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口开河 > 广州日记 201004 B

广州日记 201004 B

2010年4月14日 RedRocks

IMG_2800

1)  广州机场叫新白云机场,之所以有新是曾有旧。八年前第一次来广州工作,降落的就是白云机场。老白云机场被周围的居民区环绕着,两条跑道,陈旧的候机楼,陈旧的行李传送带,但有一点好,离开市区极近,或者说就是市区的一部分。从老白云到学校,打车45RMB。后来,就有了新白云。打车回校,要穿过郊外郁郁葱葱的山野,隧道,车资也变成145RMB了。

2)  二室一厅的宿舍,熟悉的一切。似乎没人来住过,一切都还保持着离去时的模样。似乎有人来打扫过屋子。没太多的湿气,小卧室的灯还亮着,亲切。

3)  亚运快到了,广州的城建工程也渐渐收尾。天河BRT通车,夜间的路看起来通畅且干净,比北京感觉要干净许多。街头人来人往,短袖,短裤,拖鞋比比皆是。这段日子的天南海北,气候变化愈发的奇怪。

4)  粗茶香饭,熟悉的口味。芥兰鳝片依然冲鼻,刺到流泪,需要啤酒才能掩住。

5)  激光所大厅里地面湿漉漉的。以为小孟早早就拖了地板。后来才发现,是地面的返潮。广州湿气大,光滑的大理石地面气派则已,但到了这季节,天不下雨地上却总是水淋淋的,滑。

6)  见到了罗杨二位学生,他们今年该毕业了。

IMG_2796

7)  晚上还是铺开了棉花胎,上下都铺了床单,换枕头套。不喜欢太硬的床。晚上不热,还需要盖床单被。躺着看会书,累了就睡。

8)  醒得很早,天才蒙蒙亮。接着看书,很温情的读书笔记,作者应该比我大不了多少,写他父亲在他幼时对他的言传身教。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读书是好事,长学问,也让人静心。

9)  老习惯,7点15出门去食堂,一杯豆浆,两个春卷,然后走去办公室,正好开门。

10)  看论文,一句句反复推敲。想起和自己导师的对话,和自己学生时代的日子。 他说“你文章的内容很顺畅,可那些小词,on, at, in,你总写不对”。似乎学生们也多是这样,自己信口开河地写得“流畅”,但细节却再看不见。

11)  改文章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不是自己亲手的原创,对无数字母叠起来的手稿自然不会了然在胸。如果想明白理解原作者的用意,就只能一句句,一段段去努力分解TA的文字架构。意思搞明白的时候,语法和写作的细节也就跟着明了。对修改者的能力也是巨大的提高。

12)广州雨季,一阵阵没完没了。随着下课的学生洪流去吃中饭,食堂里人山人海,侧身慢慢蹭过去。二楼人少,服务员和部长还是那几个,工作程序却有变化。服务员不再是不停地走来走去,每隔几张桌子站一个,拿着个托盘站着客人需要。三个菜,二冷一热10条腿,羊,鹅,牛,全是肉类。吃完盘子里一堆骨头,小妹过来收拾,说,“还要么”。“要,打包!”

IMG_2795

13)墙上的大佛字都渗出潮点。热过了,冷过了,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忽然浸在雨里,感官终于崩溃。下午,几乎就处在虚脱状态。隔壁实验室的抽风机声音很大,低频噪音让人头疼。倒在办公室沙发上昏睡,到傍晚元神才渐渐回来。

14)走不动路,别说校门,连晚饭也不想去。给谁改文章就抓谁打盒饭。女孩子心细“吃什么,荤素”,“肉!”,“鸡?猪?鱼?”“无所谓”。结果满满一盒子,似乎什么都有点。

15)还是没有觉得自己已经在广州,在华师,在自己的小屋里。看周围的一切都熟悉,周围的一切却好像都遥远,被罩在一层玻璃里,无法触及。生活好像在看一部老电影,明白银幕上发生的一切,只是无法再次走进去。

IMG_2796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1. 何者
    2010年4月23日11:52 | #1

    这个季节回广州,确实难受。。。有时还是要喝点广东的老火汤,去去湿气。。。

  2. Jacky Luo
    2010年4月23日16:49 | #2

    石头先生,你写的东西很亲切,很舒服。有时在想,真羡慕你对生活的那份洒脱。

本文的评论功能被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