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散记 4

2007年8月7日 RedRocks 1 views 1 条评论


Haines 码头
出发时间太早,早到旅馆的门房都没有上班. 老板很大方,昨晚就把旅馆接送客人的面包车钥匙给了我, 早晨起来,把行李塞进车厢, 不需要踩油门, 车就沿着这两天傍晚散步的小路滑下去. 散步需要半小时的路, 开车只几分钟就到了. 码头上很少几个人. 两个骑单车的汉子, 很小的背囊, 不知道从多远的地方来,又要去到多远的地方.
去SKAGWAY的水翼船似曾相识, 完全是几年前乘坐过从中港开出的翻版. 据说现在中港码头已经完全拆了, 很久不再走那里, 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 记忆里, 两条水泥走道伸进海湾, 停泊的水翼船有很大的柴油味. 水花飞溅从青马大桥下飞逝而过. 阿拉斯加水翼船很干净, 路过大瀑布时还稍作停留, 冒充旅游游艇, 只停几分钟, 却多了很多人情味.
SKAGWAY的地陪导游叫BUCKWHEAT, 一个憨态可掬的胖大哥哥. BUCKWHEAT的名字是他儿时朋友们给他的绰号, 有嘲笑他没能耐的意思. 绰号听多了就习惯, 到后来连妈妈都那么叫他, 等成年了,索性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这个绰号. 长大后的BUCKWHEAT不再是无能之辈. 去年为了给小镇医院买设备, 他活活从南走到北, 用10个月时间从弗罗里达步行回到阿拉斯加, 然后划了皮艇从阿拉斯加湾到达五大连湖,成功募捐25万美元. 看了面前的这个胖大汉,很难想象他如果完成如此壮举.
(我们都不停地有着远大的理想, 又有几个人能真愿意迈出步伐去一步步走出本该属于我们的旅程呢? 其实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不停地走, 只有那些认定一个方向走着的才能走得更远吧).

牛人 Buckwheat
SKAGWAY对我不是个陌生地方. 满街乱走着从豪华邮轮上下来的游客, 仔细找, 或许能找到几年前自己的身影. BUCKWHEAT的办公室在小镇上最有特点的房子里. 房子的正面全部用海湾里飘来的浮木拼成. 从这里走过的人无法不注意到这栋房子, 几年前的我自然也不例外, 当时却没有想到这里还会在几年后延伸出一段友谊. 同样没有想到的是上次来时曾经坐巴士去参观过的白山山口, 这次乘了火车又走了一次. 但愿我不特别夸张, 我想能有机会从峡谷两侧走过的游客该是极少的. 更喜欢火车些, 上山时候的车厢紧紧跟在车头后,到下山的时候就成了守车. 在车尾的平台上站着, 车轮喀喀地响, 风吹在脸上头上, 两边的山两边的树飞快往后倒去.

白山山口的森林火车
曾经的淘金小镇已经在海啸中荡然无存,只剩下几根昨天码头的木桩,海鸥在上面栖息。山溪里边有很多马蹄印。 再过几周,秋天, 无数大马哈鱼会从这里逆流而上. 此刻只有几条提前到来的在水中很奋勇地逆流游动。 Yukon River 的一条支流湍急。 第一次见到大马哈鱼将要面对的湍急水流,想着昨天DAVE说过TA们几个月不吃不喝, 唯一的目的就是逆流而上, 回到出生的地方传种接代. 这个过程中, 他们的身体会渐渐变深变颜色, 他们的牙齿会变得让他们再也不能回到海中.
大马哈鱼洄游时,母鱼在前, 公鱼跟着洄游. 母鱼产卵后离开,再往上游挣扎一段水路,死去。迟到的公鱼在卵上授精. 跟随母鱼去上游死去。 鱼爸爸妈妈没有被熊和老鹰吃完的身体在 水中腐烂,成为孵化后小鱼苗的食物,完成一个生命循环。公母间没有肢体接触. 所有的鱼都是这样传种接代的么? TA们在排卵和授精后很快就死去, 又如何会如此在乎和TA们很快就不再有任何关系的后代呢?
跟着BUCKWHEAT 走过小溪, 走过小镇医院, 一路听着他用自我标志式的狼嚎和朋友们打招呼,快乐的人. 走过机场, 他说这个新篱笆就是美国安全保护的最大讽刺, 游客离去后就变得非常安静小镇,镇边停放的铲雪车就算小镇所有的工业设备.
阿拉斯加到处开放着FIREWEED, 火花是一串串紫色的花朵,因为喜阳,总是在森林大火后第一种开放的花朵 (黄石公园大火后遍地开放了火花)。火花的花蕊从下往上次第开放,传说,等到顶部最后一朵败谢时,再有6周就到冬天了。仔细看,果然花开得部位离开顶部不是很远。 阿拉斯加的冬天也快来了。和火花一样有意思的是魔鬼棍(DEVIL'S CLUB), 一种长成串状的莓, 红色的浆果。 吃起来口感很差, 但有很多药性,甚至可以短时间控制糖尿病的症状。 西瓜莓的个头稍微大一点,尝了几个,似乎没有太多的西瓜味道。 一列蒸汽火车从身边隆隆驶过。我把双手撑开,放在脑袋两侧摆动,冒充两条腿的鹿。
Skagway到Juneau的航班是塞斯纳208,单发10座的小飞机, 上飞机前把行李全部称分量,超载50磅,罚了几十块钱。 上飞机的时候,先来的鬼子们各自为阵,占据了他们认定的好位子.唯一剩下的,是副驾驶的位子,当仁不让坐下,视野比207好得多. 这段航线越过这一带所有主要冰川,和前天的冰川飞行比,更好像一次冰川大检阅,非常壮观.从空中俯瞰上次坐邮轮来过的哈勃冰川,奔腾直下,更是另外一种气势.

冰川上的直升飞机, 此刻才意识到, 这冰川, 真TMD雄伟阿….
阿拉斯加航空的73次航班取消,我们被卡在了Juneau. 航空公司居然没有提前通知乘客,只在柜台上笑容可掬地道歉。 住在机场对面的 Extended Stay, 如果翻译成中文,该叫走不了旅店, 多合适的名字!航空公司还送了晚餐卷,机场的餐厅关门了, 走了几个街区到了一家收这 卷的墨西哥餐厅,才发现那卷值 8美元, 够喝一杯咖啡。 早知道才不走这么远。 墨西哥餐厅里居然有中国铁板烧那样的东西, 上面有鱼和蔬菜,很不墨西哥。当地出的AMBER啤酒很好喝。
“走不了”旅馆的设施还不错,有一个小小的厨房和全套厨具。 早知道,在Haines 买几个大螃蟹带过来煮了,该多美。 晚上没有上网,处理完白天拍摄的片子,一头扎进被窝睡着了。

阿拉斯加冰川鸟瞰 (就是鸟人看下去的意思)
(在Anchorage 机场整理这段,耳机里听着Half-moon Bay, 回想着路上的那些细节, 脸上不自觉微笑。 这次的行程,在这个机场进出了好几次,尽头的那架黑色和桔色的飞机挂在天花板上, 朝着窗外的发动机和螺旋桨静止着,不知道如果解脱了,还能不能翱翔蓝天)。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阿拉斯加散记 3

2007年8月4日 RedRocks 1 views 4 条评论

刻图腾的小伙子让我想起成吉思汗
HAINES不算是个小镇了,走遍全镇,却没有一家中国餐馆. 昨晚酒吧男说, 阿拉斯加灵魂之一,就是和下48州不同. 也许没有中餐馆的镇子也算是一种不同.在一家BACKERY吃了个蛋糕当早餐 (羞愧阿, 拼写绝对不及格.. BAKERY).
阿拉斯加的蚊子多得可怕. 河边的小路上标记着观看秃鹰的指示, 鹰没有见到,我被远比老鹰凶狠的蚊子们咬得遍体鳞伤. 这儿的蚊子大概是真的饿急了,所有的驱蚊油对它们一律失效. 在手上厚厚涂了一层驱蚊霜, 随即就发现一只蚊子停在霜上, 恶狠狠准备咬我. 一掌挥去,蚊子应声落地. 蚊子们该是有选择的, 站在一起, 别人就不怎么惹蚊子.而我放在地上的摄影包上都停满了蚊子等我回来咬我. 一怒之下,对了包一脚踢去,又是两只蚊子应声落地. 此生第一次用脚踢死蚊子,这太让我郁闷了,我的人品真如此之差么!还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这里没有中国餐馆,蚊子们把我当成流动中餐了.
TLINGET是北美印地安人的一个部落, 主要汇集在HAINES附近. 和其他印地安部落一样,他们也面临着严重的酗酒和吸毒问题. 抱怨政府对他们的不公,想办法让世界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曾经与自然的和谐,这些也没太多的新鲜了. 昨晚的酒吧男手上戴着的鹰鸦戒指来自这个部落的风俗. 图腾柱和其他的图腾装饰都放在室内免受风吹日晒.
两个TLINGET导游,半大孩子,一个戴着棒球帽,另外一个染着哈韩的黄毛,用很流利的英文努力地为我们解说民族文化。 说着说着,他们开始对图腾柱上的图案困惑,左边的这个究竟是什么,A叔叔说这个是X,B叔叔说这个是Y。。。据说传统文化必须是现实生活的一个部分才能真正延续. 这两个孩子的导游和讲解,让我觉得他们的昨天的文化和今日生活的断节, 同时, 也能感受他们也许正在曾经的传统上从新发现和定义的自己的新生活.
在部落文化村口雕刻图腾的三个人中,一个显然不一定是原汁原味的TLIGET 人. 这个雕刻手艺已经失传很久, 现在能做到的只能是根据传说故事来试图恢复一些”传统”, 据说他们更在乎对文化尊重. 雕刻工中的一位长得非常像亚洲北部游牧民族, 怎么看都好像是成吉思汗转世, 只是脸上总是很憨厚的笑. 一刀刀, 一丝不苟地刻着.
TLINGET文化中, 以鹰和鸦为主要的部落区别标志, 然后各自再有第二层的细分,如狮鸦,蛙鹰等等, 成为十多个分支. 同支间禁止通婚. 如果年轻人爱上了外来人, 那外人必须被另一部落的TLINGET收留方可. 印地安人的传统中,舞者出场时,以披风背后的大图腾标记面对观众,然后转过身来自我介绍, 表演或演讲必须面对听众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据说除了爱斯基摩外, 绝大部分部落的印第安人传统不对外人示舞, 这个传统在试图保留传统的现代印第安人中,已经渐渐淡化.
***

职业笑容的斯蒂夫会让你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拍照的人
斯蒂夫的野生动物园里没有野生动物。斯蒂夫是一个极有性格的电影人, 和他15岁的儿子杰夫住在山沟里, 再雇用一个大胡子的意大利老兄当助手。所谓的野生动物,是他们养来当电影道具的各色生物, 地上跑的狼, 狐狸, 浣熊, 麋鹿, 刺猬; 天上飞的猎鹰, 乌鸦. 驯化得很通人性, 按照主人的意愿在指定地点做出指定动作. 斯蒂夫拍摄很多动物的特写影片卖给各大电影制片厂以谋生. 反传统思维, 他儿子的教育以家教为主, 一直到上大学的年纪才开始正规教育. 我很怀疑大学能教什么给这个有着太多独立生活经验的15岁少年.
动物也许不那么在乎自己是被豢养还是野生. 斯蒂夫的口袋里总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从麦皮到肉, 也难怪这个庄园里的蚊子多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也辛苦这里的蚊子, 得长了很长的嘴才能够到厚厚的衣服和汗毛下的皮肤, 轮到我被咬得时候, 我就很惨了. 入园没几步,忽然觉得胳膊上刺疼, 挥手打去,一个蚊子落下, 一滴鲜血溅落在我的衣服上, 染成一朵英雄花的形状. 不明白这里的蚊子如何能有如此大的吸力,瞬间就能从我身上抽出这么多血. 倒是不那么可惜那点血, 蚊子肚子再大,肚量也有限. 难受的是那痒. 求你们,要点血没问题, 别让我痒就行了. 据说,冰川下溶化的雪水为蚊子的孳生提供了环境。蛋白质丰富的喂大了阿拉斯加美丽的鸟类。看看手腕上被蚊子们咬得此起彼伏的包,原来我是在食物链的最低端。
问题: 披上羊皮的狼比恶狼更饿, 善良披上一张狼皮, 会是什么呢?
斯蒂夫也是一个演员, 演出得很真实, 从恭维你是一个第一流的摄影师能捕捉到从来没有人拍摄到的镜头 (搞错啊, 这是一个专业为摄影师准备的场景影棚!), 到一个甚至没有接上电源的胶片摄影机, 让你觉得你确实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部分, 也在不知觉中, 让你拍到你想得到的镜头, 一切的欧在他的掌握之中, 包括从山坡上滚滚而下的雪崩. 不忍心去破坏他职业的笑容. 为什么不让自己开心呢? 我们不喜欢被骗, 但我们却喜欢感觉自己能成为一种存在.

据说是从来没有人拍到过的瞬间,在斯蒂夫的导演下轻松获得
***
HAINES有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博物馆, 展品除了榔头还是榔头. 博物馆的主人DAVE是个笑容可掬的中年人,有着一个同样笑容可掬的媳妇。  这里的展品全是因DAVE的爱好和执着经年而成的收藏, 近到现在中国制造的羊角榔头,远到古罗马的战斧状的兵器锤和类似岳云的金瓜, 各行各业,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榔头,琳琅满目地收集了数千件。 收集多了,就得摆出来, 非盈利的博物馆依然是一个房子。 DAVE那时候被诊断了睾丸癌, 和癌症奋斗的同时,自己动手营建着自己的梦想。 在挖掘地基的时候, 他竟然在土中发现一块刻石。是看着太像一个榔头了,他捧了这宝贝去找考古学家鉴定,不可思议,也许是天意所然的,他发现的是原始印第安部落中在祭神仪式上用来处死奴隶的专用石头锤。
(写这些的时候我在阿拉斯加铁路去FIAIRBANK的路上,第三杯酒。 我们都有自己用一生的经历去追求的什么,或者是某种物质存在,或者是某种精神,或者,仅仅是追求生存。。物质也好,精神也好,也许归根到底,真的都只是为了生存)
在DAVE的收集中,有银行家用来砸忽然发现神经专科医生的三角榔头。仔细琢磨去,似乎每个行当都离不开榔头。 问他, 有没有摄影师专用的榔头,DAVE挠了半天头,终于没有发现收集中有这样的东西。 我也不记得自己曾经带一个无法离开的榔头上路,也许摄影师不真的需要一个榔头,但也许有一天,就会发现自己离开榔头无法工作和生活 (画外音,那么麻烦干嘛,使个锤子,砸玻璃拿了就跑。。。疯狂的石头台词),
(第四杯酒,火车正在经过一片植被稀少的平原。这一带夏天气温相当高,野火的几率相当可观。 在野外宿营时,必须注意防火和被自然发生的野火包围的可能。 玩火必自焚, 不玩火的,依然有被别人玩火焚灭的危险。 那, 究竟该不该玩火呢)
脚注:DAVE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Hammer 博物馆现在是阿拉斯加公认的旅游必看之地。 主人奇迹般战胜了他的癌症,最后几次的复查,已经不再发现有癌症细胞。
不知道是不是和阿拉斯加人最原始的求生本能有关,也许DAVE这个名字本身就有些神奇?即使是今天,这里的人依然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秃鹰博物馆(BALD EAGEL MUSEUM)的创始人也叫DAVE. 这个DAVE曾经是一个教师,一个生意人,最终为了对秃鹰的爱自己动手建造者和鹰和当地历史的博物馆。不幸的是,建造过程中一堵不争气的墙倒塌,导致了DAVE的终生声残废。 但博物馆建立起来了,DAVE被TLINGET部落”收养”, DAVE谈水獭,DAVE谈熊,DAVE谈人和自然需要怎样的平衡, DAVE不谈自己。

告诉自己, 不需要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 人,应该是有选择性记忆的,该忘记的忘记,该牢记的牢记。却在开始写下的时候,舍不得每一个经历过的细节。自己走过的路,每一寸步伐,终于都是一生中的一个片断)。
晚上住在美国在阿拉斯加第一座兵营退役后改建的旅馆。我的房间是当年的军官宿舍,房间很高,从窗户里能看到白天在博物馆看到的当年的房瓦)。 房间里有两张床, 舒服的那张自然用来睡觉,另外一张软得无法当座椅,就用来放箱子了)。踹下登山靴, 洗澡. 兵营旅馆离开海边不远,换上人字拖, 踢踏着顺了门口的路下坡走去码头。码头在海湾里, 上游是冰川河. 不知道咸水和淡水在什么地方交汇 (想起38的黄油蟹了, 长在咸水和淡水交替处的黄油蟹). 小镇的生活很安静, 当年驻扎在这里的军官士兵们该早已作古了, 如果从坟墓里爬出来, 该不会在这里迷路.
(车窗外, 阿拉斯加的树,松树, 没完没了的松树,GAZZILION棵,高高矮矮,却都一样的形状,漫山遍野.)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阿拉斯加散记2

2007年7月30日 RedRocks 1 views 1 条评论


梦里听到有人敲门, 稀里糊涂醒来, 才4点45分. 刚想倒头继续打呼, 手机闹钟大做, 原来在真的到了起床时间. 飞快地在5分钟内把散乱一屋的东西塞进箱子, 洗脸, 刷牙, 下楼, LM已经端正在沙发里看报纸了, 佩服TA 的精力旺盛.
WING OF ALASKA柜台空无一人, 等了半小时,一个胖GG开门出来, 把我们的行李收了进去. 然后问LM, 你多重? 奇怪,这问题怎么不问我,难道我人品又出了问题? 我们的航班是传说中的赛斯纳207, 6座小飞机. 飞行员在起飞前半认真半玩笑地解说了一通紧急着陆时如何逃生,然后把油门一推到底, 小飞机晃悠着窜上了跑道, 战抖着滑跑了一段距离就腾空而起. 耳边想起了追捕中啦呀啦的音乐, 杜丘逃离北海道流窜东京.
越过海湾, 小飞机爬升到1000米的高空 (联合航空的飞机通常只在10000米的高度飞行). 前面是陡峭的山, 从机窗看出去, 山坡绿绿, 感觉伸手可触. 如果开门跳下去, 大概可以沿着山坡滑滑梯到谷底. 从两座山峰间的缝隙穿过, 转弯, 就能看到GASTIVAV机场的跑道了. 恰克(我们的飞行员)一点点放下减速板, 降低发动机转速. 空速表的速度从110慢慢减到了60. 失速警报响起的瞬间,我们的飞机平稳着陆. 恰克得意地说,我从来不看仪表. (我晕,如果有紧急情况, 丫没有机会拉起来重飞.. 严重违规)
绿色的校车把我们拉到了冰川旅馆, 从这里换上游艇. 今天的日程, 白天基本就在这船上了. 天气很不好, 一直在下雨. 所有的山腰里, 在同一高度都缠着一带云. 好像某个高人精心镶嵌上去.
船分上下两层, 应该是高峰季节, 却离开满员还相差很远. 除了带每天的游客游览冰川外, 这条船还顺带了做接送划艇客的生意, 在事先约定好的地点放下或者迎上自划艇的客人.船员们在接送客人的时候, 会拿了大大小小的水瓶子去装从冰川流下的融水. 想了那水都该是很干酿的.
冰川在近200年的历史里,疯狂后退了50公里. 说是全球变暖的恶果, 但我总觉得人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量. 比较, 冰川期这样的时代不是人力能所为, 那冰川的消失也非人力所能为, 那凭什么说冰川得到退后消融是人类力量所能为呢?
大冰川很活跃, 不时能听到冰封崩塌的巨响. 但大部分时候这发生在从水边看不到的内陆. 当冰川的冰舌终于崩裂的时候,, 果然激起巨大的水花和一船人的惊呼. 冰川湖的水面上浮动着大大小小的冰块, 没有想象中能治坦坦尼克于死地的巨形冰山. 眼前的冰川尺寸已然惊人, 能崩漏出撞沉万吨巨轮的冰山, 那冰川该有多壮观. 浮冰的边缘处停泊着一条豪华游轮. 几年前也曾坐了这样一条船来这里, 心境自然是很不一样了.
据说, 冰川的颜色越蓝, 说明冰的.密度越大, 说明年岁越久.蓝冰, 就是岁月长久的标记. 难怪冰箱里出来的冰都是白花花的, 感情是年轻啊.
GASTAVIS LODGE 去 HANES, 继续飞小赛斯纳. 这次更简单, 连检票和安检都没有了. 一个矮墩墩且壮实的汉子在机场围栏门口等我们. 用了几分钟时间把箱子和我们意义塞进机舱内小小的空间, 分别用安全带和绳索固定好,然后直接起飞. 
飞行员的名字叫PAUL, 他让我想起我钟爱的幻觉一书中的主人公DON. PAUL的经历很传奇. 他年轻时一直是个野外导游,到了35岁, 二维的自由对他不再足够,于是学会了驾驶飞机. 飞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作, 航空公司的制服太多限制,用自己的单发赛斯纳, 冬天在犹他飞峡谷, 夏天在阿拉斯加飞冰川. 
小飞机腾空而起,越过环绕小镇的森林,机翼下出现了汪汪倒映着远山的湖泊. 湖水该是附近的冰川融水而成,层层的色彩. 几条小船收了帆, 在静静的水面上停泊. 唐扭过头,通过话筒说, 你知道SHIP 和 BOAT 的区别吗? 从SHIP 上掉到海里, 你所有想要的, 就是 BOAT. 幽默,也许是流浪者的智慧,在这个叫PAUL的飞行员言语中不经意间闪光. 
似乎伸手就能摸到的山坡上有点点的白, 仔细分辨竟然是山羊. 只缘身在此山中, 面对巨大的山体,全然丧失了空间和距离的感觉. 飞机斜着机翼转过一个山脊, 眼前展开的是从远方山谷中奔腾而出冰川,如被相机定格的滔滔大河,波浪曲折,只在瞬间冻结. 两岸的山体被冰川坚硬的波涛擦碎,形成两道夹随着冰川的黑线伸展延伸, 当两道冰川汇流时,临近黑线合而为一, 泾渭分明,却因了凝固,更为惊心动魄. 
沿着冰川逆流而上, 到分水岭时, 眼前展开的是一望无际的冰原. 海拔2千多米的高度,年降雪量竟然在50到70米之间! 尚未流入峡谷的冰原和奔腾的冰川比,果然风平浪静. 平坦的冰雪洁白中几个小小的彩色点. PAUL说,那几个野营的人,在这里已经住了有个把月了. 我好奇,冰天雪地之中,他们在寻找什么呢?
HAINES是阿拉斯加公路上的一个小镇. 几十年的你来我往,小镇的居民人口却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我们住在曾经是阿拉斯加第一座军营改建的HISENLAND旅馆. 在曾经的军官住宅改建的旅馆房间里, 努力想像近百年前的军人们如何在这里生活. 小镇生活非常安静,所有的人该是认识所有的人, 却又很少有谁真的是在这里出生长大.每个人都有自己一个独特的如何安家HAINESde故事.戴着象征着爱情鹰鸦交颈戒指的酒吧男当年在阿拉斯加湾划船4个半月, 终于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健谈的小店老板和他的女友在渐渐降临的冷夜里只着着淡薄的衣衫,他们周游过世界,1971年到了香港,却无法进入当年的中国. 桌上正好有本王朔的小说,她让我读了一小段, 朔爷的痞句子,在阿拉斯加的小酒馆里居然抑扬顿挫. 他们赞叹, 中文很好听. 这地方是没有中国人的,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在这里终老?
暮色里走到水边,冰水拍岸, 岸边漂浮着些许碎木. 远处的雪山在夜色里如入梦的巨兽, 一只船灯火通明,亮着和这里的一切都不相称,从海湾的远处向港口驶来. 慢慢走回旅馆, 已经夜里10点多, 天终于黑了.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阿拉斯加散记1

2007年7月26日 RedRocks 1 views 2 条评论


阿拉斯加散记
第一次搭乘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航班. 在美国航空业日薄西山的时代, 这家公司的服务质量好得让我意外. 在丹佛起飞时,因为气候晚点了半个小时, 到达西雅图, 赶去转机时,航空公司已经把登机门分秒不错地关上. 我正焦躁, 地勤人员很耐心地给我解释了为 什么不能再开门的原因后, 说, 给你安排了下班的直达飞机,比您原来的还早10分钟到! 早说呢!
往西北 飞行, 追着太阳走, 进入阿拉斯加 时已经9点多,太阳才落到地平线. 又看到绿绿的山脉和阿拉斯加INNER PASSAGE 的海湾. 今天的目的地JUNEAU是阿拉斯加的首府. 因为三面环山, 一侧是海,公路无法通行,成了美国唯一个只能飞机和船舶才能到达的州府. JUREAU机场在山谷中, 飞机降落时,窗外的山脊好像擦窗而过, 等看到跑道时, 已经穿过了山谷. 机场周围环水, 停了许多小型水上飞机. 去附近的许多小城镇就得靠这些小飞机了.

晚上住在 BEST WESTERN GRANDMAS FEATHERBED, 外婆的羽毛床。旅店来机场接人的,前台管事的,都是壮实的小伙子, 没有一点外婆的温情。 业务还不特别熟练,直到值班经理来,才把帐单怎么处理搞明白。 房间不大,但很干净,进门先按了一下床,果然很软。

阿拉斯加 还是挺远的,从离开家门到走进旅馆房间,前后8个小时. 有些累, 但不想睡. 房间里有DECAF,煮了一罐,慢慢润着.
阿拉斯加第一夜, 天色黑了.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找不到回家路了

2007年7月25日 RedRocks 1 views 评论已被关闭


在广州,很努力地改文章,总也改不完,一份又一份堆在面前. 终于把手里的一份做完, 站起身,才想起回家的飞机已经离去. 一着急,醒了, 原来是南柯一梦. 后半夜辗转反侧,想着怎么找回家的机票. 终于等来天明.依然在家里床上躺着, 但今天又要出门,确是千真万确. …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放照片

2007年7月23日 RedRocks 1 views 1 条评论


朋友写书,需要些西藏的照片。 找遍我的照片堆,居然一张西藏都找不到了,不知道塞到了哪个角落。 翻底片,从新在暗房里放大。 这张片子挺难放,反差太大,亮部和暗部都有细节,用了几个不同反差的局部控制才基本搞定。 兴冲冲扫描好传给朋友,朋友说,搞错啦,不是这张!!
可我真挺喜欢这张的。。。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最近的日子

2007年7月19日 RedRocks 1 views 1 条评论


广州天河,石牌立交。 从华师大走去龙口东吃饭的路上,用38的马六拍的。
——————————————————————————–
美国郊区的生活,平淡而安宁. 路上没有行人,所以也没什么因人而异的变化. 昨天,今天,明天, 每天走一样的路,看一样的景色. 还好还有时不时的旅行, 有旅途中的回忆. 要不然,我会疯了的.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累死人啊..

2007年7月18日 RedRocks 1 views 评论已被关闭


很堵得一天,开了很多车,被每一个红灯堵住.
下暗房,把答应朋友的两张照片放大扫描邮寄出去。
打通了小魏文章的关键瓶颈,可以继续往下改。比较开心。
昨天修好的空调下午又坏了。 傍晚修理师傅来的时候,空调转得比新的还好。。。
晚上收到了阿拉斯加的工作日程. 下周三出发,连续十天, 日程安排从早晨7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 三餐全部是工作餐,需要和对方交谈和采访. 最后一天最甚, 还是早晨7点开始, 到晚上结束,连夜飞回丹佛,第二天早晨7点到.这么用人,结果不把记者累死,换回的, 会是一篇关于精疲力竭的报道.
事实上,我写到这里,已经累得眼皮打架。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割裂一下

2007年7月17日 RedRocks 1 views 评论已被关闭

江湖色要搞放片会. 我把笔记本上能搜出来的黑白照片堆在一起, 配上个口琴乐, 做了个PPT发给了JURA, 师傅和38. JURA说, 嗯不会亏待你. 师傅说,很好. 38说, 球, 怎么听起来和老年人一样, 整个豫剧什么的, 朝杨沟, 二胡使劲拉, 子牛子牛的.
越来越觉得图片本身无法把一个故事说明白,且不说拍摄,编辑过程.. 就是看片子的时候,读者瞬间的心情, 能给这些片子带来全新的感受,或者彻底摧毁作者原来期冀的感受.
请朋友索性把片子彻底打乱了, 加上完全没关系的音乐, 晕一个.. 顺便玩一下UTUBE.
UTUBE 的, 看了比较晕,别骂我啊…
我原先做的版本, 有高质量图片和比较平和的背景音乐的在这里. 文件有12M, 需要耐心下载
YOUTUBE 版本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让我绝望的白痴们..

2007年7月16日 RedRocks 1 views 1 条评论

DISCOVERY 频道今晚播出了久已期盼的埃及KV63号墓的发掘过程。 这座墓紧邻在图腾卡门墓旁,被判断为他的母亲或者妻子的墓,是近百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但这档节目我看了一半就无法再看下去了。
埃及方的领队是一个肥胖的女人,嘴里不停大惊小怪地如家庭主妇般唠叨着,毫无一点专家的风度。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她不停地用赤裸的手指去戳着那些一触即碎的4000年前的遗物, 判断着这座墓中埋藏的一定是一个重要人物 (在图腾卡门的墓里。。。 金棺中,埋藏的是一个重要人物。。。 还有比这更白痴的判断吗?) 当自以为是的她命令如何如何加固主馆来保护下面压着的一具小棺材,说,明天我们就可以遂意搬动 (MOVE IT AS WE WISH),而转瞬, 在地下安静沉睡了4000多年的小棺材在她的惊呼中被压得粉碎时, 那声音同样令人憎恶, 将这样一桩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当成好莱坞大片来表演的的美国考古学家说, 我们损失了一个重要的物件,但随后就又有了更大的发现。 节目暂停, 跳出了色彩鲜艳的色拉酱广告。我关上了电视。
如果这少几个这样的白痴“奋斗”在这样的岗位上, 这世界该多好。
如果人们能少点功利,给人类的后代留点祖宗留下的文明,这世界将多好。
这些白痴们, 让我觉得绝望.

分类: 未分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