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未分类’ 分类的存档

有一种东西叫信仰

2008年5月8日 RedRocks 3 条评论

有一种东西叫信仰

未必是某处楼上的那位,也可以是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意念, 能支持着自己, 走很远的路 ,攀很高的山。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NOBODY

2008年5月8日 RedRocks 2 条评论


五月, 春天又到了。 园子里开了很多花, 粉红的, 雪白的, 松树枝头绿茸茸, 枫叶展开了叶子。 又是一年, 悲惨的花粉过敏季节开始了。。。

某人 
NIKON D3, 24-120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Passito di Pantelleria 等等

2008年5月3日 RedRocks 1 条评论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和泛滥的年代,也是一个信息被滥用的年代。 写关于意大利PASSITO甜酒,需要查些资料,于是上网百度一下。回来的信息,怎么看怎么眼熟,仔细看看,竟然多是我在那里是做的那个即时报道的翻版。 原文发在新浪上,没几天功夫,被N家网站换个题目转载。
觉得很可笑,如果我的原文里胡说八道,那转载的东西如此流传,岂不折损了美妙的PASSITO大名。 好在新浪里发的文字不署名,因为新浪认定这是他们的独家新闻不许转载; 转载的人自然更不会署名,连转载自新浪的话也难得有个把网站费神加上去。那些转载的编辑们,你们不觉得这样填充自己的工作量有愧么?
既然如此,我还不如自己也转发一下,也算是对得起自己辛苦敲键盘。好歹,我能学读乐乐老师那样,用颤危危的手指在浴室蒸汽熏着的玻璃上划出一对括号,括号里是大写的中文字,原创。

发给新浪的文字
Passito di Pantelleria
PANTELLERIA岛在意大利南部,离开非洲比离开欧洲更近些。整个小岛是因为地中海远古时代的火山喷发而成,遍地是黑色的火山熔岩,不是能看到黑曜石的闪闪发光。 岛上的土壤也因为是火山成型的缘故,和大陆本土,甚至和百公里外隔海相望的西西里岛都很不同。 岛上没有淡水源,在海水净化之前,主要的淡水来源依靠雨水的收集。
一方水土一方酒,加上海岛充足的日照,这也就给PANTELLERIA提供一个独特的酿酒机会。PANTELLERIA是世界上独特的甜酒品种PASSITO的产地。当年采集的葡萄中的一半自然日晒脱水40天左右,再榨汁兑入传统的鲜葡萄直接制作的甜酒中,混合的酒液继续酿3个月左右,就成了甜度非常高的PASSITO。
除去高甜度外,PANTELLERIA的火山岩土壤中矿物质成分丰富。在正常葡萄酒酿制中,过量的矿物质成分会破坏酒的纯粹,在高甜酒中,这一丝略为刺口的异味却给PANTELLERIA的PASSITO带来独特的口感。因为产量不大,除去PANTELLERIA岛本身,PASSITO只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地区常见。意大利之外很少出口。有机会遇到,PASSITO是一款绝对值得一品的特色酒。

自己的笔记
(此处略去1000字)
外一篇:
PANTELLERIA岛上的住家里,稍微有点规模的,都有一个很神秘的圆形园子,园墙是大大小小的火山石整齐地堆砌而成,有近两人高。 园子的直径大概在5-6米左右,圆心总是种着一颗树,除了这棵修整得很整齐的树外,园里没有任何其他摆设。
第一次看到这种园子,脑子里首先反映出的是禅院,主人独自在这极其安静的庭院里沉思, 那树总该是菩提或者苹果, 悟不出生死大道,至少也能砸出个牛顿地心引力。但去了几家,发现都有同样的园子,里面种的不是柠檬就是桔子,才想到这岛上出过一个时尚大师 (阿玛尼从这里发家),但不曾出过哲学家或者科学家。
于是毕恭毕敬地发问,生怕冒犯了当家土地神。 回答却简单得让人发愣: 这岛上风大,树很难存活。曾经的交通不便, 使得果树在这里成了极其宝贵的资源。 那用一块块石头垒成的园子只有一个功能, 就是保护中间那棵果树能开花结果。久而久之, 就成了习惯。
最难得的就是最珍贵的,这道理太浅显不过。稀世之宝的关键是稀世二字,遍地垂手可得的,就算不上什么宝贝。对潘塔列尼亚人,新鲜桔子就是宝贝, 值得用大力气去砌一堵厚实的墙保护起来。要说这园子的功能很简单,其实并不如此。仔细想想,还踏实地有一层禅意砌在墙中。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MCEII: Hotel La Torre

2008年4月26日 RedRocks 3 条评论


TA问, 为什么没见到你意大利的文章和照片。我说,我贴了照片了啊, 那些NONONO,那些摘去了时间地理概念的照片。 TA说,可没觉得那是意大利啊。 我说,我也没觉得是, 只是我自己感觉到的那些经历而已。
用某人的话说,我们都有自己的感受。这是一次经典的工作旅行,自觉走过这段行程后,我所能总结和感受的,和初衷相距很远很远。但终于还是走过了。那就不再需要刻意回避,开始写我的《听说意大利》 MCEII (My Classical Experience in Italy)。

这是发在新浪上的原点小组报道
Hotel La Torre
西西里海边的渔港小镇MONDELLO上,有座四星旅馆叫Hotel La Torre. 走过很多地方,却是第一次见到旅馆里面有要塞,而且有跨越了数百年光阴的两座要塞。 总经理马里奥说,高处的那个是古时候抵抗土耳其人的,下面那个是用来防备美国人的。近代几千年,所有的帝国都想把我们变成他们的一部分,到最后,我们发现,我们还是西西里人。
骄傲的西西里人经营的旅馆里,三面环海,一天任何时候都风光无限。酒店的游泳池从大海直接取水过滤,让你不必担心海水里的异物和西西里沿岸狰狞的礁石就能享受海天一色的大自然。酒店的餐馆擅长本地海鲜,佐以西西里岛特产的葡萄酒,入口回味无穷。酒店还有开窗就面临蓝色地中海的会议厅,可供举行中型会议,也是举办婚礼的好地方。
Hotel La Torre 的西西里甜点更是一绝,来这里,绝不能错过下午的茶点。 马里奥指着面前小盘子里制作精美的一样样点心如数家珍, CANNOLI, SFOGLIATINA, PANZEROTTO里面裹着的是ROCOTTA, 就着当地出产的橙汁,果然入口酥软,甜而不腻。

这是写给自己的笔记:
Hotel La Torre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里的总经理Mario。 Mario是一个很典型的西西里人,笑声极其爽朗。在大堂里第一次见面就喜欢上了这个壮实的家伙。我们去海边录了一段他的录像,印象里, 他没说太多关于自己的旅馆,更多的说的是自这一代的风土人情和环保。录完像,他让酒吧给端了两盘子很美味的西西里点心来。 甜而不腻,不是为了写报道的吹捧,当时吃到我不想走。

之后我们在附近打了车转来转去,直到临走的前一个傍晚。正想了找他打个招呼谢谢他的招待, 就看到他大步走过来。西西里人民和中国人有一个很共同的点,是在熟悉些后,喜欢问吃了么。我说,还没呢, 你有什么推荐? 老兄没有任何犹豫地说:“你想吃鱼还是吃肉,这一带, 就我这里好。告诉我几点,我给你安排”。有着前几天的余悸,我犹豫了一下。他只继续自己的话题说:“我现在得参加一个婚礼, 然后正餐我就过来陪你们吃”。 不由分说,我们被安排到了酒店的餐厅里摆设得很讲究的一张桌上。 MARIO问了每个人想吃的口味,直接让领班给写了菜牌,开了三瓶对味的葡萄酒。

正餐时候, 他果然过来了。我们天南海北聊开。 实话,借着一丝酒意,我都不记得说了些什么, 只记得我们不停地碰杯,MARIO灿烂的笑容,和他眼睛里奔腾而出的“光芒”(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对人眼里是否透出那道神秘的光芒很敏感。没有目光交流的对话总是乏味,一旦那光芒闪现,对话立刻提升到了另外一个层面)。唯一记得的对话, 是MARIO一再说,你得去我家乡看看。 然后在我的采访本上一笔一画写下了他家乡的名字Tiaormania。 我没有去,之后的行程和心情,让我和Tiaormania错肩而过,但我能想象出那里的豪爽和笑声。

MARIO参加的婚礼就在隔壁的大厅里举行。客人们很快吃完,已经开始在大厅中间起舞。所有的人都很兴奋,一屋子快乐的笑。一瞬间,忽然想起电影教父里麦克的婚礼 (西西里岛几天, 那场景一再在脑海里出现:荒凉的郊外, 几个人跚跚地走,后面跟几个保镖,每人肩上斜垂着一条老枪)。

离开Hotel La Torre 的早晨,我起得很早,初阳把酒店的外墙染成金黄。独自在酒店的海边散了会儿步。老炮台其实和酒店没什么直接关系,只是酒店正好建在了这个位置。一个早起的渔夫驾着小艇离开岸边向海湾中驶去。

海边的气候多变,刚才还朝霞万缕,转瞬成了浓厚的云层压着水面而来,天成了黑色。炮台早已废弃, 似乎只是一个堆积废物的地方。倒是下面空无一人的海水游泳池更让人觉得一点宁静。 下雨了,雨珠在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飞快地相互覆盖。我想换一个角度,再看看这里, 就爬上了酒店的顶楼天台。 雨点很大,用皮帽子遮住相机,踩着铺顶的油毡走到屋顶靠水边一侧。

雨点砸在光头上,不觉得湿,一丝清凉,很怪异的感觉。远处海天已然一色。 楼下是木条搭的晒台,礁石,和拍打着礁石的海浪。昨晚的餐厅此刻空无一人,透过玻璃,能看到散乱的桌布,似乎还有几个没有收去的酒杯。 恍惚中,好像又听到 那里透出昨晚的爽朗笑声。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NOBODY I

2008年4月25日 RedRocks 5 条评论


Do we really care who are they, who are we? Probably not. We are all just nobody.
这就叫白痴
早晨媳妇说, 你安好的车牌, 怎么只有车尾部的, 车头的呢? 对啊! 科罗拉多要求车的首尾都有车牌的, 要不就会被罚款。 可我记得拿回来的口袋里只有一个牌子。
于是早早地又去了次车管所, 和管事的大妈说明了来意。 大妈很狐疑地看着我说: 我在这里干了25年, 从来没有过一次口袋里只有一个车牌的事情。于是我感觉自己很白痴。前天在这里演讲的那位哲学家,至少疯语中满是玄机,此刻的我却挑战25年不曾出错的车管所。 大妈很人性, 说, 你回家再看看, 也许两个牌子叠的太紧, 你全装车尾上了。
我考,大妈太牛了, 只这一句话, 让我彻底觉得了自己非常的。。。赶紧低头溜了, 回家,把车牌拆下, 果然是两块叠在了一起! 哎。。。又一个白痴诞生了。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No Where II

2008年4月24日 RedRocks 3 条评论


很想把旅行中的时间和地域概念摘除, 某地, 某时, 某人, 这些真那么重要么?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地狱门外

2008年4月22日 RedRocks 4 条评论


在车管处排队领牌照,一屋子奇形怪状的人,感觉好像在地狱入口等待开门。屋里很多长条椅子,都坐满了深情漠然的人,一半仰头看天花板,另一半俯首凝视脚尖,似乎人生真理都在这天花板上写着,似乎发财的真谛都能从脚尖中幡然。屋子中间一块近乎真空,一位几乎西装笔挺的汉子,独自坐在一条长凳上滔滔不绝。我不想看天,也懒得看地,又闲极无聊,就认真听这家伙在唠叨什么:
别相信任何人,我说, 你们得听明白了, 任何人! 这世界没什么值得信任的。 你看那刚进来的两个小青年,什么都不懂。 我说的,是40年后才明白的道理,你们得好好听,我是学法律的, 有学问, 什么都明白。 结婚? 认识她的第一天起,你就得把自己的屁股保护好了 (PROTECT YOUR OWN BUTT),得保证她什么都捞不到, 一分钱都没她的份, 这叫财产管理。 要不你早晚得哭! 信任? 什么信任?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信任,只有你自己的选择。。。。。。
他妈的, 这世界, 疯了, 连神经病都成了哲学家了。。 还是哲学家都成了神经病了? 不懂!!
———
很不想写,但决定还是强迫自己写。 不写白不写,写了也白写, 白写还得写。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时差

2008年4月20日 RedRocks 2 条评论

回来了,脑子一片浆糊。
半醒半睡中,想不起来自己在什么地方。一带阳光从窗口透入,投在硬木地板上。墙上挂的照片分明是欧洲,很老派的咖啡馆。 钢琴,似曾相识。 揉揉眼。 我这是在家里了么?
好像什么地方都没去过,只是在藤椅里蜷缩着,懒懒地睡了一个大觉,梦见了很多事情, 梦醒了, 梦碎了, 意大利? 北京? 努力去回忆,不需要去回忆, 一切似乎不曾忘记,却散落一地。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NOWHERE

2008年4月7日 RedRocks 8 条评论



如果目的地是梦,那旅行就是让梦醒来的过程。原本迷蒙中的那些期盼和幻想,在时空流动的规道上定格,成了一个此刻,成了一个现实,成了即将过去的昨天,去年,前世。
在西西里岛的旅馆里坐着,美丽的传说,就是窗外的那一小片花园,把门打开,几只不知名的小虫嗡嗡飞进屋里。阳台的一个侧角,能看到地中海碧蓝的波涛。我想象中的西西里就是这样的么? 还是有起伏的丘陵,阴雨绵绵,牧羊人皮肤黝黑,脸上有刀刻一样深深的纹路?
曾经的我,每到一个目的地都会急不可待地踏出旅馆去“感受”当地。今天,该是旅行心态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有些目的地是不该走进去的。要学会对自己好一些,留点空间和时间给期待。用千里行程的疲惫和太真实的现实来击碎梦想,这,不属于我的旅行。
意大利? 罗马? 米兰?威尼斯? 西西里? 梦里我曾经的期盼,此刻,我坚信我不在这里。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鸟人笔记 (4)

2008年3月24日 RedRocks 4 条评论


慕尼黑机场,至少在汉莎的候机区,有免费的袋泡茶和咖啡供应,这在我走过的所有机场里是唯一一家, 极度欣赏。
LH3910 飞米兰, 小飞机,我很自觉地把摄影包和胶卷放在了登机口外面即时托运。其实那飞机不小,估计真要扛上了也能塞下。登机的巴士上,SS忽然摸出相机开始东拍西照。 根据本狼的一贯陋习,我很快总结出醉翁之意, 车上有一超级美女。 可怜车身疯狂晃动,卡片机没有D3的高ISO设置,美女也只好成为LOMO艺术。飞行一路无话,美女坐在我们后面一排,D3加上广角镜头,终于捕捉到了SS想要的留影。队友们继续狂睡,我继续狂写, 总也没个完。
意大利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自己的无所适从。看着一大堆行李和包括自己在内的五个人,忽然感觉很茫然。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 好在这个团队里光石头就有俩,总有点什么可以摸。打的士去旅馆是底线,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车费至少得近百,而且我们需要至少两辆车!终于第一次有机会说, CAPICHE LINGLIZE?我们就发现了大巴, 一位6欧,5位30。开车后的一个瞬间, 忽然看到窗外闪过一个标记, BUS TO MILANO, 6 EACH, BUY TWO , GET ONE FREE。队友们都已经累成了猪头,不等车开动就相继入梦。YY在牺牲之前看到我的手伸向电脑包,问了句,别告诉我你又要写字, 就倒下了。

米兰,进入城区时已是子夜,下了大巴,除了我们,所有的乘客都有亲友开车接走。是因为忽然不知道何去何从。琢磨了半天,搞明白出租车站在什么地方,刚才还荒芜的街头忽然冒出来两辆出租车,友好的司机用半生不熟的Liglize 说, 没问题。 一路狂奔,到了Carton Beglioni。
对旅人来说,明明知道旅馆只是个中转站,前途依然是未知。但旅馆依然让我们感到暂时的安全。宾至如归是旅馆经营者的口号,此刻我很真实地有了这样的感受。几乎没有太多时间去琢磨这个旅馆。 写完我的鸟人笔记,整理完今天的片子, 洗洗睡了。
哦, 对了, 还有两个很奇怪的念头在这段旅途中出现,写下来,和大家共享:
1) 朋友M 曾经说过他的一个大学同学,干什么都是满不在乎慢慢悠悠。 读书时吃食堂, 同学们都到点呼啸而去, 他总是迟到,打不到好菜。 别人劝他,他的回答是慢悠悠地说,不急,晚食当肉。 老M说, 这和安步当车也有一拼, 一种极其健康的心态。对旅人言, 精疲力竭后到达的休息地,就是最奢的酒店,不知道这该是怎么样的四字真言才能概括。
2) 第二个念头比较荒诞, 缘于前天和朋友吃饭时,讨论到关于金鱼的繁殖问题。 某君说,鱼的雌雄很难鉴定,而且是体外受精繁殖。 再进一步,某某君忽然问,那金鱼来例假么? 岂不是会成为一缸红海? 咕咚,流氓果然是流氓,放之四海而不变。 只是此刻忽然想起这个事情,自己也觉得好笑。

分类: 未分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