的实用知识, 比如日光灯发光的原理, 如何接电灯线路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果然收益无穷。
某地某医院,非常专业的手术, 非常敬业的医生和护士, 他们的收入都在每月1000RMB以下。别和我说中国的医生都很黑心,因为我认识许多默默无闻在一线努力工作造福他人的医生。
离开那医院不远处的一个庙里, 一样围绕着, 一样专注的人们。
西安的早晨, 集市开张之前
西安,小巷里每家用铁将军锁着自己的水龙头, 从同一个总水管中分出没几米的几条支管个子用各自的保暖方法保证冬天不会结冰。
北京农大校园里, 朋友喂食的流浪猫
石头和石头爸爸在外滩。 1973年
——————————————————————————–
下午爸爸打电话来说 ,能不能去中国超市买几个馒头, 妈妈想吃。
念大学时几分钱一个的大馒头, 到了美国却成了一件奢侈。 自己不会发面, 姥姥在的时候也从来没教过我们, 母亲来美国后自己琢磨着慢慢开始做些面食, 昔日五谷不分的教授在70老几的年纪开始学这些, 终于让我有些惭愧。母亲此刻摔伤了卧床, 没法下楼做馒头。 我没时候去超市买馒头 ,我还不能自己学么。 回家庄严宣布,今天我亲自下厨做馒头。 妈妈说, 你省点力吧, 我吃面包就是, 都是面食。 我说, 试试看吧, 失败了您再吃面包也来得及。
翻出面粉,发酵粉, 热了杯子水, 再热了杯子牛奶。统统用搅拌机揉在一起, 拍拍, 有个面团的样子了。 把整个搅拌罐子用毛衣给裹上。把小石头们送去附近的拳场。 回来的时候,面团白胖胖和盆一样高了。 抓出来, 再揉揉, 搓成一条大蛇, 抡起菜刀啪啪啪啪啪切成N段。 觉得这面团手感不错, 开一桶豆沙, 又捏了几个豆沙包子。
开大火,加水,垫上纱布,放进馒头和包子, 蒸笼15分钟。 揭开盖子一看,挖靠,活活的, 两屉白白胖胖的馒头啊! 按着有弹性, 吃着润口, 长得和20年前的食堂里5分钱一个的馒头一样一样的, 绝对的职业馒头。 得意死老夫了, 比N年前拿博士还开心。 这才叫成就感!感觉俺浑身那一半的东北血液在沸腾。
得意洋洋捧了馒头去孝敬老娘, 老娘很开心。 晚饭孩子们吃的倍儿香, 老爹我无比幸福。 原来幸福可以这么简单就得到的, 一团面, 一锅馒头 ,一家吃得很香的人!
——
晚饭后总结如何做好馒头吃, 忽然意识到自己什么量器都没有用, 顺手抓的所有原料! 不知道下次还有没有如此好的运气乐。。。。
—————————————
<>
北京时, 朋友送我本书。 龙应台的 <>。
母亲写孩子成长过程,零碎的细节, 很经典的故事, 娓娓道来, 有许多的共鸣, 也不知觉地会随了龙老师的文字去想小石头们的成长经历。
看书的时候有个习惯, 看了一段后, 有时候会漫无目的去翻开一页,看看会读到些什么。 这次我翻到了最后的一页。 看了几个字, 觉得说话的口气有些不同, 再仔细看去, 竟然是正文中从出生写起的安安和飞飞的文字, 写他们自己的童年的。
10年后, 孩子为自己的母亲用母亲的文字做序, 龙老师多幸福。。
晚饭包了饺子, 两种馅: 韭菜肉鸡蛋虾米和白菜肉的。 包饺子的速度最近有所提高, 90个饺子在30分钟内完成, 内摺蒸饺的包法, 包好后一个个很端庄地坐在那里,好像大肚子弥勒佛。
麦田的颜色
你支起三角架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时分,一褛光线透过云层斜着照在麦田上, 风微微地吹。F16, 超焦距设定, 从1米到无穷远都很清楚。光线变化很快, 越来越暖, 傍晚的光线很好看, 又柔和又温暖; 傍晚的光线瞬息万变, 你使劲地按着快门。
TA说, 你在拍什么呢?
我说, 我在拍麦田。
TA说, 麦田还是麦田的颜色?
你挠挠头, 你其实是在拍颜色, 麦田只是提供了一个细节丰富的平台。 可要是一马平川, 还有什么好看呢。 究竟是在拍什么? 你觉得有些困惑。
你其实是在拍麦田的颜色。 脱离了麦田, 这颜色依然存在。TA说, 你也不能总拍没有麦田的颜色阿!
————————————————–
2月13日
瞬间
按下快门的那个瞬间, 你以为你把时空凝固在你的相机黑盒子里。 很久以后,你打开相机去寻找那个瞬间, 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留下。
———————————-
You are lost the instant you know what the result will be.
JUAN GRIS
再次忘记了归途的日子
继续漂流。。。无根的感觉
———————————————
2月14日
告别和再见
我在收拾行李,是告别和再见的日子了。 记错了起飞的日子, 昨天本想了给自己彻底放上一天假的,到了中午终于还是背上摄影包去了医院。熟悉的环境, 我喜欢看那些全神贯注治疗病人的医生们,那样的场景让我觉得踏实。
收拾旅馆的每一个角落,走得多了,养成了不在临行前整理的习惯, 能找到的物件, 统统塞进那口蓝色的大箱子,包括零散写了字的纸片,车票, 胶卷盒子。 日后静心的收拾里, 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再认真的收拾,也没有改去丢三拉四的毛病, 总觉得已经带上了可以带走的一切,异时异地, 却会发现自己曾经很钟爱的什么终于被遗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收拾胶卷是最重要的一环。 跨越时空的分裂,似乎唯一能联系起两片毫不相关生活的,就只有这些凝结的图片,发愣的时候, 明白那里还有此刻有些陌生的一条道路。
再过2小时,这间小小的屋子又成了记忆。
———
昨晚朋友说, 摄影包对摄影师就是一切, 曾经看到醉到不能自己的摄影师, 东南西北不分,坐立不稳, 摄影包却紧紧抱在怀里。 非常明白那种感觉, 走在路上, 那黑色的摄影包, 也许就是我的家了。
———————————————–
2月15日
真实
西行的飞行高度总是在36000英尺, 大概是国际空间走廊的惯例。 第一次注视飞行数据表的时候觉得挺稀奇, 慢慢的也就成了习惯, 就和走过丹佛旧金山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机场的时候不再需要看指示牌一样。 36000的高度, 睡一觉就从太平洋的一岸到了另外一岸, 曾经发生的时间统统忘记, 如深睡中的梦。
路上顺手翻看在机场买的书, 脑子里却总泛起小巷深处的轴酒吧。 此刻已经坐在旧金山机场的候机室等待飞往丹佛的航班, 大概不能再有机会回头去找一次又一次遗落在角落中的东西了。 但那和朋友们坐了, 小声说话, 看照片, 啃无锡排骨的感觉真的很好, 只是随了嗡嗡东行的发动机声,和在PHOTOSHOP中褪色功能键一点点增强效果一样,渐渐变成一个抽象。
降落丹佛的时候,接到电话, 母亲昨日摔伤了, 不能走路。飞车往家赶。 进门, 看见孩子; 上楼, 看见爸爸妈妈, 情况比我想得好些, 但依然严重; 下楼, 做晚饭。另外一堵生活一点点真实起来
贴着炉灶取暖的小狗 (河南, 2006)
————————–
眼睛好,少走路。
鞋舒服不舒服, 脚知道。
晚食当肉, 安步当车
46)西安火车站广场, 天还没有亮。 车站该是在古城墙的边上,泛蓝的天色里, 一株冬天的树, 一个穿了桔黄安全服的清洁工走过。
47)西安车站的服务态度让我惊讶, 习惯了被车站售票人员吆喝的我,大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48)迫不及待地提前在鼓楼下车,慢慢沿着大路去找旅馆。 走过广场, 走过书院门, 走过湘子街。 以为弯路未必是浪费,总是为了看才走,之后的几天发现,这些路我们走了一次又一次。
49)市委的大横幅招牌是严厉打击两抢一盗, 没觉得西安有这么恐怖阿。
50) 鼓楼门口的打糕真好吃,1块钱一个, 让我立刻爱上了西安。
51)满街的蜜饯, 满街的糕点, 每样都想吃。
52)绿豆糕之后, 奔贾三包子而去。 服务员不特别友好,估计是看我们要的东西太少, 可我还想吃别的呢。
53)老孙家的泡馍比想象中的略逊一些,刘华却赞不绝口。 这家伙竟然把西安的美食列了个清单, 准备一样样品尝, 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54)清真大寺, 很牛的一个地方。 建筑风格让我感觉是一个中原的大户人家, 几进的院落。 只有一个门,在靠近照壁的位置侧向而开, 估计原来的正门被封死了。我在门口附近买的那顶帽子让 着军大衣的穆斯林看门哥哥着实困惑了一下,犹豫着, 终于问你们是旅游的么, 旅游要买票。
55)寺里有元碑,清碑, 很多地方属于穆斯林的洁净地方,我们这类肮脏人是不能进的。
56)祷告的大殿里有木刻的古兰经,也不让游客进。 看门的老大爷还算通情理,让我扒了门口看了几眼。
57)想看看这寺的历史, 到处找讲解的书。 问买书的女人,那种上面有阿拉伯文字的挂图怎么卖。 她说, 不卖给不是穆斯林的人, 因为你们生活的地方很脏, 把真主的话对了那些东西不好。 给我讲了一堂关于穆斯林信仰的课,总而言之,穆斯林比别人好很多,而这种好又不轻易让别人共享。 付了书钱走人,她又追出来, 这里有卖讲穆斯林文化的光碟要不要, 笑了摇摇头。
58)路口一个卖串糖葫芦的穆斯林哥哥对我说, 你不是穆斯林, 不许带这个帽子。 困惑,难道帽子也是穆斯林的专利,别人就不许带? 刚才卖帽子给我的那个女孩看上去是个很善良的人, 怎么没告诉我这规矩?后来几个摊贩也告诉我好人才带这样的帽子,为什么不许我当个好人呢?我记得哭墙下,有人专门给非犹太教徒分发白纸做的小帽子,免费。 不过我不想惹事, 爱谁谁, 好歹我有顶更喜欢的皮帽子,换上就是。 后来几天好几次见到这个卖糖葫芦的人,每次看到他总觉得他目中有一股杀气。
59)满街烤羊肉串的, 唯有一个哥哥特牛,双手翻飞,在炭火熊熊上一次烤十数把几百串。
60)晚饭是一把烤羊肚串和一把羊肉串和啤酒。刘华去街头买了两个羊蹄。吃了一半夥计过来问,你这羊蹄是清真的么。狂点头。
61)住宿的青年旅馆在南门城墙根下,好像拆了一半的屋子,院子整个一个断墙残桓的感觉。屋子很简陋,但很干净。楼下有个小酒吧/客厅,价格极其公道,一个啤酒才3RMB。吧里烟雾缭绕,这里是老外聚集的地方,有意思的是这里的老外有一多半能说流利的中文。聊了聊了就加入了一个小联合国,英国人,澳大利亚人,法国人,呼啸了跑去附近的另外一个酒吧坐到2点,回来时刘华已经呼呼大睡了。
62)想了到车站先吃点东西然后自己坐603去兵马俑,到了车站,一群人说,先去对面买票。觉得不对劲,但那票来回也就10元,说是坐中巴。我说我不能等立刻就走,那老板倒是爽快,把我们俩塞进一个小面包里去追前面那辆车,开出城,走了很远,直到让我们心里发毛的时候忽然路边的雾气中出现了我们追赶的那辆中巴。导游倒是殷勤,说了一堆我们不需要玩的地方,和我们需要玩的地方,和为什么要这么玩的理由。越听和上次成都老中医卖药的感觉越接近,但此刻似乎已经上了贼船。
63)临潼博物院,到底我也没明白这个博物馆的隶属单位是什么。放羊一样赶了走,看第一批出土的兵马俑,看释迦牟尼的舍利子。我努力让自己开心去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也许真的是真的,但直觉这地方如果没有旅游车强拉客人来买门票,估计会是个门可罗雀之地。
64)捉蒋亭大概是真的,委员长躲藏的地方大概也是真的,游客熙熙攘攘。路边还有一个老蒋的特形演员和游客合影。一次10元,再加个丑八怪的小密2元。导游竭力反对大家去拍照, 不知道是怕浪费时间还是那老蒋不肯和她们分成。 实话说, 真老蒋不能提成,实在是件遗憾。
65)鸿门村是当年项羽部队驻扎的地方,著名的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事情就发生在这里。 现在这里是一个旅游点, 翻修一新的城墙,堆着各种泥塑的帐篷和楼阁。 草草看了一圈,准备离去的时候, 导游忽然说, 如果你想看老东西, 那过去的城墙是有的,就在新墙的下面。 瞩目去看, 果然,依稀难辨的一道城墙,墙根下是大堆的垃圾,外形上,如果不是风雨侵蚀的残破,几乎和这一带常见的土原难以区别, 但面对这堵不需要门票,谁都不在乎的破墙,我却觉得很震撼。从小到大用滥的成语此时此刻开始物化。
66)秦始皇陵是政府下严令不许挖掘的, 因为现在的科学保护水平不够。 但这不妨碍人们的生财之道。 秦始皇陵的模型和模拟地宫修建得颇有些规模, 至少比起丰都鬼城要认真得多。 其实这东西完全可以搞几个上海广州北京成都的分陵的, 做一个是做, 变成模具, 麦当劳一样卖祖宗赚钱也不错。
67)然后, 惨案就发生了。 那中巴停在了一个玉器城门口,导游说, 免费的玉器购买知识介绍,专家教你如何辨玉。 我毫无兴趣,加上饥肠辘辘,扭头就去了对面的餐馆。
68)餐馆也就仅此一家,爱吃不吃。 一盆鸡, 一碗陕西裤带面, 50元。东西贵也罢,且很是难吃。 开始对陕西的印象滑坡。吃了几口,有些难以下咽,走到门口, 正好遇到司机端了他的工作餐过来。 碗里是花生米和蒜苗,都是我爱吃的东西。 一说, 司机二话不说, 刷刷把花生米给了我一捧。餐厅后面,服务员们一人一个大茶缸在吃油泡面,香美无比的样子。 拍了两张照片, 一个老板模样的人说你干吗这是。 我说我看她们吃得好香啊。 老板嘿嘿笑, 就是我们的工作餐。回到座位上, 远远看见老板端了个茶缸也在吃工作餐, 点头, 他就过来了, 说你想吃我就分你点, 刷刷又倒了半缸油拌面给我们。 我说你索性把那蒜苗也给我来点儿吧。 他说没问题,一个夥计过来说, 里面要加肉丝么,我说别了就清炒的就行。 没一会儿功夫, 那夥计端了盘子蒜苗过来。吃完了, 和老板在门口聊天, 老板说我不是老板就一打工的, 我笑, 他说艾咱们是兄弟了, 你在这片上有什么事情来找我就是了,一定帮你搞定。 嘿嘿。
69)历史继续物化。旅游本是为了一个高兴,看山看水看美女舞长袖看力士击大鼓都无可非议。更有意思的是在这表面的热闹之外,是不是能找到自己内心和环境的共鸣。 沿了新近栽种的石榴树夹着的新近修建的陵道直达始皇陵的顶部。我不知道这里是荒丘还是此刻这样的“庄严”更能让我震撼。始皇陵顶部的土当年都是千炒之熟土,万物不长,自认天下至尊的秦始皇不能允许在其之上还能有其他生物。熟土早就消失了, 两千年的风风雨雨,始皇陵的高度连始建时的一半都不到。 此刻陵顶没了熟土,却依然万物不长,为的是一片水泥浇筑成的方台。 不知道越三泉,长浮在水银河上,握金攥玉的始皇, 对踩在他头顶上嘻笑来往的子民游客和携美女挥木剑的假赢政会是如何感想。
70)终于看到兵马俑了,却不如我想象中的震撼。习惯了那种玻璃罩子里,用静心设计的光线照着,周围环绕了红地毯,无价之宝的效果。 忽然面前是无数这样的俑,一行行一列列在巨大的天棚下放着,一圈圈的人拥挤着闪光灯此起彼伏地在留念。 很遗憾地觉得这个展厅的设计非常失败,失败到把中国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展示得如一个兵马俑超市。更刻薄些, 也许在尘土飞扬的道路边摆放的复制品,更能让我觉得一点真实。忽然为秦始皇, 更为那些制作了这些兵马俑后且被杀身的工匠们遗憾。 有些事情,也许永远不为人知会是更完美的一个结局。
71)西安之行最有意思的,该是前面说到过的那种历史的物化, 从某种角度说,了解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知道自己的文化源于中原, 但只有当自己站在某个实在的地点,在时空中和过去在空间坐标上有一个重合时,大地也许能把些许的我传递去昨天。西游记是一个神话,玄奘是一个真人, 唐朝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可能没听说过的概念。神话和历史在大雁塔下合而为一。大雁塔和不远处的小雁塔名字中的雁字乃是梵语中佛的音译,和天上飞的那东西没任何关系。 始建时塔高五层,原为罗汉塔;下令将罗汉塔改为七层佛塔,则天武后的形像也在塔身上浮现出来。好奇的是, 这塔的楼层间用砖砌成的层楞数目又有什么意义?
72)这种感觉在西安历史博物馆达到了高潮。这个博物馆原不在行程之上,因为朋友的一个短信才临时决定去。去了, 看了, 被震撼了。
73)一个人的旅行,最大的好处是你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原本想了做夜车去三门峡的,却因为晚饭时分在楼下的酒吧里的不期而遇而再次改变行程。
74)青年旅社的酒吧里一桌人在海阔天空。他属龙, 比我小一岁,头却开始有些谢顶。故事的开始很简单,故事的内容却挺复杂。
75)他问我从哪里来。我说,科罗拉多。他楞了一下说:“我父亲去过那里。科罗拉多美国空军军校,他50年代在那里受训。” 我点点头,那里毕业过很多人,不过我不知道有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在那里受训。 “他毕业后回了台湾,后来飞了很多次大陆, 64年,他执行任务,从云贵那里进去。那时候是大陆放原子弹的前后,台湾特别紧张,飞行也很频繁。侦察任务完成,返回途中,他的飞机被击落了。三个月后我出生” 。他举杯,看看虚无的上苍:“为了科罗拉多,为了我从来没见过的老豆。”
76)他的爷爷也是空军飞行员。解放军攻占上海前夕,局势已经很紧张,但年轻气盛的正在酒吧鬼混的飞行员们忽然接到通知返回机场。飞机仓促起飞,航线不明,只说跟中队长飞,中队长跟大队长飞。 机舱里看上去空空如也,起飞时发动机显示却如满载。起飞后,大队长带队,绕机场盘旋,然后告知大家航线台湾。战争的对错已经是历史,彼时彼刻飞行员们的心情我却不难想象。大陆给他们留下的是永远的记忆,对其中的许多,那次的飞行就是和家乡的永别。讽刺的是,降落台湾后,宪兵立刻包围了飞机,因为那貌似空机的满载,就是国民党在逃离大陆时带走的国库中的黄金。
77)他36岁生日那天,已经退休的爷爷让他把架子上保存了很多年的酒打开了。祖孙二人对酌,微醺的时候,他爷爷说:“娃阿,你爹的飞机中弹的时候他就是36岁。人呐,一辈子总有那么几秒钟的事情,挺过去了就活下来了,撑不住,就没了。 ”
第四天
26) 京城的记者太多了,如推销员,以至于被采访对象张口的第一句话经常是你要收费么?我只记得媒体从业人员以买新闻为失去职业底线,竟然不知道风水轮转,到了卖新闻的地步。可悲。
27) 北京肿瘤医院的王老师在知道我们的来访目的后非常热情,帮了提成了建议。我喜欢踏实做事的人。
28) 走在国子监大道上,一点点的太阳,一点点的风。脑子里是空的,手在身体两侧随意摆动。这里不是我的家,这里不是我的城市,此刻的我在这里走着,没有任何地理和精神上的目的。这是这几天最为放松的一刻。
29) 北京也有许多沪帮的小吃,和朋友一起吃饭后,去秀水街,发现那小街竟然整个成了一座巨大的MALL,让我想起布达佩斯的大市场。
30) 孤独是什么,寂寞是什么。有时候,似乎不需要表达。
31) 北京今年允许放鞭炮了,还有两天,空气里已经有了过节的震动。
32) 楼下店里的小孟说,世界上好人多,大家都是好朋友。
33) 北京郊区的顺义路,路边一层层的防沙林。天灰蒙蒙的。
34) 霍大姐一家很热情,聊天也很自在,但相机似乎总是一个太侵入性的器具。很多时候不想在这样的时候端起相机。
35) 北京政府令,严厉打击毁坏涂改拆除车牌的行为。出租车司机说,这北京人,就是不能给他们民主,不知道怎么用。涂改车派儿,这多缺德啊。
36) 在叔叔家吃的年夜饭。叔叔拉了我听他收藏的各种音乐。几个叔叔伯伯在老去的时候,都和爷爷长得越来越像。
37) 婶的母亲,我们叫婆的,是梁启超的后人,今年98了,记忆惊人,一见面就叫出了我的名字,还记得20年前我在她们家做过的一次蟹黄蛋。
38) 北京今年允许城内放鞭炮。入夜后炮声此起彼伏,声势惊人。
39) 怕找不到出租车,晚饭后就早早回了旅馆。路上的司机很健谈,一声长叹,又是一年,这日子过得刮大风似的,呼呼的一下就没影儿了。
40) 一个人的大年夜,坐了发呆。
41) 明天晚上去西安,大概没办法上网了。北京的几天,总在奔波中,原来计划的找个地方安静看点书,到底一个字没看。洗洗,睡了。
42) 二十年,第一次在中国过年初一。早听说今天各种庙宇道馆都人满为患,想了去国子监和孔庙走走。在这个比较注重实际功力的年代,这两处地方一直因为不受人间烟火而半荒废着,想来今天会门可罗雀。走过北新桥口,已然人山人海,警察在路口就把机动车行封了,只许行人往里走。离开雍和宫还有数百米之遥,人潮都在警察的指挥下拥向路的一侧开始排队。我说我不去上香,走去路的另外一侧。心里暗自得意。看着路边排得水泄不通的香客,护路林树一样站立的警察,警灯闪闪的警车,我还没来得及笑出来,眼前又出现了一排威风凛凛的警察把国子监大街横向切断。解释,我是去国子监。不行,你退回去,绕那头去。警察铁面无情,为的是百姓的好。大年初一的谁也和谁都别脑别扭了。横竖国子监多了我不会多个状元,孔庙少了我不会让夫子地下难眠,我没去那里散步,北京街道那么多,再溜搭回旅社就是。走。。。。。。
43) 九头鸟和九头鹰,美味的洄鱼豆腐羹和珍珠丸子。桌上有张鹰报,上面是老总讲述的自己如何从200人民币的资本开始辛苦数年建立起亿万资产的一个湘菜帝国的故事。我说,我过去吃过九头鸟,朋友说,鸟原本是父女二人的地方,后来不知道为什么闹别扭了,爹就拉人另外开了这家鹰。
44) 北京西站得正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感觉如皇宫。气势比故宫还雄伟,可感觉却是一片轻浮。今天是春运的台风眼,出城热潮刚过,正是冷淡。用出租司机的话,今儿您这是坐专列去。等过几天返城热潮开始,这儿又该开始热闹。
45) 背了两个大包进站,顺利找到同行的朋友。月台,车厢,又一次感觉夜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