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一片金黄,
落矶山的秋天
看到叶子变黄的时候, 冬天也就降临。 海拔3000米的高度, 第一场雪和金黄的叶子同时到来,还没有机会品味一下秋天, 冬就来了。 周末去落矶山国家公园附近度假, 顺便拍了几张叶子和几头鹿。 NIKON D200的CCD小, 200的镜头成了300, 白赚了100MM, 多好啊。
回家继续装修, 一榔头把手指头砸得很抽象, 青青紫紫, 过几天估计有我好看的。 晚上继续收拾墙纸部分, 宜将剩勇刷墙漆, 不可懒坐沙发里。
落矶山的秋天
看到叶子变黄的时候, 冬天也就降临。 海拔3000米的高度, 第一场雪和金黄的叶子同时到来,还没有机会品味一下秋天, 冬就来了。 周末去落矶山国家公园附近度假, 顺便拍了几张叶子和几头鹿。 NIKON D200的CCD小, 200的镜头成了300, 白赚了100MM, 多好啊。
回家继续装修, 一榔头把手指头砸得很抽象, 青青紫紫, 过几天估计有我好看的。 晚上继续收拾墙纸部分, 宜将剩勇刷墙漆, 不可懒坐沙发里。
厨房工程顺利完工, 效果和过程比想象的都好, 只除了把一个暖气口不小心给封上了, 然后多打了一个探孔才找到位置。
手机显示坏了, 送去店里换。 遇到两个店员脑子进水, 拿出的新手机不会编程, 还不能充电。 两个人在那里折腾了一个小时, 居然搬出了牙刷和酒精清洗接头 。 我终于忍无可忍, 说你们不能另外再拿一个新的来试一下么, 顾在等候呢。 边上一个店员说, 我们这里都这样, 得肯定这个没坏才XING行。 我晕!! 一个刚开封就需要用牙刷清洗的手机, 你敢和我说这是个没问题的手机? 她偏偏还不看顾客脸色地说, 有的顾客比这还得等再久呢。 我不再看她, 告诉正在和手机奋斗的那个技师说, 你给我把经理叫来。
经理来了, 问了他们一下情况。 我什么都没说, 经理立刻进屋又拿了一个手机出来, 10分钟时候, 不但转好号码, 连里面的号码本也按原来的转了过来。 接过手机, 谢谢经理, 转身走了。
这世界大, 什么人都有啊。 我耐心好,你也不能拿俺耍着玩吧。
厨房工程 (看图说话版之一)
家里的厨房地板是10多年前搬进来时新换的, 10多年了也就成了旧地板。 原看还挺像样子, 但厨房里的地面已经旧得可以了。
当时的包工头不厚道, 细节做得粗制滥造, 材料上也偷工减料。 从这个角度看, 自己动手也许慢些, 但至少无从抱怨自己做的事情。
为为帮忙把15箱新地板抗回家。看了14岁的儿子把几十斤重的板子拿起来就走,知道儿子真的长大了。 老虎还是老样子, 家里所有的新东西他都必须先检查一下, 然后在上面趴一会儿, 证明这是他的地盘。
一旦开始, 就走上了无归路。 破坏的速度惊人, 1个小时, 厨房就成了垃圾筒, 不知道该是悲哀还是骄傲。
冰箱是最难处理的部分, 重不说, 还得把背后的上水管道先拆除才行。 如何把它搞到新地板上还没考虑好。
撕去地板后还得把下面的地面收拾干净, 铲平, 灰尘打扫干净。 这部分的工作是最累最烦人最没有成就感的。
本来想留下原来的地板铺暗房地面的, 但这个计划可耻地失败了。 自我安慰,如果需要新地板, 工时比材料贵多了, 不如买新的了。
工预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家里各种各样的工具再次列阵进入角色。 为了地板工程, 另外做了几个架子,精确定位, 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第一排的地板总是最痛苦的, 小心翼翼安装完毕, 后面就可以大刀阔斧地干了。
工程顺利进行中。
到晚上收工的时候, 早饭间部分的地板已经初具规模。
继续厨房工程
早晨一咬牙, 开始把厨房的塑胶地板撕开。 一旦开始, 就没有可能半途而废了。 撕完地板, 铲平地面, 已经是下午了。 索性铺上了垫层, 开始上地板。 到接孩子的时候, 已经顺利完成了3行。 晚饭后继续努力, 把早餐区基本完成, 一字纵深进入厨房领地。 最大的头疼是那个巨大的冰箱, 本来想今天把它下面的地板先铺好的, 但发现还得把自动上水的线路断开, 水管拆下才能把它搬开。 等折腾完这些, 再上几个板子, 就9点多了, 再要开电锯, 估计邻居该投诉了。
洗澡的时候, 满头的木屑顺水而下, 一下进了眼睛。 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这话不假, 木屑也揉不得的。 狂点眼药似乎也没用。 早点闭眼睡觉了, 也许半夜梦见什么伤心事情, 大哭一场, 就把木屑飘出来了
功利心
40岁前, 我可以说我是个功利心很淡的人, 做事不去想目的。
40岁后, 我发现我注意到功利二字, 不特别计较, 但绝对会被它影响自己的情绪。 如果生活是在山间行走, 我曾经只是一路随意走去, 随意看看风景; 现在会注意我在哪座山上, 而且会试图去攀登山顶; 却每每地发现那头顶呼啸而过的缆车,和山顶的已经有着停满奔驰的车场,便会觉得十分的扫兴。
痛恨自己的这种无聊攀登和计较。
厨房工程正式启动
酝酿已久的厨房改装工程正式启动。 在这个房子里住了10多年了, 刚进来的时候换了厨房的所有地板和柜子。 柜子依旧, 地板已经因为这些年的使用陈旧不堪了。 媳妇提出, 换成硬木地板吧。 俺举手同意。。。。然后想到, 哈, 这下我又有事情干了。昨天把材料都订好了, 顺便还买了个新的电动钉子枪。 据说工预善其事, 必先利其气。 既然自己做, 省了工钱, 咱买点工具也是应该的。 男人嘛, 手里拿一个能产生破坏效应的工具, 自我感觉就开始恶性膨胀了。早晨先把爸爸妈妈房间的地毯洗干净了 , 还想继续的时候, 发现洗液没了, 只能暂时停工。 趁着惯性, 把地板周围的木压条都撬下来了, 墙上的墙纸也撕下了几大块儿。 这叫已经越过无归点, 没回头路, 只能做完!老虎看到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觉得很好玩。 地上的费墙纸和木条里钻来钻去 ,忙了个不亦乐乎。
似乎每到这个日子, 会有意无意起躲避这个话题的心理, 思维却总在或东或西的徘徊后, 总回到那团浓烟, 烟中带着生命轰然倒塌的两座大厦。
最近喜欢拿一个小傻瓜相机到处笔划着拍照片。 脑子里对想拍的东西其实已经很明确, 只是想印证一下机器得出的结果和我脑子里想的是否一样。 绝大多数时候, 这个结果完美吻合, 顺手就把图像从存储里删除。 一天下来, 相机里几乎留不住什么东西。 过日子是一个发呆的过程, 这样的走着,拍着,也许只是另外一种发呆的途径。 只有那些不经意间按下的快门, 有时能给我带来些惊喜。
———-周末行为——
1) 媳妇的车坏了, 车行开价750 USD, 一怒之下重操旧业, 买了20块钱的工具和70块钱的零件, 修好了。
2) 浴室的瓷砖坏了, 没法找人修。 自己动手, 买了20块钱的水泥, 油泥, 工具。。 修好了。
3) 媳妇单位的朋友来家里PARTY。
4) 看了歌舞剧CATS。 猫。。。 memory……继续发呆
———————
这张照片是新的NIKON D200 拍的, 试验双灯闪光的结果。
早饭的几个偶然变成了几张照片, 几张照片让庙老师画性大发, 给俺留下这么个珍贵的背影。 收藏了收藏了。
满脸严肃地说, 庙老师你是不是在我机器上安病毒了。。。 怎么场景真实得都不像漫画了。。。。
附:
父亲的老照片里有一张他和祖父和叔伯姑姑们合影的照片。他们周围堆满了大包小包的东西, 22岁的父亲一脸稚气,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样子。 照片的背后写着, 1950年6月5日, 安徽轮。 父亲告诉过我这张照片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海外的华人们为终于有了自己独立自主的国家欢欣鼓舞, 许多年轻人纷纷准备回国报效祖国。 父亲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祖父是一个殷实的商人,久经政局动荡,爱国之余却也对新中国的未来有些犹豫不定, 劝父亲先去欧洲修学后再回国服务。 父亲去意以定, 更有同行的朋友同学一起瞒着家人凑足了路费。 6月5日, 他从家中溜出时被发现, 祖父知道他的心意坚定, 只能带了全家送他上船。 这张照片是启航前拍的。
父亲说过安徽轮被国民党布下的水雷炸沉的事情, 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那时就就是几条小木船) 来救援时候的情景。 说到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时, 父亲总会很激动。 几十年过去了, 父母亲因为我的出国不归,也来到美国定居, 又总是时时念叨了回国。 此刻他们正在上海的家中。
早晨因为这张照片, 在GOOGLE上输入了 “1950, 安徽轮 ”几个关键字, 竟然找到这篇文章。 从另外一个当时在场的阿姨笔下再次看到当时的场景。还有一条我过去不知道的细节, 那就是父亲搭乘的安徽轮, 是新中国建国后第一条从海外开进中国的轮船。 父亲的归心之切由此可见一斑。 也许几十年前我就已经比父亲高出了一个头, 但父亲在我心里的形像却一直如我孩提时代高大,此刻更有了一种无名的崇敬。
忽然我发现海面上有几艘船,瞬间人们的眼睛亮了,人们拍起双手欢呼: “我们得救啦!”很快一艘小船靠在大船边,一位年青军人极快地跨上轮船,手持一个大喇叭,对着人们高声说: “侨胞们,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来救你们了。”茫茫大海中发生如此严重的轮船爆炸,除事故当场炸死两名海员外,一千多条生命,没有一人死伤,没有一件行李损坏,真是不幸中之大幸。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得及时,全力抢救。
安徽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第一艘由国外驶入中国大陆的船只。
(原载《广州日报》1998年8月1日) 作者。盛充
城南旧事
(1973年, 爸爸, 妈妈, 姐姐, 还有我)
晚上理壁橱, 看见爸爸妈妈收集的他们过去的照片。 过去也见过, 但此刻他们远在大洋彼岸,很想念他们。 坐在灯下一张张翻开。
最早的照片该是73年前,母亲4岁时候站在花丛中的。另外一张是父亲在1950年回国的那天,家人送他到安徽轮上时照的。 父亲那时22岁,少年气盛,一腔的爱国激情。 无数大大小小的同学, 家人。 然后出现了姐姐, 然后出现了我。
装照片的那个饼干盒子是薄铁皮做得, 已经生锈。 我却记得非常清楚这个盒子。 小时候物质缺乏, 爷爷从国外带来这盒苏打饼干。 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每次父亲特别高兴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给我们一块儿。 记忆的童年里, 那盒饼干吃了很久, 吃完了, 盒子收拾干净, 小心地留了起来。 前几年回国的时候, 从师大家里的大柜子里找到这盒子和里面装的照片, 一起背到了美国。
苏打饼干, 现在只要去超市, 满架子都是, 用塑料纸封着,回来撕开了, 一边聊天一边嚼, 一晚上就能吃完, 不留一点痕迹。
黄石公园的树
黄石公园里被热泉闷死的树。
黄石公园的热泉喷发没有固定规律, 随了地下泉眼的变化, 有时很活跃, 有时却死寂。 这片树林此刻非常安静,树已经死去,如同时间的凝固。 怎么也想不出, 这里几十年前是一片郁绿, 几年前附近热泉喷发出含有大量矿物质的水淹没这里,如果仔细看照片, 能看沿着树根吸进树体, 切断了树的命脉的那些白色矿物质。
CROCODILE HUNTER 之死
澳大利亚著名的野生动物专家斯蒂芬在大堡礁海底拍摄时出意外死了,举国上下震惊,总理也立刻表态深深哀悼。他是一个勇敢的演员,也许在人死的时候说这些有点无聊, 但我一直对他的表演不特别感冒。 2004年, 当他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一起去喂巨大的鳄鱼的时候, 当其后他在南极走进企鹅群中去拍摄动物的时候, 我就觉得他走得太近了。 自信是一把双刃剑, 热爱动物也同样需要给动物一点空间。他的死, 是因为他游到离开魟鱼太近的地方, 让那鱼感觉到了威胁。 斯蒂芬自然是没有伤害那鱼的想法的, 但那鱼是不知道的。 鱼尾上一尺长的毒剑挥动起来, 穿过了他的心脏。等救援人员赶到, 他已经死了, 留下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 这样的结局,无论如何他生前如何说, 无论他的妻子孩子怎么说, 总让人悲哀和遗憾。
热爱自然, 热爱动物, 该还是该有一定尺度的。 记得在南达科达的一个公园看野牛的时候, 我完全被环绕在车周围的那些巨大的动物震惊了。 夕阳里, 刚出生不久的小牛在母亲身边吃着奶; 稍微大些的满草原蹦着撒野, 成年的牛沉稳地啃着草。 一切都和周围的自然完美吻合。 但领头的公牛忽然就不高兴了, 发出疵疵的声音, 尾巴也竖了起来。 公牛竖尾, 不是发情就是发怒。 我知道此刻让他竖尾的原因肯定不是夕阳下的宁静, 当它瞪着眼朝我的车走来时, 我知道我太近了, 侵入了让牛们自在的地盘。 赶紧启动车, 走了。
月底还要去拍摄这些牛, 但这次是在非自然平衡状态下, 由牛仔们把数千头野牛圈起来,挑选后分类拍卖或者打上烙印,据说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他们的生长环境。我可以骑马和牛仔们一起走进牛群里, 但那样估计拍片子的难度太大, 最后决定要一辆皮卡,从车顶上拍。存了一点私心和胆怯: 斯蒂芬拍摄那些鱼的时候,他的原意也是为了让大家看到这些鱼多美丽优雅平和。前车之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