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
一直不怎么关注自己的年龄, 直到这次旅行途中的两个小插曲。
其一:
上海的聚会,一个女孩子和我的一个侄女在年龄和外貌上都极其相仿。 与她称友,心里惶然。
其二:
北京的聚会,对面的小哥满鬓胡须。 朋友说, 石头你猜一下这小哥多大。 我估摸了一下, 说24,5吧。 朋友笑: 18 如何。 於是我说,小朋友,叫叔叔了。 这满脸胡子的小朋友自然很不乐意。 再聊一会儿, 依然是年纪的话题, 我说, 我1963年生的。 小朋友惊起, 我爸爸64的!
我晕! 哪里是叔叔,明明是大伯!!
回到丹佛
回来了。 下飞机的时候, 觉得丹佛怎么这么热。 离开的时候, 这里一片清凉的, 1个半月的时间,丹佛也进入夏天了。
早晨起来,窗外郁绿。 安静得有些压抑。 如果不是几只跳跃在枝头的小鸟,几乎怀疑此刻时间凝固。
有些陌生,去办公室的路上, 竟然连续走错了三个路口。
219) 中区的屋子没有什么需要收拾的, 只把几件属于自己的枕头毛毯收回柜子里就可以出门。旅行的物件大部分散乱在办公室的各个角落。
220) 和学生们合影留念。
221) 12点50的飞机, 11点30还在办公室改文章。 让我鞠躬不尽瘁,行么?
222) 从机场发出的一条短信:“到达登机门, 又一次出发和告别。 因为有了你们, 广州于我,就不再试一个中转站。” 收到N条内容各不相同的回复。
223) 起飞,从空中看地面的房子,从一栋栋变成一条条变成一个一个点。 然后就看不到了。
224) 人类的飞行实在是件挺变态的事情,从2维空间升华到三维空间,和正常的生活隔离3万英尺。 多出一维空间的代价是失去了在任何一维空间自由移动。重获二维自由的时候, 周围的人不是刚才的人, 周围的地方也不是刚才的地方。
225) 无法理喻的时间和空间。你在广州, 你在上海, 你在北京, 你在西安, 你在。。。你似乎在所有的地方,你没有在任何地方。
226) 忽悠到了北京,又一次品到老客家的黄酒。
227) 轴酒吧的房东漫天要价, 结果把酒吧从那里挤去了后海闹市区。
228) 南锣鼓巷里有家酒吧叫过客, 过客的二楼有一个阁楼, 低矮却很安静。 从过客再往南行百米, 是我的新据点叫沙漏。沙漏的老板叫阿鲁斯,他是一个蒙古人, 有着典型的蒙古人浑厚的头形和发型。
229) 后海岸边,书生的酒吧门口有个巴掌大小的花园,据说有半米深的池塘里据说有20多条鱼。世界杯足球赛对很多朋友极其重要。 他们疯狂地看球,认真地讨论。 我坐在一边,心满意足地满足地看着我的朋友们。
230) 狂马想用一根超长吸管直接从池塘里喝鱼汤。
231) 城市中国杂志的讲座,中饭,继续心满意足地看着朋友们。
232) 哥们家中的简单和安静。窗帘,手织布,一条几乎可以用任何姿势爬在你身上的布狗。
233) 重逢来自奥地利湖畔的朋友, 却发现相逢间隔开着3年的光阴。
234) 平安大道,在出租车上发短信时,车身疯狂震动了一下,伴随着一身巨响。车被追了尾。 没人受伤。 爬出车,拦下另外一辆车, 继续前进 (证人离开事故现场算不算违法?)
235) 编辑部,工作室,朋友,同事, 中饭, 晚饭。
236) 国子监已经关门,路边一条半长的长凳, 路灯投在地面上的绿色的影子。很美味的茄子面。
237) 在如家快捷客栈的小桌子前坐着, 再有12个小时, 就该坐在飞越太平洋的航机上了。一个半月的行程即将结束。 想起了小时候火车出站时喇叭里放松的革命友谊进行曲。困得不行,却舍不得睡着。
238) 朋友问,Where are you going next? 回答: Going home. It’s been a long road.
239) 收拾完毕,出发。 广州上海北京日记暂告一段落。
240) 再见了,或者不再见了,我热爱的朋友们。
213) 某歌词:我的黑夜是你的白天,我的手表是你的时间。。。一个人的旅行,总是在第一时间就把手笔拨到目的地的时间,刚才发现,笔记本电脑内的时钟却一直固执地停留在落矶山脚的节奏。
214) 午后的广州。 一阵狂风吹过,满天树叶飞旋,路中间一个无可奈何的扫路叔叔。天色如漆,暴雨如注, 我坚信只需在这雨中站上一秒钟,就会达到坠入珠江的湿透效果。
215) 办公室里如劫后余生,乱到自己都无法插足。 带来的行李还没有打开,需要整理的抽屉箱柜还没有整理,就又快到离开的日子了。我需要的是一个巨大的办公箱子, 把所有的垃圾, 包括自己, 都装在里面。
216) 总统大酒店, 20次卡升级成了钻石卡。 从现在开始晚饭也可以去那里吃了, 噢也!
217) 汉化的手机,可以输入中文的代价是把原来的通讯录都抹去了。
218) 学生的英文写作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是超长句。 自我写作感良好, 一个句子里套上N层修饰。 苦的是我这个改文章的,连续5-6行还没看到句号,脑袋大小呈指数上升。 明天要把写这句子的学生叫来, 让他不许换气读出这些句子!
207) 大朵大朵红绿花瓣儿的窗帘,淡绿色墙的壁橱们,如化学试剂瓶一样的台灯,四方桌,老藤椅,桌上昨天的照片,浴池里铺地的鹅卵石,小茶几,铺着破旧棉花胎的大床。 日子还没有开始就又要结束。旅途还没出发就又到了终点。。。。
208) 昨天的积尘还没扫尽,记忆就又一次又被封存。用医学的词汇描述,或者是阳萎,或者是早泄。
209) 城隍庙,不好吃的小吃
210) 又一次星巴克,这次在这里灌下了至少6杯子咖啡。MAGGIE的再见。
211) 留恋一个城市,也许更多的是因为那里的朋友。 没有友谊的城市,就没有了灵魂。
212) 喜欢西安,却没有留恋西安。那里有太多让我痴迷的历史,却没有让我沉醉的今天。 走在南京路上,看雾蒙蒙的屋子。又到了离别的时候,和离开总让我牵挂的广州和北京相比,上海更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我童年和少年的记忆。
185) 从朋友31楼的阳台看上海,果然是无敌城景。 最好看的是下面老城区的屋顶,按照建筑的年底, 在时间上一层层分开, 在空间里一爿爿交融。
186) 尼泊尔的铜碗,用手捧着,用掌缘敲击一下,嗡嗡声在数分钟后居然不绝。用包了毡布的鼓槌敲打,高低错落的声音如钟如磬,让我抓狂。
187) 豫园,在上海话里是城隍庙。 这种细节让人露出马脚。
188) 南翔小笼包子薄皮多汁,但冷了就不甚好吃。
189) 浦江夜游的收费比过去贵,线路却比过去大大缩短。 售票处的广告是, 曾经接待过国民党连战的游艇。
190) 浦江的夜景还是很好看的,沿江的灯光效果挺漂亮, 更好看的是在夜色里轮渡和运沙船在江面上纵横往来,总在间不容发中交错而过。 对上海的感觉慢慢回来些, 但对成为 一个运沙船老大的理想开始怀疑。
191) 南京东路上的南翔小笼包分店的东西比城隍庙的好吃多多, 品种也多。店里的一只小猫毛色很像老虎, 只是鼻子是黑色的,形状也如猪鼻。 趴在地上拍了几张照片。
192) 然然出门不远就宣布他急着要出恭。 拦住一辆出租车, 告诉司机原委。 司机为了车内清洁, 一路狂飙, 从永安公司到锦江乐园附近的小区, 总耗时不到18分钟!
193) 为了我的睡觉打呼噜,我决定等所有人睡着再入睡。 半夜2点和凌晨4点被媳妇推醒两次。 危害之深由此可见。
194) 媳妇病了, 上呼吸道感染。
195) 雨中买碟未遂。
196) 出租车司机不认识路, 在老城区转悠良久。那酒吧有个奇怪的名字,叫马里昂巴咖啡馆。 和朋友两口子,三个人盘腿坐纱幕笼着的大炕桌上唠嗑家常, 爽。
197) 早餐是昨天吃过的肉包, 两个, 一共1元六角, 爽透。
198) 小龙酒家。 每张桌子边都垂手站一个服务生, 随时为你服务。 问其中一个小哥, 来自江苏, 17岁离家, 至今已经两年。
199) 中南海8MG脱销, 走了N家小铺,此品售缺。
200) 见到四个上海男子汉,在中心花园的绿伞下,喝着冰镇奶茶,聊着张三李四家谁的房子最划算和买手表比搓麻将的优越性。
201) 四川阿姨做的上海菜味道也一流, 一碗番茄笋汤, 俺喝了3大碗。
202) 第一次听GDG的相声,也许没听到真品,总觉得名不副实。
203) 朋友家里有三只猫, 两只不怎么怕人。 狠狠挠了我一抓的大黑猫比老虎还胖, 叫丹青 (我觉得叫煤矿比较合适) ; 小白猫的名字更搞笑, 叫“滚开点” (且必须是用绵长的上海话叫出来) 。
204) 让LN的照片再次震撼了一把。 回来和哥们说起这事, 得出一个真艺术家之所以能有所建树, 是因为TA们没时候去想如何挣钱。
205) 子夜的巨鹿路, 在一个窗里能见到一个双层的床铺, 上铺上趴一只雪白的大猫。 门口坐了一条大汉。 脚下也是只雪白的猫。
206) 夜里的中山桥悄然无声。 一个人回到师大, 夜已深, 洗洗睡觉。
175) 上泡的朋友在苏州河边一栋被新建的高楼环绕着百年小砖房聚会。庆祝泡网成立7年。很想写些什么,纪念泡网7年带给我的快乐和悲伤, 但写不出来。 笑声和杯桄交错间,朋友依旧,昨天的理想和梦已经死去。
176) 破旧的厂房和用木板封门的危楼即将变成上海二期新天地。把门人愤怒的脸和超高分贝的嗓门,把原有的一点犯规的内疚变成了生活的滑稽戏。
177) 祥子很认真地烤完了最后一根羊肉串,开始烤蛋糕。能看出来,他并不关心谁要吃,怎么吃他烤出的东西。聚精会神,忘却一切的烧烤是他的目的。
178) 从清风习习的河堤到夜色高楼环绕中的小楼,我喝了总共不到一瓶啤酒。半夜两点,把最后剩下的半瓶浇在未烬的炭火上,看它一点点在泡沫中熄灭。
179) 带孩子们去徐家汇,在避风港吃了顿午饭。开始怀念西安一元一杯的酸梅汤。上海的大商场让我觉得非常压抑,回到孩子的外公外婆家附近,下车,看到卖肉包子的, 8毛一个,无比畅快地吃了两个。
180) 已经进化成杂食人形的我内心依然是一匹吃肉的狼。面和肉最完美的结合是肉包子,是底焦面软一包汤的小杨生煎。
181) 在陕西北路上的怀恩堂里坐着,只借贵方一爿宝地安静自己的思维。
182) 中文版的圣经原来不到300页。正文的最后一章是启示录啟示錄。 (22:18-19—18 我向一切聽見這書上預言的作見證,若有人在這預言上加添甚麼,神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 這書上的預言,若有人刪去甚麼,神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
183) 从中山公园的地铁出来,再一次想起原来上海也是有摩的的。跨上一辆,夜风中疾从苏州河桥上疾驶而过。桥下沿河的是儿时和小夥伴们嘻笑者踢了石子去泡大堂澡时走过的路。
184) TA说,送你句歌词: 繁华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回头时无晴也无雨。
165) 郦山上的道馆是一个台湾商人在发财后出资重修的,有一群小居士做导游,鼓动游客们上香敬神求签。 但愿他们不是以销售额提成分帐的, 因为我的习惯, 在庙观里是从来不跪不拜不烧香不求签的。如果真有神, 神肯定不住在这样的庙观之中, 而对于未来, 我始终相信, 知道了未来就失去了希望, 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166) 大雁塔,一个白衣飘飘的中年汉子在塔林里打太极拳,我问他, 能不能拍张照片。 他说, 个人版权所有, 不让拍照。 本来想说, 那你就该回到自己家里去打, 别在公共场合练把式。 再想想, 耸一下肩膀, 走了。
167) 再早十年,我不会带孩子们来华山旅游。现在只要曩中不太羞涩,就能把过去至少需要两天加玩命的旅途变成长空呼啸而过的缆车和有坚固护栏的石阶。
168) 苍龙岭,唐朝大诗人韩愈居然手足并用攀了上去,等该下来时, 韩公拍地大哭,写下文字投入深渊求人救命。照片上的万丈悬崖和远望石脊上如蚂蚁般蠕动的人形,果然让我胆战心惊。 但真的走上了去,只专心脚下的每一步,心里却很安静。
169) 金锁关, 请让我当一个真正的游客。买一把平安锁, 刻上一家人的名字, 锁在关门外侧第一石柱的地方, 顺手把钥匙扔下绝壁。
170) 汉阳陵是汉景帝的陵墓,2006年4月1日才正式对外开放。整个博物馆,国家投资1。6亿人民币,现场的发掘,保护和展览当属一流。和千人千面的秦兵马俑比,阳陵俑不仅在尺寸上大为逊色,且因为大部分俑是用模具压制,个体造型上也远远不如始皇兵马俑的辉煌。 但无论如何, 这座两千年前的墓葬还是狠狠地震撼了我一把。
171) 和喜欢征战的秦始皇比,景帝该是个爱吃的皇帝。 墓葬里, 最大比例的是可以宰了吃的家畜!
172) 回到上海,回到繁华的大都市。从浦东机场的出租车需要1小时才能到达市区对面的家。
173) 家宴,几年一见的亲戚们,一瓶接一瓶打开的古月龙山。 我告诉为为, 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个重要责任, 是让其他家庭成员快乐。
174) 告诉然然, 今天爸爸需要抽烟。 让然然去媳妇坐的那张桌子。 点上烟, 刚吸了一口, 媳妇就过来叩了一下我的肩膀。 我回头一看, 然然坐在角落里, 泪流满面。
146) 砍价包车去东线旅游,当一个真正的旅游者。说好的价格是120,中间要停6个玉石店。开车后决定不浪费这时间,把差价给司机补上就是。司机小尤是个很好玩的哥们,当过挂牌导游,一路上天南海北,但一连表情又特别认真。
147) 灞河原来叫滋水,秦穆公大败晋国后为了纪念自己的丰功伟绩,把这地方改名霸河。后人决定霸字阳气太盛,以水冲之,乃成灞河。
148) 长安周围有八条河流,俗称八水绕长安。从渭河,灞河开始数起,小尤一口气数了7条,最后一条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拍脑袋,明明有泾渭分明一说,怎么能把泾河忘记。
149) 秦风唐韵,据说那唐韵就是华清池。那里的水果然很舒服,玄宗和杨贵妃的浴池以今天残留的情况看,寒酸得有些可怜了。
150) 蒋委员长在西安事变前的办公室很朴实,比不过今天一个处级干部的待遇。倒是窗户上留下的几个弹孔让人触目惊心。
151) 委员长翻窗而去,上山不远后既被追兵捕获。几十年后,这一段历史被后人切成两段景点,分别卖票出售。需要搭乘汽车,然后再步行数里才能把蒋某人穿了拖鞋奔走的500米连接在一起。
152) 华清池本是以浴汤而著名。参观了一间超级豪华浴室,果然舒服,除去浴池之外,大床沙发一应俱全。开价580RMB,不限时间。我说这价格不错,泡一会儿,出门去园林里溜一圈,回来继续。工作人员说,不得离开浴室,否则一切重新置零。
153) 周恩来在这里的入浴处简陋得还不如师大一村的浴室。浴室在一个长廊的尽头,外面挤满了贩卖玉器的摊贩。导游说,这地方的价格,讨价还价在9折以下的,都是被宰了。不知道总理在天之灵如何感想。
154) 旅游景点的饭馆和乌鸦一样,都是一个黑字。唯一的区别是让张三还是李四给宰了。西安的旅游景点饭馆尤其如此,以后我要自己背足一天的口粮再出门。
155) 秦陵地宫是为了孩子们才去的,几个月前见识过那种人头乌央乌央比肩接踵的阵势,这次是抱定了誓死的信念去的,却发现整个秦始皇的“地宫”里,竟然只有我们几个人。走在幽暗的地道里,忽然有了一种盗墓者的感觉。
156) 据说盗墓者某籍贯者众多,而且多是舅舅和外甥合伙。虽然是亲人,却经常发生火并的事情,以至于相互间绝对没有信任可言。下盗孔的人把绳索先拴在自己腰里,裹着宝贝的布包用绳子拴好,挂在自己脚丫上。。。自己不出来,那宝贝是绝对不会让上面的人够着的。。。省得舅舅先见到宝贝,顺手就给窄小的盗洞里塞上一根雷管!
157) 始皇陵的顶上是不长一物的水泥平台。问在那里发放免费冷手巾的阿姨,每天坐在秦始皇的脑袋上感觉如何,她说,那当然很好啊!
158) 为为今年就14了,个头已经快追上我了。看到古装照片的道具,竟然无比兴奋,想穿了将军服拍照。这次的出行前我告诉自己,我会努力满足他们所有的愿望。于是为为穿上了一身破破烂烂的“将军服”,挥一把无比不锋利的木剑,很神气地在秦始皇陵的顶上走来走去。10年前那个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一下充满了我的记忆。
159) 挺喜欢这里的秦风舞的表演,一千个观众还是一个观众,演出都照常进行。我们下到观众席的时候,一场表演刚结束。一身黄绸演出服的领队对男孩子们的表扬不满意,罚他们在太阳里站半小时检讨。他自己也一言不发,笔挺的面对手下们站在太阳中。我耐心等了半小时,等他们下一场的表演。整个观众席上,不超过10个观众!
160) 以为小石头们对兵马俑博物馆会没有兴趣,却没想到为为一个一个展区,一个一个展柜,满脸严肃非常仔细地看。
161) 离开兵马俑展览馆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我们是最后走出大门的人,却看见门口依然挤满了无比激动的商贩,努力把手里的货物和水果塞到我们面前,用最低的价位拉今天最后的生意。一个老太把冒尖一筐足有3,4斤的杏塞到我面前说, 2块钱,你拿走吧;另外一个老太太用已经沙哑的却充满恳求的音调说,拿几个布老虎走吧,本地的东西。。。忽然很想哭,她们该都是什么人的妻子,什么人的母亲的吧。
162) 买下了两串布老虎,上车。一路上那筐杏,和老太那张满是皱纹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一直在我眼前晃动。才2块钱,我为什么没有买下来呢。自己不爱吃,送给司机小尤就是了。。。
163) 老孙家的泡馍,晚饭的账单100多元,一点没觉得好吃。。。
164) 旅馆的写字台兼梳妆台,抬头看到镜子里被笔记本电脑照亮的自己的脸,鬼一样浮动在子夜时分屋子的一片黑暗中。
129) 火车站,排队等出租车。我晃晃膀子挡住排队中使劲往前挤的人说,你记得排在我的后面!他看看我,不再挤了。
130) 皇城花园酒店,价格和青年旅社差不多,条件好10倍。但我还是挺怀念后者烟雾缭绕的小酒吧和朋来四方的八仙桌。
131) 在西安的街头看到了第六期的名牌杂志。包装得很精美的一本东东,挺贵。告诉卖杂志的阿姨,这里面有两个小家伙的照片,她很兴奋地打开看,说,真像,真像。当然像了,本来就是他们么!
132) 碑林,英文很流利的导游,小石头听得很认真。
133) 第一次知道碑的功能,除了记录事情外,还有两种。其一,用来当拴马柱;另外还有一种上面有窟窿的碑,用来下葬时顺抬棺材的绳子用,起现代绞盘的功能。
134) 旅行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手边永远有充足的水;每次看到厕所一定要轻松自己。
135) 走在西安街头,一切都很亲切。清楚地记得哪里下过街人行道,哪里吃羊肉串,哪里吃正宗的小雪糕。
136) 清真寺看大殿的老马还记得我,再次让我进去“严禁入内”的栏杆里面,能直接看到世界唯一的板壁木刻可兰经。 看完经, 我坐老马边上聊天。 一个带队路过的导游看到我的位置问, 你们认识? 我说当然, 很久的老朋友了。 他很纳闷地说, 我也是老马很多年的朋友了,怎么他从来不让我坐那里面。 嘿嘿。
137) 大清真寺是明朝帮朱元璋打天下的回族将军们按照皇宫的建制修的。 用老马的话, 皇宫有的这里都有。 大殿是明七暗九的规模,从大殿前的月台,有多少级的台阶,在皇宫里是没有皇上的许可不许入内的,防备的是刺客突袭时, 边上的护卫有时间反应。
138) 世面是什么:大清真寺月台前的石街中间有一个双龙戏柱珠的石刻图案,老马说,那叫世面。世面这个东西,按例只在皇宫内庭才允许刻这个图案,凡人不得见到,因此俗话有“见过世面”,以为有见识一说。
139) 一屋子白帽子回回在上阿拉伯语课,白胡子垂胸的老爷爷书声朗朗,非常好听。
140) 大清真寺的三门那儿有四块圆型的板子,上面凸纹木刻写着“祈求和平”四个字。仔细去看,板子的后面依稀还有字样,还有些形状奇怪的铁钩,琢磨了半天不明就里,出门时问看门的大哥,大哥眉飞色舞说,哈你看东西真仔细,木板的那面至少有20年没用过了,那几个字原本是庆祝开斋节用的,那些个铁钩子是用来燃点蜡烛的。。。。。。。哥哥说得开心,笑得满脸都是牙,我听着也开心。
141) 为为看中的一件对襟黑布褂子,上面两条龙。走了几个摊子,用最后出价后走人的办法摸到了我认为的最低价位。不经意间看到摊主最后包装时,脸上露出的那种无奈,付帐后,加了5块钱。
142) 德发长的饺子,名气非常大,吃到嘴里,和奶奶裹的饺子比差太多了,甚至比不上爸爸做的。这不是我的结论,是俺儿子说的!
143) 两个老外笔划着和服务员提要求:一个不吃肉只吃素,一个什么都吃但不吃鸡蛋。饺子店里什么馅都有,所以有肉的饺子都不放鸡蛋,所以的素饺子里都有鸡蛋。奋斗了半天,看到他们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实在不忍,告诉服务员,给他们一个素的,一个肉的,奏行了。
144) 鼓楼的灯先亮,然后是钟楼,然后钟鼓楼广场的蚊子就都出动了,咬得我遍体鳞伤。
145) 不知道为什么,西安的女孩穿裙子或者短裤的的很多,西安的男性穿短裤出门的一个我都没见着过。
129) 火车站,排队等出租车。我晃晃膀子挡住排队中使劲往前挤的人说,你记得排在我的后面!他看看我,不再挤了。
130) 皇城花园酒店,价格和青年旅社差不多,条件好10倍。但我还是挺怀念后者烟雾缭绕的小酒吧和朋来四方的八仙桌。
131) 在西安的街头看到了第六期的名牌杂志。包装得很精美的一本东东,挺贵。告诉卖杂志的阿姨,这里面有两个小家伙的照片,她很兴奋地打开看,说,真像,真像。当然像了,本来就是他们么!
132) 碑林,英文很流利的导游,小石头听得很认真。
133) 第一次知道碑的功能,除了记录事情外,还有两种。其一,用来当拴马柱;另外还有一种上面有窟窿的碑,用来下葬时顺抬棺材的绳子用,起现代绞盘的功能。
134) 旅行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手边永远有充足的水;每次看到厕所一定要轻松自己。
135) 走在西安街头,一切都很亲切。清楚地记得哪里下过街人行道,哪里吃羊肉串,哪里吃正宗的小雪糕。
136) 清真寺看大殿的老马还记得我,再次让我进去“严禁入内”的栏杆里面,能直接看到世界唯一的板壁木刻可兰经。 看完经, 我坐老马边上聊天。 一个带队路过的导游看到我的位置问, 你们认识? 我说当然, 很久的老朋友了。 他很纳闷地说, 我也是老马很多年的朋友了,怎么他从来不让我坐那里面。 嘿嘿。
137) 大清真寺是明朝帮朱元璋打天下的回族将军们按照皇宫的建制修的。 用老马的话, 皇宫有的这里都有。 大殿是明七暗九的规模,从大殿前的月台,有多少级的台阶,在皇宫里是没有皇上的许可不许入内的,防备的是刺客突袭时, 边上的护卫有时间反应。
138) 世面是什么:大清真寺月台前的石街中间有一个双龙戏柱珠的石刻图案,老马说,那叫世面。世面这个东西,按例只在皇宫内庭才允许刻这个图案,凡人不得见到,因此俗话有“见过世面”,以为有见识一说。
139) 一屋子白帽子回回在上阿拉伯语课,白胡子垂胸的老爷爷书声朗朗,非常好听。
140) 大清真寺的三门那儿有四块圆型的板子,上面凸纹木刻写着“祈求和平”四个字。仔细去看,板子的后面依稀还有字样,还有些形状奇怪的铁钩,琢磨了半天不明就里,出门时问看门的大哥,大哥眉飞色舞说,哈你看东西真仔细,木板的那面至少有20年没用过了,那几个字原本是庆祝开斋节用的,那些个铁钩子是用来燃点蜡烛的。。。。。。。哥哥说得开心,笑得满脸都是牙,我听着也开心。
141) 为为看中的一件对襟黑布褂子,上面两条龙。走了几个摊子,用最后出价后走人的办法摸到了我认为的最低价位。不经意间看到摊主最后包装时,脸上露出的那种无奈,付帐后,加了5块钱。
142) 德发长的饺子,名气非常大,吃到嘴里,和奶奶裹的饺子比差太多了,甚至比不上爸爸做的。这不是我的结论,是俺儿子说的!
143) 两个老外笔划着和服务员提要求:一个不吃肉只吃素,一个什么都吃但不吃鸡蛋。饺子店里什么馅都有,所以有肉的饺子都不放鸡蛋,所以的素饺子里都有鸡蛋。奋斗了半天,看到他们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实在不忍,告诉服务员,给他们一个素的,一个肉的,奏行了。
144) 鼓楼的灯先亮,然后是钟楼,然后钟鼓楼广场的蚊子就都出动了,咬得我遍体鳞伤。
145) 不知道为什么,西安的女孩穿裙子或者短裤的的很多,西安的男性穿短裤出门的一个我都没见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