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信口开河’ 分类的存档

广州日记 201006D

2010年7月2日 RedRocks 5 条评论

IMG_0102SS

最后一晚上,和牛鬼蛇神们又聚会在一起。酒这东西,一瓶,刚到好处。到好处的后果就是还想继续,等四瓶见底,就开始东倒西歪。那些老故事开始又从记忆深处泛起,加上每次聚会涂抹出的新的记忆,一层层叠加积累,好像深土层里考古的断面。许许和八儿划拳,哥俩好啊,。。八儿的酒咕咚咕咚地下,看着有些让人心疼。马海掏出他的钢笔,大家在一张纸上写字,有人写石头烂人,也有写好兄弟的。

匆匆离开广州,每次都是这样。到最后的一天,就有无数没处理完的事情。中午和小魏一家在岗顶吃的饭,他媳妇回来了,恢复了过去的生活节奏,人都变得有精神很多。孙女已经从小丫头片子长成了大姑娘。前几天在校园里看见我,蹦跳着就过来了。

收拾完行李,外面开始下大雨。几个学生簇拥着去打车。接到曲非的电话,非要过来送机场,热情难却。这次广州,遇到几条对我特别好的朋友,无功受禄,心里很是不安。机场,换登机牌,安检,一路顺畅,都不需要看路牌就到了登机口。太顺利的旅途,会忘记自己身在旅途。

北京,北京。提行李,打车,给司机说了一堆好话。小土豆家离开机场太近,15.6公里,每次都搞得司机极度郁闷。终于能很自豪地给司机指路,东绕西转,找到家门。家里没人,主人出差去了。收拾一下,让自己舒展开来。大沙发,黄色的柜子,毕加索的拼图挂在墙上。断片,续点。

蛋花儿要离开北京了。都忘记TA在这里多少年了。约了见面,想不出去什么地方。沙漏的老阿自己开了酒吧,里面全是老外,只有最简单的酒,再就是苏打水。喝什么无所谓,就是见面聊聊,问一下最近家里的猪喂得如何。和蛋花儿见得多,生活轨迹来回交错平行。第一次见蛋花是2003年的事情,那次TA穿着条草绿色的冲锋裤,从华师的校园里走来。广州,平遥,北京,一转眼,就是7年过去了。

在家门口的大鸭梨见到了80天的熊猫和60,代码变成了活生生的人。网络世界忽然有血有肉。见面很安静,不似广州的朋友们那么闹腾。安静说话,也很好。雅虎的这次活动,让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很开心。也去见了雅虎主办方的人,一起吃饭,聊天,说工作,也说些漫无边际的话。总觉得,如果真的能和所有这些热爱旅行的人一起上路,该会是多好玩的一件事情。永远是有限度资源和无限的欲望,选择是件痛苦的事情,一张嘴每次只能说一句话,郁闷。

还有竹子,还有罗罗,还有我的完美搭档宇华。喝着咖啡,看着他们。朋友似乎永远都不会变样儿,也不会长大,也不会升官发财。一旦觉得了变化,似乎就不再是一样的朋友。

见到凯萝,想起人到中年的潘虹。安静的亭子变得更白净。编辑部里还有本英文为住的CITY WEEKLY。一个从肯塔基来中国的美国小伙子在北京用英文采访一个从中国去了美国的中国中年男,实在有点变态。

CBD和头儿回合,在一家装修得极讲究的咖啡厅。主人的招牌咖啡是巴厘岛的烤豆,现磨了,用极精致的咖啡具捧上来。没加糖,也没加奶,纯黑嗅过了慢慢品,留香时间很长,也很润。再多的好处我就说不出了。咖啡是另外一种文化,对心情的要求可能更高。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小的播音室,录一档旅游节目。头儿是特约主持,我是来串场走穴道嘉宾,两个主播在后面压阵。听职业主编示范他们录的片花,太神奇了,那声音和他们正常的声音完全不一样。播音一定是个让人陶醉痴迷的职业。对小辛说,你的声音一定迷倒了无数人!

和广州比,北京的吃确实要逊色很多。但夜市大排档还是很有风味的,爆炒的蛏子,扎啤。当然,还有大鸭梨的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这些是粤菜中所不见。

打车去机场,看城乡结合部路边的小店铺一间间掠过窗外,曾经光鲜过的招牌,各种尺寸的车辆,无数的人,似乎漫无目的却又各自目标明确地往所有方向走。

又是机场,换票是D区,之所以记住是总走错,错了就说,DAMM。。。老位置,吃同样的中饭,然后去E28。奇怪但熟悉的感觉,即将开始的时空之旅。同样的路,连座位我也总是定在同一个位置。不同的是心境,还多了根断了的肋骨。循环中上升。机舱门关闭,断片的位置,是另外一条轨道重新开始的地方。

IMG_0027SS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广州笔记201006C

2010年6月23日 RedRocks 4 条评论

IMG_0018SSS

冬冬问我,你回国有10年了?我说,9年。TA:有时候想让时间停住, 停个几年才动。我: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随波逐流。TA: 随波逐流给我一种仰泳的感觉。我:看得到天,但看不到自己往哪里漂。

世界杯今晚开幕,我连电视都没开。仔细想想,我这辈子连一场世界杯都没看过。再仔细想想,我这辈子连一场足球赛也没看过。再想想,想不出什么理由我需要看足球。

居然领到一份不大不小的年终奖。分钱总是件快乐的事情。兜里有钱总是件让人愉快的事,要紧的是不知道兜里有多少钱,只要有就行。耶稣行神迹白水变酒,阿拉丁的神灯,所谓神迹,就是因为它们的无尽和无量,和没人真在乎里面有什么有多少。估计有人多心去琢磨一下,去研究耶稣罐子里到底多少瓶酒阿拉丁的灯里到底多少吨金子和珠宝,就享受不到那种神情的快乐了。

转账,发现一笔款项从鼻子下不翼而飞,去向:网转。挠着秃顶,无论如何想不起来这笔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外面大雨倾盆,换上人字拖,打着伞冲到银行。他们已经关门,和保安说了十万火急,电话联系经理放我进去。值班经理认识我,打开电脑,只30秒钟,就找到了失踪的银子。我太会理财,也太有才了,把钱从活期转到了定期,然后自己就忘记了。

最近爱上了辛巴客。下午带个电脑在那儿坐着看看写写,貌似懒懒散散,但效率却远远胜过僵坐在办公室。咖啡可以论本买,一本10杯,打狠折,多买几本还会再送几杯。于是一下买了3本。咖啡的平均成本降低,总价格却暴涨,精美的代价。

认识小肚很多年,约了要见一面。四年过去,小杜从青岛搬家到蛇口再回到青岛工作然后又回到蛇口,转遍了大半个中国,我们终于见到了。好事多磨,约在辛巴客见,可多嘴说了句KFC隔壁,广州有太多的KFC,于是走啊走,走过两座天桥才找到TA。远远奔过来,和我从来有限想象力中浮出的小肚,形象太不一样了。小肚,见到你,真好。小肚来了广州大半天,大巴来,大巴去,在体育东的一个小门上下车,喜欢坐在第一排座位,因为边上是卖票的大姐,让人感到安全。

天河南一路那儿的一个小酒吧,很安静,具体名字我不记得了,某街某号,里面几围半新不旧但很舒服的沙发。第一次是水晶带了来的,来多了,就成了聚会的老地方之一。这里的柚子茶不错,玻璃托下点个蜡烛,一个透明玻璃壶里热着蜜茶,倾在小杯子里,偶尔喝一口,慢慢的就能喝去半个晚上。这不是个聊天看球的地方,来这里,更多的是一句话不说,或者笔记本,或者书,相对坐了却各自发呆地看时光流去。

去暨大的钟先生谈工作的一些细节。从来华师工作就认识了钟先生,还借了她的一个弟子来我这里工作过一段日子。大家都成了朋友。工作自然是重要的,但生活也好,科研也好,到了深处,都开始相互融会贯通,成了虚虚实实的哲学或者伪哲学的命题。钟先生爱茶,送我新下的观音王和铁观音。回来喝过一次,细妙无穷。还有一套淡绿瓷色的茶具,壶体两侧双云耳,手持端稳,既极实用,更可把玩。

也许是来得不多,没找到门路。总觉得暨大的校园人工痕迹比华师更盛,园林规划章法颇乱,纵横交错,从校园里走过,找不到视觉的着落点。

IMG_0031SS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广州日记201006版

2010年6月10日 RedRocks 2 条评论

广州日记

IMG_3377

当诺基亚屏幕上跳出“中国移动”四个字时,我知道,又到家了。这诺基亚3100用了太多年,铃早就不会响了,通讯录也时好时坏,但打电话还是很靠谱的,回到广州就依然总用它。

香港的天气很好,广州的天气也很好。第一个晚上,凉风里走过,到了半夜,却下起雨来。

一直在笑,非常的开心。小罗拿到了他的博士学位! 今年四个学生毕业,都很争气。那些改文章打翻墨水瓶洒满一纸的焦虑都过去了,就好象看自己的孩子们长大成人。骄傲,也有很多看着他们就要离家独立成长的伤感。

因为玉树,上次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开,将被褥胡乱卷着塞在柜子里。回到宿舍,一切一如离去时,生活断片再次接续。枕头套都有些发霉,索性和床单被套都一锅儿洗了。天潮湿,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干。广州六月天。

早饭,和边上的同学刷卡错位,结果是我吃了三个春卷。

都说我胖了,而且胖得不对称,颇有些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一脸横肉加上一坨肚子,岁月不饶人。

硕士答辩的时间临时改动,又被临时改了回去。忽然感觉到脾气暴躁是一种状态而不是姿态。

和毕业生们聚会,喝酒。三巡之后,情绪渐长。听导师们纵横天下喷人生,听孩儿们意气风发看未来。杯桄交错中,俨然一派和谐气氛。

早晨起来,收到自己导师的消息。他家里又出了问题,内乱,相依为命的亲人相互攻击,也攻击了帮工。警察介入,估计还得有官司,麻烦越来越大。无语。

校园里的紫微花期又到,满树新开出的花,IMG_3568真好看。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鸟人张开翅膀

2010年6月6日 RedRocks 评论已被关闭

其实已经飞了有一周了。在加州的大山里转悠,给自己的地图又添了YOSEMITE, KINGS CANYON和SEQUORIA三个国家公园。都很喜欢,尤其是那些大树,让我无语。
此刻正机场附近的旅馆,收拾收拾,鸟人又要张开翅膀了。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来点开心的吧

2010年5月28日 RedRocks 7 条评论

早晨在后院坐了写南非。气温还没那么高,我又坐在阴影里,得披件长袖衬衫才觉得舒服。前两天把晒台刷干净了,那几株穿过的树长大了许多,将环绕的木框撑坏了,找时候还得修一下。树叶已经绿了,樱桃花谢了,小小的果实开始显露。

一只松鼠趴在篱笆桩子上,中间悬空,少林高手连桩功呢。

IMG_3337

IMG_3335

IMG_3345SS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丢了尾巴的小狐狸

2010年5月28日 RedRocks 5 条评论

傍晚,戴着朋友送的Ray Ban回来。25号高速公路堵车,太阳西晒,温度计显示车外气温114F!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仪表盘的水温升得很快,不得不把空调关了,开窗,铺面一股热浪。

到家,给草地浇水,进屋打开计算机。再回头,院子里的草地上一条毛茸茸的什么。走近看,竟然是一条狐狸尾巴!三只小狐狸和狐狸妈妈在附近,都不缺尾巴。。 那只丢了尾巴的小狐狸呢? 不敢想。。。

WIP_2933SS

可以看出,小狐狸丢了的尾巴,差不多一尺长了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脑子进水

2010年5月27日 RedRocks 3 条评论

IMG_3321
浇水的管子接口坏了。

去店里买配件。第一次,买错了尺寸,才知道原来水管有很多不同尺寸。切下一截坏了的管子,再去店里比划来比划去,终于找到了完美的配合。兴冲冲回来,装好,简直就是原装嘛。。。。 然后发现,管子的接口,居然还分公母。母的一头接水龙头,公的一头接水枪等工具。。。坏的是公的一头,买来的,自然是。。。母的。

哎,做点事情,咋就这么难呢。

郁闷。
IMG_3313
据说, 水和花草也都是有血型的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红舞鞋

2010年5月26日 RedRocks 2 条评论

没旅行的时候想旅行,开始旅行的时候觉得旅行不够多不够远,当整个世界都摆在你面前让你走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路是那么远,家是那么远,亲人和朋友们是那么远。。

但这世界实在太美,太吸引人不停走下去。普希金的渔婆不停的贪心,最后要到了再也脱不下来的红舞鞋,一直跳到死。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心脏病

2010年5月23日 RedRocks 5 条评论

从去年3月到昨天,在聚友网站写了一年几百篇博,贴了上千张片子。然后,昨天,手比脑子还快地点了两下,就销号了。消灭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那个黑铠涚就此消失。利索得如老地主发心脏病忽然挂掉,没机会留下半句黄金埋在哪个角落里的遗言。更妙的是,聚友是个必须注册才能阅读的网站,销号,就意味着连回头趴墙头的可能都为零。IMG_1484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It’s over now, the music of the night

2010年5月22日 RedRocks 1 条评论

总以为自己能把握一切。其实,该是自己学会放手。
一个早晨,脑子里盘旋的都是这句歌词:
You alone can make my song take flight
It’s over now, the music of the night

好的歌舞剧和任何好的艺术品一样,值得反复品味。歌剧魅影就是这样一部让人看得上瘾的作品。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追逐着魅影的脚步去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听不同剧组和艺术家的表演,表演细节间的变化;每次去看戏时经历的故事,合着安德鲁-韦伯谱写的震撼旋律,编织出一个歌剧魅影迷自己独特的记忆。

无归点(Point of No Return)

歌剧魅影于1986年首演。我第一次看这台戏,是该剧组1989年第一次北美巡游的多伦多场。已经忘记为什么会鬼使神差地去看这场戏,那时候我还是个学生,买了最好位置的戏票看百老汇歌舞剧,实在属于超消费的行为。也许就是缘分,一个偶然的决定,歌剧魅影的旋律就此走进我的记忆,再也挥之不去。

那次看戏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灯光转暗,大幕渐渐拉开,第一个场景是场拍卖。拍卖师介绍到老剧院中的大吊灯,说起它的历史故事,并且高声宣布:点亮它,让大家见识一下它昔日的辉煌。那一瞬间,管风琴乐声轰鸣而起,震撼人心的旋律中,大吊灯开始闪烁出耀眼的光亮。那光旋转着,越来越亮,进而舞台白烟四起,观众们的情绪一下被拉到高潮。乐声依然在继续,大家惊奇地发现,灯光忽然变成了火光,真正的火光。而在舞台上狂奔而走的不再是演员,而是工作人员和消防队员,手里抓着大小形状各异的灭火机:舞台起火了。

大家刚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火势力就已经被消失,剧场里灯光亮起,广播中说,刚才有点小小的意外,请大家把要慌乱,也不需要离场,演出很快就会继续。嗡嗡声四起,观众们没有惊慌,更多的是把这天衣无缝的插曲当成了演出最精彩的开始。很快,灯光灭去,旋律再起,所以的人全神贯注,心神被剧情深深抓住,思绪跟着主人公的喜怒哀荣在剧场里徘徊。

当最后一个音符依然绕梁时,掌声和欢呼声雷鸣而起。那是一场极成功的演出,不记得演员出来谢了多少次幕,也不记得自己是如何随着散场的观众流走出剧院大门。从那一刻起,之后的几天,歌剧魅影的旋律一直在脑海中盘旋,竟然完全无法从中抽身走出。这旋律带着我,在离开多伦多的那天,专程回到剧场去买了一张演出的音碟。这碟我不知道听了多少次。每次音乐响起,就一定会把自己带回那天的场景,心砰然而跳,眼前总好像见到那大吊灯上喷薄而出的火光耀眼。

夜歌的力量 (Power of the Music of Night)

歌剧魅影的首演在伦敦。作为一个资深的魅影迷,去伦敦自然不会错过在它的发祥地去听次现场的机会。伦敦的艺术市场很人性。有钱人自然可以花大钱提前买好位置,艺术的大门对穷学生和囊中羞涩的艺术爱好者依然大开。每场戏最好的位置用大把的银子是买不到的,它们留给了那些真正想看戏的人。每天中午起,剧场售票处就开始有年轻人在那儿拿号排队,用半天的等待和极少的货币换取这些保留座位。看着这些满脸期待的大孩子,总会对剧场的运作者充满敬意。当文明不完全需要用金钱价值来体现时,这文明的生命就依然强盛。

对大部分抓紧时间奔走在景点间的游客,很少有人会去和孩子们争夺那些廉价的好位子。除了预订戏票外,剧场也总会留着部分位置到开场前出售。入夜时分,我买到了最后几张票中最后的那个位置。进入装饰得金碧辉煌的剧场,找到包裹着丝绒的座位坐下。六月天,伦敦街道上的空气湿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剧场里有空调,终于能解开衣领呼吸。在旅游城市听歌剧的一大好处是周围游客为主,穿着就可以相对随便,很少有人全声上下西装革履,让人觉得少些正式场合的约束,更多了些自在。仪式感很重要,听歌剧和古典音乐时的正装能烘托整体气氛,但对歌剧魅影这样自身魅力无比强大的作品,观众在形式上的参与与否,似乎已经微不足道。

伦敦的剧场是环形的。我买到的最后这个座位在顶楼最偏僻的角落里。椅子和其他座位一样舒服,但椅子的朝向却和舞台错开成几乎直角。这是我听过的最累的一场歌剧魅影,几个小时,除了中场休息,脑袋一直得别扭地扭转90度才能看见舞台。好在歌剧魅影的精华是音乐。那些华丽的场景我已经了然在胸,不再需要聚精会神去用望远镜细看。当主旋律幽然而起的时候,就能端正一会儿身体,闭上眼,让自己彻底漂浮在音乐之夜。

愿你再现 (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纽约百老汇的Majestic剧院是歌剧魅影的大本营。从1988年开始,歌剧魅影在这里连续上演近万场次,创下百老汇演出的最高纪录。这纪录天天在刷新,因为即使演出了二十多年,歌剧魅影在纽约依然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老戏迷们固然会一次又一次反复来看,而一代代人长大,老魅影迷尚未离去,新魅影迷却在不停涌现。从某种意义说,歌剧魅影自己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来纽约看百老汇,歌剧魅影通常会是首选之一。再好的艺术,一旦商业化到了极致,总会失去些最初的激情和风采。但无论如何,百老汇的歌剧魅影依然是一流的。韦伯的音乐风格非常明显,极擅长用反复的主题旋律来衬托场景。难度最高的那曲魅影和克里斯丁的对歌:为我而唱,更是考验演员功力的极致。五个八度的音域,最后四个一气呵成的啊,层层叠叠的推上去,直到穿云裂石。略有逊色的歌者到了这里都会知难而退,用乐队的伴奏带过最高音。曾经有位魅影迷对我说,听整部歌剧魅影,就冲着最后一个高音。

最早的通常也是最好的,一锤定音下的风格,为后来人设下了角色的音容笑貌。歌剧魅影的原班人马早已离开了魅影剧院,韦伯大师为萨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嗓音定制的音乐在她之后,多少打了个折扣。魅影的原唱麦克-克劳馥(Michael Crawford)也在1990年,1300场演出后,离开了剧组。他在最后一场演出中,将地宫告别那首歌的结尾改成了“克里斯丁,我爱你”。沙哑和狂野的嗓音唱出的千转柔情,成为这部音乐剧的绝唱。

歌剧魅影的演出依然在继续,现代科研和设计的结合,让舞台布景越发神奇精彩。遗憾的是,现在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各个魅影剧组,演员的水准终于比原班人马略逊一筹。对追求完美的听众,不再有听布莱曼和克劳馥现场演出的机会,就只能从音碟上才能找到当年那些感人肺腑的歌声了。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