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You were always on my mind

2010年2月15日 RedRocks 评论已被关闭

走出门去,仰头蓝天白云。草地和阴影中还有些积雪,路上已经干了。上车,沿着6街和25号一路向南。打开音乐,是猫王的歌。
  (歌词转自 音魁网 www.inkui.com)
  Maybe I didn’t treat you
歌 Quite as good as I should have
词 Maybe I didn’t love you
转 Quite as often as I could have
自 Little things I should have said and done
音 I just never took the time
魁 (歌词转自 音魁网 www.inkui.com)
网 You were always on my mind
i You were always on my mind
n (歌词转自 音魁网 www.inkui.com)
k Maybe I didn’t hold you
u All those lonely, lonely times
i And I guess I never told you
· I’m so happy that you’re mine
c If I make you feel second best
o Girl, I’m sorry I was blind
m (歌词转自 音魁网 www.inkui.com)
  You were always on my mind
  You were always on my mind
  (歌词转自 音魁网 www.inkui.com)
  Tell me, tell me that your sweet love hasn’t died
  Give me, give me one more chance
  To keep you satisfied, satisfied satisfied
  (歌词转自 音魁网 www.inkui.com)
  Little things I should have said and done
  I just never took the time
  You were always on my mind
  You are always on my mind
  You are always on my mind
  Maybe I didn’t treat you
  Quite as good as I should have
  Maybe I didn’t love you
  Quite as often as I could have
  (歌词转自 音魁网 www.inkui.com)
  Maybe I didn’t hold you
  All those lonely, lonely times
  And I guess I never told you
  I’m so happy that you’re mine
曼菲斯,猫王故居,屋子里回旋他的声音。柜子里陈列他的演出服。猫王的个子该是很高,高领的演出服。也许是因为音乐的力量,站在那儿,竟然感觉那一份有种摄人心神的魔力。 猫王的歌都很简单,歌词,伴奏,没一丝花俏。
城市在车窗外往后倒去。车流,各守其道稳速行驶,周围的车好像在时空凝固。静静地听,静静地被感动。是对昨天的怀念,也许,还有对昨天的记那种宗教般的敬畏。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售后服务

2010年2月15日 RedRocks 评论已被关闭

10年前给父母买了张新床。年前父亲抱怨说最近睡觉,腰总是不舒服。昨天把床给拆开,发现下面床架的横档连接断了两处。早晨给那家公司打电话,对方问了一下情况,不等我再说就问,您的UPS运输地址? 我们会给您送一套全新的床架过来,不需要任何费用,只需要您在30天内确认收货。

我晕,这才叫售后服务啊。。。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光脚走在雪地上

2010年2月10日 RedRocks 评论已被关闭

回家的小狐狸之一,拍完这个就开始下雪了。

早起,天未亮,路灯下雪地里纵横几行狐狸的脚印。显然,小家伙们一晚上没闲着,巡逻来着。

光脚走在雪地里会是什么感觉?

不试怎么知道!

俺可以负责地告诉你,前1分钟,没感觉,不冷,自然也不热 (走炭火盆的大概也是这说法,倒一下顺序)。然后就有点冷,再多一会,就蹦着回来乐。进屋就很舒服,很快觉得脚心很暖和。

狐狸们,或者鹿们,或者松鼠们,咋就不需要穿靴子呢。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

2010年2月9日 RedRocks 评论已被关闭

IMG_1238

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起的心,想去看看南华寺。

南华寺是禅宗六祖,也是中国本土佛教祖师爷慧能的本寺。 寺在韶关南,资料上说,离开广州30分钟的高铁或者2小时的自驾车。来去广州8年,无数个周末,任何一个都能去,却总为了这样那样的缘由一直没去,直到这次。

下午溜达着去到火车东站,被购票处人山人海震在当场。在那儿站了20分钟,发现近百米长队一步未移。放弃,不给祖国伟大的春运事业添乱了。坐公车回校,路上电话小菁,告知我的悲惨境遇。TA说,哦,这会儿你想起我来了,好吃好喝的时候怎么没想到我。于是约了,第二天一早在岗顶回合。

在辛巴客喝咖啡,等小菁和寒冰出现。老于的车准点到达出发,四个人,一辆面包车,奢侈得很。坐在后面安静看六祖坛经,等车出了广州,上了去曹溪的高速路才开始看窗外。路需要翻山,路况很好,但山雾弥漫,车窗去雾器失效,把老于累得够呛。近曹溪路更是颠簸,遍地水坑。借着雾气,在窗上画一个光头,贴个掌印为记。

IMG_1202

曹溪,南华寺,山门宏大,广场宽阔。

买票入寺,夹道佛旗上都是坛经语录。表观建筑结构很新,原始建筑虽始于唐,但历年战乱和自然损毁后重修,现在能看到的大多是明清之后的式样,和六祖一千三百年的岁月有些对不上号。树森森,空气沁人心肺。细叶榕,木麻黄,自然也少不了寺院都会有的菩提。新就新吧,上百年的树比我们总是老得多了,而且还会一直长下去。广东湿润,是粒种子就能发芽,一个适合生长的地方。新陈交替,能有几百年的老树就很不错了。

IMG_1213

一进进山门往里走,不是节假日,天气也不甚好,就少了游客,多了安静,这是我喜欢的。没有烧香拜佛的习惯,只默默地看。还是有许多好看的细节,说不上金碧辉煌,但至少色彩鲜艳,不似想象中的千年沧桑。毕竟,这里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座正在运行中的寺院。

大雄殿后有元代的僧粥锅,岁月漫长,上面的铭文都已经磨灭。六祖的真身自然是南华寺的镇寺之宝,在居中一座玻璃柜子坐着。玻璃上有雾气蒙蒙,难睹大师真容。左右还有他的两位后世弟子憨山大师和丹田祖师,也是保持肉身,各自在各自的玻璃柜里结跏趺坐。侧廊的图书馆里有大师真容的图片,栩栩如生,不知道是不是坛经中记载的弟子方辨所为。

IMG_1209

寺里很多石碑,也多是近年而立。再早的大多残破,字迹难辨。有块镇南王修寺碑很显眼。尚可喜似乎对修整寺院很投入,广州大钟寺也有着他的缘分。最早为慧能捐地建寺的居士陈亚仙墓在大雄宝殿和方丈室之间,寺院的中轴线上,也算得功德浩荡,位得其所。站在这位居士墓前,却不由得想起达摩开罪梁武帝的故事,一笑。


四点是下午功课时间,僧人们从隐在侧厢的住处鱼贯而出,我们因为要赶路,只能沿中轴缓步离开。寺前的树好看,空山雨后,仰面朝天,体会方外清净。

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我不是个佛教徒,也不烧香拜佛。心仪慧能大师的智慧,能有缘来此拜见,也算是又了却一桩心事。但这似乎和大师所传的修为又有所悖。去也去了,见也见了,再懒得多想。只是幸苦了开车的老于,在大雾中又得再次穿山而过,无言语中,这才是真善行。

IMG_1247

—-

慧能是中国禅宗的祖师,为三教中佛家的代表,其事迹不需我再话痨。憨山,(1545-1623),法名德清,字澄印,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他十九岁起习禅,后学净土,遍游四方。行年50时,因「私修」庙宇获罪,充军雷州。流放广东期间,憨山广弘禅宗,并到六祖慧能的曹溪宝林寺说法,主张禅宗与华严宗融合,佛,道,儒三教合一,为时人所赞。憨山在粤五年,名满大江南北。后获准回牢山海印寺,于天启三年(1623)圆寂,享年七十八岁。(以上编辑自百度百科)不知如何,憨山的真身最后安放在曹溪六祖之侧。搜索了网络,没发现丹田祖师的事迹,有谁知道的,请给我补课,先谢了。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白夜里的胡思乱想

2010年2月7日 RedRocks 评论已被关闭

在阳光里散步,忽然觉得很不习惯。太阳找到的环境让我觉得惨白无力。这肯定不对头,其实明白,这是自己内心的无力和惨白了。明白了两件事情。其一,我很久没见到太阳了。北京是大学,杭州是小雨,广州没见到日食,天津的海河冻底。总而言之,太阳躲起来了,就和我最近总把手插在口袋里一样。其二:没太阳是可以被习惯的。每天都沐浴在日光灯管的冷光之下,那才是真正的光源,而且可开可关,随我意。

早晨忽然见到太阳,照在松树上,照在对面邻居的屋子上,松鼠在枝头跳跃,早晨9点,我的大脑却运行在北京时间子夜时分。唯一相同的是路上都没行人。在北京,是都回去睡觉了,在美国,压根就没人在路上走,不管什么时候。晕,这整个就是一个白夜的感受。

白夜,是在芬兰经历的。北极圈内,子夜0点,和朋友们端着香槟酒去楼顶的晒台。我穿着T衫,同行的一位摄影师却冻得裹上了薄棉被。太阳很低,掠过山坡下森林远处的地平线。23点59分59秒,抬起手腕,按下快门。然后仰脖灌下香槟酒。那瞬间也是时差,黑夜的时候,其实是白天。脑子空空,心里空空。

没心没肺走过了这些年。

前两天翻开纪晓岚的阅微堂笔记,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两个考生在考前去测字。第一个考生顺手写了个“串”字。先生连连道喜。预测该生秀才举人一举成名。问其故,”串“者,双中也。另一个考生听说了,赶紧也写个串子去给先生看。先生无比遗憾说,阁下不但不中,还得大病一场。问起故,曰:串而无心,乃是双中。有心而串,却不就得一个”患“字。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天津笔记

2010年2月7日 RedRocks 4 条评论

有几年没去天津了。这次忙里偷闲,跟外甥女开着拓拓回天津走亲戚。外甥女车技压倒苏马克,点八的拓拓,百公里的路,一路狂飙,见东方超东风,见宝马别宝马,感觉刚起步就到了天津。一天半的时候,一眨巴眼就过去了,回到北京看看,15个油不到! 还不够我的大白马开出车道的捏。。 米国人奏是坏。。 介泥马的还减嘛排么。

转了淘宝街,沿着海河边走过四座桥,又走回来四座桥,去意大利风情区喝了酒,看了姨,见了舅舅,见了表姐,见了表哥,见了好多好多亲戚。听了很多很多过去的故事,想哭,想写,又发现新买的G11和16G卡和电池的组合出了问题,竟然把家史的录像给弄丢了。好不容易弄清楚的亲戚关系瞬间又成了糊涂账。

天津真好,和我小时候的记忆完全不一样了。这次来,心情和我2年前来时的感觉也完全不一样。心情在了,却不想写了,就贴些顺手的照片,记录这次旅行。

外甥女说, 两个月前这里还乱七八糟在装修,她还在台阶上拍过张臭美照,咋就搞得这整洁了。

巴伐利亚酒吧里有菲律宾乐队唱歌。如果不唱中文歌,还是很有些乐感的。一晚上居然有人点了两次关于小卫的歌。

解放天津时解放军叔叔开过的美式大坦克。远看不觉得咋样,近了,介东西还是蛮吓人的。

据说这是天津的习俗,在桥头给走了的人烧点纸。外甥女不让拍,我为老不尊,趁她没留神,还是偷偷拍了。

海河边一个老宅子,和隔壁新起点大酒店格格不入。琢磨了半天,最后拉着一位路过的大哥问介四嘛地方。大哥说,介四李叔同的故居。哇塞,老大老大的一宅子,里面再养了一大家族人,放无数的钱,堆一个N高的假山,他再不想明白去出家,没天理了。。。。。

狮子林桥头的大狮子。说是文物。可俺觉得都是后来翻的,原来的肯定都藏在什么地方了。

IMG_1371

介四桥上的小狮子。那地方马路贼难过的,车呼呼的,不让人。俺们兔子一样连滚带爬才穿过去。

介是。。。。 忘记叫嘛地方了。

天津天津,舅舅家住马场道。拍的表哥表姐的照片都丢了,气死我了。。。。

天津天津,老好看的了

天津的东西嘛都比北京小一号。试了试出租车,坐进去,塞慢慢的。 司机眯缝眼,一口天津话,逗得俺一路笑个不停,他却始终一本正经。

说了早早出发的,可磨磨蹭蹭,中饭后才离开北京。

介四淘宝街的场景,介地方棵好玩了,满达介都四衣服,有的里面还有活人,挤来挤去。

天津出美女,介次我四枕芯了。。。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广州日记 20100119

2010年1月19日 RedRocks 5 条评论

IMG_1070SSS

41) 广州的天气转暖了。周日,天气好到无法让自己在屋里坐着,也不想在屋里坐着。中午出门,在天河城和KR约了出去暴走。KR是广州人,认识很多年了,独立独行的一大侠,自己没事喜欢到处走,一走就是几周没影子的那种。先填肚子。既然是在广州,又都爱喝茶,那周末的茶点自然是第一选择。我实在不是个敬业的媒体人,吃了那么多好地方,却从来不记录店名招牌菜和地点价位。如果这些年的湖吃海喝都记录下来,到也是一本广州吃喝大全。

42) 走过老东山,新河浦,知道了什么是东山少爷西山小姐。知道了前两天和EMMA吃饭的那条小街的全名叫寺贝通津也知道了这名字的来历。一个小区门口墙里镶嵌了很多石牌,详细说这一带的历史,从美国传教士开埔发展到中共三大旧址,谁再说广州文化气氛不足我和丫急。到处都是拍照片的,端着各种高级相机比划着每一个角度。我手里有个傻瓜相机,KR说, 就你那机器,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IMG_1032SSS

一栋老房子,很有范儿,但旧得危楼一样,里面全都打烂,堆满垃圾,需要彻底的清理和重修,开价六百万。不贵,不贵,如果搞定修完,住在里面,在南国的阳光和湿热的风里喝茶看书,肯定是一桩美事。只是,我买不起。

43)少年宫,一张巨大的广告,上面列满了各种加强班和价目。仔细看看,对应着小学教育的每一个年纪和每一个科目。那还要上小学干嘛,每天来回折腾,直接掏钱在这里读就是,一样是要被花钱,至少省点路上的时间。

我小时候属于不黑不红的五类,少年宫是党的好孩子们的地方,与我无缘。直到中学,忽然有一天说,上海市少年宫要搞一个电子爱好者协会,通知大家考试,择优录取。我那时初中,热爱动手,拆坏无数钟,自己焊过从单管到4管的收音机和做过很多大大小小的航模,自然不会放过这机会。老娘比我还起劲,立刻开始给我补理论课,因为那考试是要考电子学的。吭哧几周,背了N多的公式,搞明白三极管的电流是怎么回旋和相互控制,居然让俺考上了这个协会,成了罕见的几个来自初中的会员,第一次正式踏进少年宫。我已经忘记在哪儿学到些什么了,但肯定对后来被学物理有关,因为所以的人,除了我的语文老师,都认定我是一坨学理科的料。

IMG_1045SSS

44)沙面。今天的沙面是一个大工地,空气里满是真正的沙面的味道,那水泥和沙土的尘埃。来往的人用纸巾捂住嘴。小时候爷爷回来参加广交会,沙面是我们必须去的地方。附近有沙基惨案纪念碑。还有黄花岗72烈士墓和农讲所。我现在不明白爷爷的思路,他对先烈总很崇敬,尽管这些先人们各自的理想未必相同。

江边亭子里有一群比我大不了太多的老头老太在自娱自乐。夏威夷吉他电子琴卡拉OK牛仔帽吉他一应俱全,流行歌曲到粤剧无所不能,夕阳照着,非常和谐的生活。头顶是通往白天鹅酒家的专用车道,水泥长龙压顶,非常难看。挣钱干嘛用,不就是为了能这样享受一下自己么,如果一天从早到晚都在奋斗着名利没功夫停下来享受自己,那名利还有什么用。

45)沿着江边走,一座座桥看。大部分我都不记得,只记得珠江铁桥。小时候来这里,一定会买珠江桥夹心粉硬糖,那是广州的特产,和上海大白兔奶糖一样有名,现在似乎没什么人吃那东西了。江边有买山竹和红毛丹的。我想吃荔枝,却没看见。最后买了一捧红毛丹,坐在石凳上吃。不会剥,搞得很狼狈;两只之后,发现这东西皮厚但不韧,用指甲在中间划一圈, 一捏就分开两半,于是吃得飞快起来。


46)珠江很漂亮,过去的异味已经全然消失。两岸高楼林立,和上海的商业大厦不同,更多的是高层的住宅楼。灯光布置得很好看,我俗,喜欢这样的灯红酒绿,水上冠名各大企业的游艇来去,很生活。在海珠广场边上的粥家庄又灌下去整整一煲黄鳝粥,什么菜都没点,就是黄鳝和粥, 真舒服,热乎乎的暖肚子。出来继续沿着江边走,有人用电网在电鱼,似乎没什么收获。更多的是用电池驱动打印机的旅游摄影师,每人面前一个三角架子放着样品,许多一模一样的照片,估计这个行当也形成连锁产业链了。

47) 认识了木麻黄,樟树,细叶榕

48) 八点,打车回学校。今天走了足足有6小时,以正常速度,大概至少走了20公里。脱下靴子时候,半边脚丫都变成惨白。

49)体育西的小酒吧,坐了半下午,看书,非常舒服。坐台的和站街的区别是前者能有休息时候,等有客户招呼了再上钟也来得及。嘿嘿。

50)又见到38了。流金岁月,三个人,吃了一个肘子,一盆火方,一条鱼,一大盆西湖莼菜汤,一大盆馄饨,皮蛋,芹菜,烤麸,绿茶。。。。。。

IMG_1141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广州日记 20100117

2010年1月18日 RedRocks 2 条评论

33)很怕一天过去,回首,却不记得这一天都发生了什么,混混涵涵 的日子。更可怕的是,这一天似乎还都在忙着,只是忙了些什么,半点都不记得。不记得怎么走去办公室,不记得坐下,不记得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没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除了太平洋对面地震了。为什么总是在太平洋的对面地震。

34)海地地震,10万人殉难。可我很麻木,没有任何感觉。中国维和部队的八位警官殉职,同胞,但如果他们牺牲在上海街头,派出所倒塌,性质有什么不一样?因公殉职,尽职了,这是每一位职业人士都可能遇到的事情,家人的悲伤才是真实。据说那儿局势非常不稳,所以才需要维和,出了这样的自然灾害,骚动更是一触即发。据说人和人都是平等的,但此刻冷冷地想,中国人,真好。

35)小罗的文章又改完了。这孩子的运气实在太烂,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我的心理状态远不如他,如果轮到我在他的位置,大概早就崩溃了。但再想,也许人都会习惯某种状态的,事业,生活,快乐,悲伤,孤独,充实,习惯了就都麻木。

36)晚上原本滚雪球一样的聚会,最后选择了安静和马海和YT在粗茶香饭吃饭,却又吃出了往事。认识马海君很多年,一直没有很多的交往,每次来广州,他如果在,总会试着约见面,却总是因为彼此的时间安排错过;一来二去,竟然有几年没见。见到的马海比过去福了许多,鬓角也有了些白发,精神状态却很好。说起他的工作,才知道他搭建了著名的读览天下网站(www.dooland.com),对书,对杂志还有着喷薄的激情。

聊着,渐渐说起往事,一点点往前翻。说起三八的豪宅的脚印时,马海君忽然说,那次你到广州,是我去接的你。我楞住了。那次,是我第一次到广州。生命最沉重的一次旅行,一个转折点,一次脱胎换骨,一次再生。仔细看对面的马海君,昨天从记忆深处一点点浮起,变得实在。那时的我一定是飘在云里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想起马海君接到我的时候,握手时说,石头石头,和现在一样的热情。那次他开车送我到了亚洲国际大酒店,然后接着去吃饭喝酒和到了三八家。我想起了他爱好音响,家里聚过一帮烧到了有点变态的超级发烧友。说着,说着,我们不停地碰杯,添酒。老去大概就是这样,回忆也成了一种生活。YT说,当年我们都是背包客,现在已经成了拉着箱子的游人。我想了想,我拉了很多年的箱子,老去,反成了一个背包客。

37) 周六。领导这两年似乎悟出了人生的一些道理,不再玩命工作,只在傍晚来打球锻炼身体。于是学生们很聪明地调整了节奏,开始过周末。从早晨坐到中午,不见一人。看完一篇据说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论文,打电话找该生,对方电话却关机。到中午,才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学生。让他去把该生找来,过了一会电话响起,说了几句,让TA过来说。出现时打扮得整齐,显然是要出去聚会。说论文,谈我自己的看法,没有任何顾忌,大概不很中听。但这是我的责任,但愿没有对该生的超级自信有太大的打击。

38)没中饭,也没了胃口,在王哥的报摊上买了个快面对付了。推迟了一天的牛鬼蛇神们聚会。老孙开车来接我,让我去对面暨大门口等他。校门口新修了一个天桥,上次回来时刚刚开通,走上去时还有很多地砖没有铺好,这次依然没有完全修好,站在上面看下面滚滚的广州车流。暨大门口有家眼镜店,在那儿配过副眼镜,开车用的,一侧近视,另一侧就是平光。走华快,在会展中心附近下,很熟悉的路,中隔线对面是一排民居高楼。没掉头,一直往前开。

路上接上XJ。在餐馆门口逆向停车,TA开门,用力猛了,被呼啸而过的出租车把门挂了一长条,还好没人受伤。吃鱼,吃肉,食而无味,却吃了很多。老孙的宝贝女儿已经4岁,长得一朵花儿一样。我还记得他在十九涌阿全的鱼塘里划船的日子,那照片好像昨天。XX这几年事业顺利,前天听同行说起,知道他的周刊已经做得很有些力量,为他高兴。LL说,阶段不一样,自我价值的实现可以通过一个团队来实现,更有意义。也许吧,能为社会的前进做出些贡献是件好事,比我这种只在乎自己叽叽歪歪的琐事要强很多。

39) 两个“理论”:
公共汽车理论:坐车,耐心坚持等着,一定能等到你的座位。不停换车,也许永远也坐不下来。当然,也会有人不喜欢坐着,有位子的时候也喜欢站着。(Susan)
媒体框架理论:媒体就一产业链,和国计民生的吃一样。读者是吃客,练报摊的是跑堂,编辑是厨子,编辑部主任主编是领班,主编是经理,出版人是餐厅老板,我这类做一线采访的,那就是种田的农民。(好玩的是,我还经常冒充吃货,去报摊上买自己种出来,被人加工成菜的自己的产品)。(土豆)

40)ZY 和LL 姗姗来迟,胡乱吃几口,大家挤进两辆车去大学城。卡拉不OK,看大家乐着。今天也许都有点高,牛鬼蛇神们一个个都超水平发挥,越唱越好,也越唱越高,居然连着几首韩红,神了。我让老孙唱和往事干杯,却被XX一次又一次往后压。XX最后压轴,我站在他边上站着。听好兄弟为我唱歌,却绕不开座上不很协调的笑声。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广州日记201001-3,4

2010年1月16日 RedRocks 3 条评论

20)晚上和牛鬼蛇神们在一哥涮火锅。听他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着生活的细节,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状,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朋友们似乎没怎么变,我的心却走远了。无欲是一种状态,让一个人和环境脱节。吃完喝完,早早散了,打车回办公室安静呆着。抬头看见墙上那字,在那儿挂了7年了。

21)十斤的厚褥子垫着,睡觉很舒服,不冷了。褥子其实不会带给人温暖,但能让你不会散热太快,或者说,冷得慢点。下午洗完的衣服挂在阳台上,已经干了。

22)盘旋着上升,或者盘旋着下降。梦见一片枯叶,上面一滴水珠,水珠中间有一只虫,很多的脚,每只脚上都穿了鞋。虫子在爬,推着水珠在页面上缓缓移动。水珠很透彻,能看见叶面被放大的干枯经络。

23)忘记带食堂卡了,口袋里有昨天找零的1元半。买小票,5毛是一个豆浆,一元是两个肉包。少吃点其实不会死,但还是吃了下去。

24)给在上海的爸爸妈妈打电话。妈妈的蛋白又到了+++, 在打点滴控制。无助地难受。
25) 和小罗一起改论文。从头到尾,一句句话讨论。我习惯在看文章的时候读出声来,如果一口气还没读完,这句子就太长了。这篇多磨难的论文,反复折磨了太多次,炉火纯青却总无法出笼,非常让人郁闷。
26)中饭,狮子头,青菜,和两个煎饺。 5RMB。吃得非常舒服。吃饭时候想起贪婪二字,无边的感慨。人活着,真正需要的有多少,能让一个人舒坦活着的,又有多少。贪心一起,好好的一张脸似乎就变得狰狞。

27)每一天都是24小时。每一天都有自己独特的标记和发生的事情。大多数时候,不写下来,就过去,就忘记了。比如今天,是2010年1月13日,周三,天气多云,最高温度不超过15度。早晨我吃了两个肉包,喝了一杯豆浆就去了办公室,改论文。中午魏老师请客,和学生们一起吃望湘楼。

吃完中饭,溜达着回宿舍,去把洗好的衣服晾起来。宿舍是一套不大不小的二居室,一个人住着有些冷清,躺着看天花板上,日光灯冷冷的光。柜子门坏了,很多年一直没有人修。客厅里的桌上有热水壶,洗手间换了新的莲蓬头和马桶,安静得让人窒息,很难想象这样的屋子里能发生什么故事,或者什么让人难忘的故事。但每次来都依然亲切,每次走都恋恋不舍,因为这里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个部分。

哦,今天还捧回来一床十斤的棉花胎,新疆棉,套在一个棉布的套子里。把被子搬上四楼,铺好,已经热得满头大汗。去和朋友们聚会。沿着湖边的小路走去西门,穿到五山桥下,就遇到一辆刚转弯过来的空出租车。火锅应该很好吃,吃在嘴里却淡然无味,只是不停地吃。吃完了就回办公室。再看一会儿已经不记得的什么。

回到宿舍,躺在软软的褥子上。今晚应该不会太冷。

28) 慢慢习惯一个人呆着,看书,看文章,没有环境的地方。想起很多年前刚回国的时候那种感觉:走在一个玻璃罩子里,看得见周围,却没有交流。这感觉在10年后又一点点回来。

29)风尚周刊的EMMA约了吃晚饭。想了做地铁,出门了还是上了的士。似乎是这次回来第一次走出校园的正门。广州BRT修建,把校门口的路整得乱七八糟,那司机横冲直撞,如入无车之境,飞快就到了目的地。但那餐馆却不在主路上。一个开杂货店的大妈给指路,地道的北方话。我忘记那路面了,寺润什么什么,似乎很淡雅。单行道,车不多,很安静的一条小巷。餐馆叫中岳食府,家常菜,一道白斩鸡做得很好吃。吃着聊着,直到成为最后一桌客。说些往事。似乎我也没太多可谈的事情,那点鸡毛蒜皮翻来覆去地说,颇有些祥林嫂。第一次听到的或许能有点点感动,认识久了,就觉得很乏味的一个人,全无生活的激情。沿着那路往前走,还有家很讲究的咖啡馆,广州有不少这累奢华装修的地方,很适合小声说话。Emma是个很会聆听的人,遇到我这个话痨,自然就气氛和谐。

30)车近岗顶,忽然不想回去校园。让司机掉头路对面。下车,找地方泡个热水澡,桑拿把自己蒸成一个空心馒头,然后倒头就那儿睡了。也是黑黑的小屋,但至少洗刷干净了,还不冷。

31)小巷子里的沙县馄饨铺。那个熟悉的小伙子不在,看店的是老头老太,他的爸爸妈妈。吃着馄饨,和两位大哥大姐天南海北聊天,说些过日子的长长短短,每个人心里都有些柔软的什么。

32)我们总在相聚,我们总在分手,我们总在等候。冥冥之中,定是有只手在掌控这一切。该离开的总会离开,该出现的早晚会出现。苦苦的等待得到的不一定盼望的结果,Mom always said: 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 you arn’t never know what’s you got in it.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广州日记 201001 (1)

2010年1月13日 RedRocks 3 条评论

1) 2010 年的第一次广州行,从丹佛的冰天雪地到北京的雪地冰天,此刻走进广州的湿冷,全方位全时段的寒冷。

2)来广州的飞机上,空服送上湿纸巾。想起先前鲍昆老师那篇关于垃圾的文章,撕开了,就又是两件垃圾。还给空姐了。她看看我,觉得有点奇怪。

3) 从机场去学校的路上,一辆大卡车从高架公路上翻车,砸在下面的民房上,惨不忍睹。

4) 很白痴,来广州这么多年,第一场意识到从华快下来,可以直接进东南门去办公室。害得小魏师兄弟几个跑去校门等我。

5)用不同版本写了很多次的话:进了干净的办公室,一分钟,就和爆炸过一样。我很佩服自己,随时带的只有一大一小两个双肩包,还没完全拆开,怎么就能有这么多东西散开一地。

6) 热风机倒是有。朋友说,湖北电荒呢。。。。 得。。。。 我。。。 裹我的大棉袄。

7)时尚旅游一月号,我被PS得颇有点人模狗样的形象了。现在我算明白大片儿是咋搞的了。华夏地理1月好,俺的坎儿井终于出笼了,很开心!!
8)奇怪,广州这样的气候居然还能有蚊子,而且有好多只,躲在窗帘里,一抖, 就全飞了起来。
9)才知道,原来不插网线,是不能输入IP地址的。
10)宿舍里冰冷。把所有的家伙都铺上了,还是冷。看样子,俺得不环保地开热风了。。。

11)一夜近乎无眠,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上海了,那种24小时连轴转的湿冷,无处可逃。小时候有爸爸妈妈暖被窝,躲在他们中间,很幸福的记忆。
12)关于冷,最悲惨的日子是大学毕业后在瑞金医院的那段时光。和其他6个哥们住在4楼,楼梯在外面,四面是外墙,朝北6扇窗。冬天也用蚊帐,这样也许能多保持住一点热气。晚上灌个热水瓶放被窝里,半夜冷了踹出去,天亮醒来,发现瓶子里的水居然结冰了。还好,一楼是女浴室,每天护校的小美女们排队洗澡,从4楼可以看风景。
13)盖了两个毯子,两床床单,滑雪衫压在最怕冷的脚丫上。这是全部家当了。
14)早早起来,去食堂喝了晚热面条。到办公室裹上滑雪衫,用从UA顺来的小毯子裹在膝盖上,一个超级大包子。
——-
15) 中午和学生们一起去望湘楼吃饭,我唾沫星子横飞地说了关于买单是给自己买福的理论,然后魏老师就悄悄买单请客了。
16)太阳出来了,照着,有点暖和。走在校园里,心里忽然很通透,不知道忽然明白了什么,就是觉得很明白。
17)据说GOOGLE要撤出中国。朋友很愤怒。我说,走吧,没什么了不起。美孚当年也很NB说没有他们中国会是一片黑暗。个体事件,个人得失,忽然变得很不重要。历史有历史的走法,只是我们的生命太短,也许,肯定看不见发展的整个过程。
18)黄石公园大火的时候,美国人以为他们引以为傲的国家公园就此完蛋。坚持大火无害论的公园主管被大众臭骂。树终于有树的道理。我看到过的最老的黄石森林有1500年之久,这也几乎是自然森林循环的大周期。老树,蛀数,躯干死了就干枯,就容易着火。火不仅把生老病死的树转化成肥料,也把几百年前的树留下的种子凤凰涅磐,终于生根发芽。二十多年,黄石的火烧林已经是一片生机。当然,活不过这二十年的人会遗憾。活着的人也没可能看到这新的生命重新生长成参天巨树。但那一定是会发生的。
19)我有一袋放了很多年的咖啡。朋友给我的,在抽屉里放了很多年,一直没有合适的家伙来煮。朋友也很久不见。我带了一个小的咖啡过滤器来,今天吧咖啡打开了,喝了一杯。有一点点的酸,但味道还在。很神奇地,那消失了很久的朋友忽然就蹦了出来。原来,这咖啡是阿拉丁神灯。我要想想还有什么存了很久的记忆,都拿出来摸一下,也许,昨天就都重现。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