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信口开河’ 分类的存档

Don‘t cry because it is over, smile because it happened.

2009年11月13日 RedRocks 1 条评论

从一个英语学习论坛里看到这些句子,转过来分享一下。 原帖有中文翻译,我给删了,翻译出来的文字,少了原文内在的那些语境。
1) I love you not because of who you are, but because of who I am when I am with you.
2) 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 and the one who is, won‘t make you cry.
3) The worst way to miss someone is to be sitting right beside them knowing you can‘t have them.
4) Never frown, even when you are sad, because you never know who is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r smile.
5) 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 you may be the world.
6) Don‘t waste your time on a man/woman, who isn‘t willing to waste their time on you.
7) Just because someone doesn‘t love you the way you want them to, doesn‘t mean they don‘t love you with all they have.
9) Maybe God wants us to meet a few wrong people before meeting the right one, so that when we finally meet the person, we will know how to be grateful.
10) Don‘t cry because it is over, smile because it happened.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广州日记 200910 F

2009年11月13日 RedRocks 6 条评论

CAG_5066

63) 终于还是得走。既然下了决心,就想尽快的离开。把东西收拾好,装进一个个大塑料袋。关上电门,关掉空调,收拾好垃圾。锁门,下楼,和每次一样,想回头看看,下次再来,又该是什么时候。

64)想走却还不那么容易,今天的航班全部卖完。说不得,还得回宿舍再重新开箱子。也可以去桑拿睡一晚上,但心境却完全不一样。休闲和无奈的区别。

CAG_5086

65)J来学校,和TA去吃了食堂,一人一个盖浇饭。然后溜达去石牌给孩子们买两截棍。一个日本大男孩拿着张日文广告问路,却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中文一定是全世界最容易的语言,貌似什么人都能修个班,过个半年就能在中国来去自由了。

66)天河南,在绿茵阁喝了瓶荔枝酒。怪味。两个人坐着,安静说话。却看J见忽然泪流满面。牛鬼蛇神们的日子也渐渐淡了,用J的话,再过几年来广州,也就我们两个相依为命了。想想,果然有这份凄凉的可能。广州的日子和8年前完全不一样了,不闹,不折腾了。人老去,心也渐渐静了。

CAG_5087

67)多呆了一天,也好。去哪儿都一样,没区别,没目的的留下,没目的的离去。再次收拾屋子,吧东西装好。到办公室,看点文章,说几句话, 就到了中午。11点不到就和小罗去沁园吃饭,路上把我的帽子送去修了。连吃饭都少了动力和新鲜感。帽子修了3RMB。回到办公室取了行李,请小罗和李云龙背了去路边打车。

CAG_5093

68)机场路,广东的绿飞快往后倒。机场路开了新的途径。对我没什么区别,路边的那些小村庄里屋子依然挨得紧,不明白,这地方应该不缺地皮,干嘛把房子造成握手楼,还是这是一种建筑风俗?

69)CA1322, 31A, 广州去北京。 换登机牌时候,一条大汉对着客服大喊大叫,实在看不下去了,多嘴请他说话小声点,实在震得俺耳朵嗡嗡响。我为什么总爱出这样的头,难道真的如友说的,另外一种优越感?不知道。起飞晚点40分钟,睡着了,到快降落时候日落,彩霞满天。

CAG_5099

70)F煲了锅很好喝的冬瓜肉汤,没有加任何佐料。盛了一大碗,点几滴酱油,鲜美无比。F家的结构让我觉得很熟悉,熟悉到有些郁闷。

71)北京很冷,还好爸爸妈妈把我的外套快递给我了,要不这两天日子难过。

72)住在团结湖七天酒店。这里刚做了大装修,房间比过去常住的那家舒服许多,也许那儿也会装修,不去住,自然不知道。更干净些。洗澡很舒服。网线还是有点短,好在现在有3G无线,实在想在被窝里上网也能实现。

CAG_5133

73)和阿红和LN中饭,南航大酒店的巴蜀布衣。LN定了位置,我没留神另外找个三人小台,结果人家半天不理我们。终于上干锅的时候,小火炉竟然把纸巾盒给点着了,阿红用嘴使劲吹,结果搞了我一身火星,差点就着了。

74)现代SOHO,香格里拉编辑部,见到了责任编辑CX。几个人一起去图书馆咖啡3楼,可以抽烟,但洗手间却在负一楼。那地方很舒服,很多书,是个能赖一整天的地方。阿红带来了周先生汝昌批注的石头记,四大卷精装。我不是个红楼迷,因为阿红,拍了一套清朝红楼原画,就名正言顺地成了TA的美术编辑挂在周先生的书里,颇有几分鸡犬升天的感觉。

CAG_5175

75)牡丹园,火锅。要下雪了,外面走路好冷啊。火锅店生意很好,等座的人多,一人发一碟小吃。店里的一个小姑娘缠着我要名字,不知道干嘛,还是认错人了。北方火锅和南方还不一样,嗓子不舒服,没有要辣锅底,口感和心态都很平和。

76)回到酒店门口接到小山电话,正和马松和万晓利在朋友那里玩。于是再翻回京城北。王小山大概上辈子和我有仇,每次都是这样来回折腾我。酒是一定要喝的,不需要人劝。一个人的闷酒我不喝,几个好友在一起,那就可以让自己喝到吐,喝到忘记自己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马松喝多了,反复对我说,下雪了,好大的雪,多好的意境。晓利喝高了,唱起一曲票根,思乡还是为了别的什么,曲终时已是泪流满面。小山一晚上在讨论关于NB的问题,却在证明自己很NB,怎么吹都不会担心被人戳穿的时候,忽然开始仰天大哭。3点出门,外面一片大雪茫茫,路已经看不见了,更没有出租车。

CAG_5182

77)北京一夜,袖手站在大雪覆盖的路上,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

78)去哪儿,其实都没什么区别的。但那一瞬,非常明白地知道这里不是自己的家。那一瞬,想起了自己喜欢说的话,游客走到哪里都得回家,行者走到哪里都是家。知道自己是游客,却总还喜欢端出一张行者的嘴脸。

79)家,不是一种心态;家,非常非常实在。家里家的温暖和亲人的笑脸,不会因为你的离去而归来就不再是家。那一瞬,很想念远方的家。知道不会发生,但依然担心,怕自己走得太远了,亲人们已经忘记我的存在。

80)还是7天酒店。很奇怪,为什么北京于我, 就只有一间间房间的记忆。如家,七天,东方。习惯了一个地方,然后又习惯了另外一个地方。换酒店似乎不会太让人痛苦,因为从一开始就知道,那屋子实在不属于我,虽然每次看着屋里的家具和摆设都好像似曾相识。

81)也还爱吃北京的鱼香肉丝。有点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菜系的菜呢?那有着很多肉丝,炒得红红的,酸辣酸辣的鱼香肉丝。

CAG_5172

82)约的几个大腕都在挂点滴,觉得自己 是个不祥之人。见到竹子,说坎儿井的选题,说曾经做到半途而废的肿瘤项目,更觉得自己不祥,该去找个照妖镜比划一下才好。

83)时尚18楼的手机充电器很好用,自己选择充电方法,把电池锁在里面, 15分钟充电完毕后会自动把电池放在一个自设密码的抽屉里。太好用了。

84)星巴克,和外甥女咖啡。一个可怜的妈妈带了两个孩子。试图吃晚饭喝点热巧克力,两个孩子此起彼伏,连续打翻四次热巧,那可怜的妈妈崩溃。一个拾荒的老爷子显然有着风湿关节炎,太空人一样缓慢地从一张桌子飘到另外一张桌子,收集白领们用剩下的东西。

CAG_5200

85)等来了WR,一起去喝粥。然后找了一个颇有点教堂忏悔室的地方倒照片。10点结束,再次找不到车。发现从世贸天街前可以坐43路公共汽车,1元钱,下车的地方离开七天酒店不到200米!困,倒头就睡。

86)懒得起床,却必须起床。收拾了行李出门。每次来北京,再有点空,总会去看看Y,帮TA修点过日子的东墙西墙。这次是厨房的下水道彻底堵了。把下水管整个拆开,里面一股恶臭。挖通弄干净,装好。吃完汤圆作为酬劳。

87)打车去机场,打车去机场, 打车去机场。我好像很习惯打车来往机场的,都忘记自己为什么会这么习惯打车去机场了。

88)UA888, 22C, PEK-SFO。 路上看电影, BrotherBloom。 一句台词: To tell a story so well it becomes real.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么? 我是一个活在故事里的人么? 我的故事,真的还是假的。还是只是故事里的一个角色,AB角,可以被选择性替换。

89) San Francisco, 出海关用了1分种。被打发去楼上换国内航班,10年第一次换新路,颇几分不习惯。其实楼上就是平时出发飞往中国的候机楼,倒着走,感觉很奇怪。

90)按照习惯,电话Fred, 发现他上周五又摔倒,把腿给摔断了。。。。。。。

CAG_5194

91)UA714, 4J, SFO-DEN。很好吃的肉排色拉。提前40分钟到达丹佛。

92)David 来机场接我。 这是他第一次开车来机场接我。也许,坐公共汽车来去机场的日子已经成为昨天了。

(2009年10月版广州日记99条,连上上海和北京,也只写到了92.。 就这样吧。。 开始在家的日子)。

CAG_5170

闭眼听音乐,曹方,等日落。听着就睡着了,然后一段低音鼓把我震醒了,莫名地惊心。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广州日记 200910 E

2009年11月7日 RedRocks 1 条评论

CAG_503749)继续秋冻着,还是一件T;总觉得广州人一降温就感觉换上长长大大的衣服不是出于保暖考虑,更多的是平时没机会裹上这些有裤腿有袖子的东西。赤脚惯了,看到穿袜子也成了一种时尚。

50)哈! 盖浇饭,5块钱,双份的蒜苔炒虾,好吃啊好吃~

51) 很变态的一桌晚饭,不停地滚雪球,媒体到牛鬼蛇神到学生汇集一屋,偶像和粉丝互不相识的见面,连我这个忽悠中心都不认识在座的每一个人。

52)认识华夏的王J是2005年的平遥。那年我给JamesStanfield 当翻译。去过很多次平遥,那次达到了极致。平遥古城与我的意义,就只剩下了窑洞里的老雷大哥和他的妈妈。摄影节却不再有任何意义。J那时候好像刚到华夏没多久,戴个法国艺术家的帽子,很艺术青年。转眼,4年过去了。用TA的话说这4年好像没说过几句话,见面了却总很亲切,不知道为了什么。

53) 生离死别,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而且生离大概比死别更难受。明明都好好的,却说再不相见。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将心撕碎成两瓣。

54)所以我们都需要有个家。能回家,是一种非常让人觉得安静的感觉。出门的人知道要回家,送人的人知道离去的那个过几天也会回来。没了盼头,又该是多大的一种绝望。

55)阿拉斯加在全球变暖中的变化太不可思议了,一个个统计数字触目惊心。冰川的退缩也还罢了,玉康河水在10年间水温额上升了10多度,极度不适合鱼的习惯近半的三文鱼染上了过去从来没有的寄生虫,幼鱼的尺寸竟然缩水了65%.
CAG_5053
56)对面生科院的学生们在搞一个什么活动,好像和环境生态保护有关。主持人开着高音喇叭,一遍遍练习报领导人和专家们的名字和职称。孩子们,你们难道不明白,生态环境保护中,保持环境的安静也是一个重要内容么?要知道,噪音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垃圾,污染程度绝不输给路边乱扔的可乐瓶。

57)孩子们还是很可爱的,可爱到了有点让我不知所措的地步。活动结束,主持人要求大家举起右手宣誓,做一个负责的环保人。孩子们跟着主持人一句句念着事先写好的誓言,念到最后,主持人说:宣誓人。全体孩子们楞了一下,一起说,宣誓人。主持人接着说, 2009年11月6日。孩子们说,2009年11月6日。我很担心孩子们会跟着她一起大声嚷嚷一句散会。当然,这可能是他们真心想说的一句话。

58)和学生们一起去陶园吃饭。一桌子学生 赵洪勇同学缺席,因为在做实验。把对每届学生都说的那些老生常谈再唠叨一次,7年光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自己的心态已经老了许多。回办公室坐了一会儿,倦了,早早回去睡觉。或者是愿意自己早早睡觉。

59) 早晨起来,不想去办公室。安静在宿舍里呆着写东西。在这里住了八年,似乎从来没有在这屋子里安静呆过。拉开窗帘,对面的大楼一个个紧挨的窗格好像许多叠在一起的袖珍舞台,装修的电钻,打电话的吼叫,孩子哭,孩子练习钢琴,黄窗帘,蓝窗帘,绿纱窗,大大小小的空调机,一张两条腿耷拉在阳台外面的桌子。觉得很恍然,我怎么会坐在这里看这些,我又为什么不能坐在这里看这些。时空断裂了?还是我在时空的隧道里迷路。
CAG_5057
60)躺着,抻一个大懒腰,很舒服。收拾东西,把零散的物件放回柜子里。桌上还有半口袋枣和葡萄,一袋苏打饼干,冰箱里还有一个包子,正好够了今天的早餐和午餐。热水壶里没水了,再烧半瓶, 给自己砌杯茶。

61) 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永远不工作也是不可能的,除非挂了。在挂了之前,怎么给自己在永远做不完的工作和不工作间找到平衡点,就成了一生追求的目标。

62)走,还是不走,反复的纠结,总好像有什么未了之事。我很无聊,真的很无聊。不是没事情干,而是无事找事的无聊。
CAG_5055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广州日记 200910 D

2009年11月4日 RedRocks 评论已被关闭

CAG_491137) 在上海的妈妈要去老同学聚会,还想去老屋里住段日子怀旧,全家人都不放心,妈妈心情很烦躁。我也确实无法放心让老两口单独住回老房子里去。其实,他们在师大的那屋子里只住过6年,再早的家已经被拆掉了。在科罗拉多,他们住了17年。能理解妈妈的心情,那里是她的孩子们长大的地方。说到底,老人家念旧,是此刻孩子们对他们照顾不周,对过去就多了些想念。我实在不是个好儿子。

38)以为是朋友约吃饭,结果是工作餐选题会。又得写一轮阿拉斯加。好在那是我老喜欢的一个地方。

39)降温了。广州人纷纷裹上厚实的外套。我还是T衫来往,好像一个怪物。记得姥姥小时候总喜欢说的一句话,春捂秋冻,就是春天暖和起来的时候,不能太快脱去冬装;同样,晚秋入冬,也没必要飞快把自己裹成一个包子。顺着气温的慢慢上升下降,在刚过去的季节里多呆一点日子。再仔细想想,这简单的四个字里却还有着深层的生活哲理,于衣着在此理,于心情上,又如何不是同样的道路才好呢。想念我那慈祥且智慧的姥姥。
CAG_4930CAG_4944
40)广东领班带着河南师傅拉来一堆砖头和两桶水泥,1小时,把我办公室墙上的大洞给堵死了,外面还贴上了瓷砖。补瓷砖是个高度技术的活儿。因为没有和原有一样纹理的瓷砖,师傅只能用普通的白瓷砖。对缝时,我说,别太费劲了,这地方在柜子后面怎么都看不见,大概齐就行。师傅死活不肯,这是手艺活,不能砸牌子。看不见是你的事儿,不做对是我的事儿。一丝不苟低切细瓷砖条儿对齐接缝才完事。

41)吭哧吭哧看了一天的论文,晚上才是朋友的聚会。在粤海酒店门口等车,死活找不到一个肯往天河方向去的出租车。最后居然让我发现一辆摩的。在广州严打禁摩之后的两年,热爱摩的我无比郁闷,此刻,虽然是个三轮的残疾人车,也依然让我喜出望外。说定的价格比打的还高。跨上后座,威风凛凛穿行在广州的滚滚车流里,两边的车辆触手可及,没有一丝保护和遮挡,连当年摩的装门面的头盔也没有,一任夜风扑面,其爽无比。想想,暗自好笑,貌似自己整个一个受虐狂。
CAG_4986
42)餐厅门口的领班诧异地看着一辆破三轮歪歪扭扭地从马路对面穿过来,扭着上了人行道,嘎吱一下停在酒店门口,后座跨下屠夫般的一个秃子,昂然直入大厅。那地方好像叫二哥,吃火锅的,番茄牛尾锅底,美味无比,尤其是螺和牛肉,更是选的精致。酒足饭饱,喝完无数完锅底汤,正满足中,服务员端上来两大海碗细面条。在座的纷纷表示胃里再无空间的。38说,别啊,我自己就能搞定一碗,剩下的你们分,想要第二碗都没有。结果,我吃了,不但吃完了38装满给我的一小碗,自己又添了两次。

43)中区的家,那两室一厅的房子,不知不觉,在这里已经生活工作了8年了。已经想不起来自己刚来这里时是什么样子。屋子里的家具换过一次,但桌子和床都没有变动。渐渐老了,现在睡这床,会觉得太硬。晚上把办公室白天打盹的毯子带回去铺在床上,上面再铺了两层床单。盖着的毛毯也放进被套里面。再躺下,似乎舒服很多。困得不行,却睡不踏实。

44)因为小狐狸一家的故事,新认识位朋友。说起家庭,问了个很八卦的问题,你结婚了么。朋友说,离婚了。
CAG_4992
45)上帝想听歌了,带走了陈琳;上帝想看跳舞了,带走了MJ;上帝想看AV了,带走了饭岛爱;上帝想看CCTV,带走了罗京;上帝想看漫画了,带走了“小新的爸爸”;上帝想看科学,带走了钱学森;上帝啊 你为什么不看中国足球呢?上帝说:你当我傻啊。

46)定了个新的显示器。货到了,却无法和我的笔记本接口。送货的坚持说不能退。觉得很有些不可思议,那种顾客就是上帝的概念悄然作怪,但终于明白此刻的环境更需要些斗争策略。顾客永远是对的这样的销售观念不适用,更不用说出错的根本原因在我们这里。绕过送货人,直接打电话到资产处和销售公司的老板,让他们协商一个解决方法。要紧的是,我不能签下收货单,那样,就一切都完乐。嘿嘿。

47)在石牌村的握手楼缝里吃煎饺喝咸骨煲粥,看墙缝里人来人往。喜欢这样的环境和这样的小店,但估计常年生活中这里的人不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一瞬间,忽然想着地方如果发生了地震,会是如何恐怖的一个场面。使劲晃晃脑袋,把思路从那的想法里活活拽了出来。

48)沁园食堂。按照常规,炒了一个蒜苔肉丝。需要等15分钟,下楼转了一圈,买了几支铅笔和卷笔刀 (挡不住,从小到大,就是喜欢这些东西,尽管很少写字画画)。去拿盘子的时候,忽然发现卖大盆自选盒饭的地方有现成的蒜苔肉丝。我这个猪头,何必需要等那小炒多余的15分钟呢!
CAG_4903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广州日记 200910 C

2009年11月1日 RedRocks 4 条评论

CAG_4705S24)科罗拉多大雪,早晨打电话回去,两天下了28寸,学校全部关门。走前没有把草坪的自动浇水系统关闭,降温后就面临着管道冻裂的危险。写了个详细的操作步骤发给小石头们,一小时后再电话,他们把系统关闭了。一口长气吐出,孩子大了,真能在关键时刻顶上用处了。

25)在星巴克坐了一下午,一杯足以烫熟鸡蛋的咖啡,慢慢喝到凉。人来人往的喧闹里,反而能静心看书。到傍晚,把小魏的文章改完了。

26)和老孙和小菁去一个农家乐晚饭,山坑鱼和炖鸡,美味无比。看着他们,听他们说10年前的往事,说怎么给自己留点退休养老的银子,微笑间,开始有几分无奈。牛鬼蛇神们欢聚了这么多年,渐渐也行远走散。来广州多了,现在最让自己心静的还是在校园里慢慢走,或者在办公室看着文章发点呆,与一切真实的生活远离。对着墙上的巨佛,颇有几分伪出世的感觉。

CAG_4711S

27)本周星运: “未雨绸缪、心虑过多。事实上天秤座再次进入了某种自我加压的阶段,对于现实工作与生活中的问题思虑过多,担忧未来,导致了行事速度放缓。并且,难免觉得情绪不高或生活不如意。其实只需稍作调整事业心太强而造成的过多的责任感的负面影响本周凸显。所以说,本周可以提醒天秤座的,恐怕是学会换个角度看待压力,事情或许就简单的多。财务一般,身体亚健康。 爱情是暂时偏离轨道。”

28)哥们最近经历了生活中巨大的波折,戒酒,皈依了佛门。我说,那我把墙上的佛字转给你吧。哥们说,居无定所,白费一幅心境。只是这些年苦苦挣扎,两腿泥,也不知道能不能拔出泥潭。套了句成语,所谓回头是岸。再想想,也还真有喜欢在苦海里泡着的,哪里来什么苦海无边,分明是环汝皆岸,只是懒得上去而已。

29)那就还有四个字:懒得多想。也可以是一种状态。

CAG_4704S

30)夜成一梦。梦中一巨石,石面打磨得粗糙,却刻了一行鬼话大字: Nothing Lasts Forever。大致意思就是没啥东西永恒。醒来还记得这字,楞了一下,还真是那么回事情。能抓住当下就算不错,再多想那就是贪得无厌了。

31)电话新疆吐鲁番水利局的杨老师,自我介绍,他楞了一下。赶紧说,呃, 就是那个差点儿掉坎儿井里的拍照的。杨老师说,哦~~~~~~记得记得。然后我们就聊了1个半小时,聊到我耳朵都压瘪了。

33)小山日餐,38点菜。服务员小妹显然认出他是常客,说:我回忆您在这儿常点的菜里总有@#@¥#。笑喷,还好是回忆,不是追忆。38说,既然你都能回忆了,要不你就帮我都点了吧。

CAG_4758S

34)办公室窗外人来人往,我拍我拍我拍拍拍。据说,拍1万张,就能从生物学角度研究人走路的姿势了。

35) 迈姨潮州餐馆,位于一个不了解广州美食精华所在的游客打死也找不到的大院里。不是一般的好吃,绝对当得起价廉物美几个字儿。

36)藏餐厅,装修得很有感觉,据说砌墙的石头都从藏区用车皮拉来。有歌舞表演,藏族的小伙子和美女载歌载舞,给客人们献哈达。总觉得有点什么不对劲,仔细想想,那音乐,那歌舞该是在旷野之中苍天之下的灵气,酒吧的乌烟瘴气里,无论如何是找不到同样的感觉。歌舞间放音乐,节奏强烈中,忽然蹦出YMCA的旋律,让人那个别扭啊。

CAG_4763s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广州日记 200910B

2009年10月31日 RedRocks 7 条评论

SPIDER_CAG_4681SSS

13)广州的天气真好,舒服的季节,在外面走,秋风却似江南春。校园里的紫微开着,不很多,缀在绿叶里很是好看。

14)因为手机坏了,一时没联系上牛鬼蛇神们,过了几天校园里悠哉悠哉的日子。倒是有空找到了老聊,从留校任教的小杨老师那儿抢了一个羊城通出门。老哥俩在客村附近的一家湘菜馆说了许久,难得他活得一片对生活的那份热爱,真好。

15) 北京有奥运,上海有世博,广州有亚运,面子一定要搞得很光溜的。有了上海磁悬浮的经历,走天河时就多留点神,觉得等这里终于全面通车的时候,也许会有很大改善的。广州地铁这几年四通八达,比上海和北京都通畅得多,就是个很好的先兆。

16)杨利勇真是个超级细心的孩子,赶上了当年的周静。宿舍收拾得干干净净。在里面住了两天,光脚丫满地跑,脚板居然一尘不染,太不可思议了。还给买了衣架和一袋洗衣服放在桌上。晚上洗澡,发现自己的存货里只有过去剩下的洗衣皂。对付着把自己刷干净,然后洗衣服,拿起洗衣粉,才发现下面还有他买的香皂。哪个姑娘嫁了这孩子真会是有福人。

17)早晨进办公室,开门,眼角扫见尺把长一道黑影闪到沙发下。进屋,发现天花板的吊顶垂下一大块,我的那对木头猫躺在地上,带来的两袋巧克力中的一袋被咬开一角。显然,勇猛的老鼠先生从2米多高的天花板上跃下,击败了书柜顶上的木头猫,正在早餐。学生们进来搜索一番,发现墙上有个通往管道区的洞,老鼠先生估计从那儿走了。

18)那木头猫是小蕾哥们送的。第一次见到这猫是在北京,和哥们约见在雕刻时光。隔壁的一个小铺子里,两个木头猫挨着,一人执一根鱼竿,很认真地坐在架子上。当场买下,到了叔叔家,让爱收集玩意儿的婶母给扣下了。在MSN里告诉了小蕾。后来又去了一次那小铺子重新买了一对。到了广州,收到一个小盒子,哥们居然也跑去那小店买了一对送我。自己买的那对带回美国,哥们送的那对留在广州,每次回去都拿出来放在书架上坐着,走时候再收拾好。带回美国的那对,路上压折了一条左腿,两只猫,三条腿,挨着坐,居然看不出来,颇有些浑然一体。留在广州的那对,一次不小心碰掉地上,居然也折了条左腿。仔细看,才知道那腿是另外胶上去的,只是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只折左腿。于是我有两对各有三条腿的木头猫。老鼠先生把哥们送的猫打落在地,这次折的,还是左腿。两只猫各自只有了右腿,看着就有些奇怪,看样子需要治疗一下了。

MOON_CAG_4676SS

19)忽然悟出一句话,不想做什么事情,和想不做什么事情,是不一样的概念。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

20) 华师西门外是小贩云集的地方。大部分学生消费不高,这里的小饭馆馄饨铺等自是食堂外换口味的好地方。也有那些自行车推着的的超小型食摊,卖茶叶蛋煎饼果子。晚上从外面回来路过那儿,人潮汹涌一片喧哗。城管执法,几十人护着一辆没收来的自行车往外冲。小贩不甘示弱将他们团团围住不让前行。一个城管仰头大叫,来吧,你打死我就是。孰是孰非?广州亚运的投资无数,人行道路砖挖了拆拆了了挖,墙面粉刷,市容形象大改善,索性好事做到底,零头款项,给小贩们点生存空间和形象好些的制服行当工具等等,该吃该喝的也不耽误,面子也过去,胜似满街厮打,“刁民”和城管都成了相互敬重的良民,好歹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标志。

21)齐如山的回忆录里写到大清内务府的生财之道,一帘价值50两银子的皇上洞房门帘,典型的面子工程,在层层加码中飙升到2万五千两的库银支出。

22)在办公室对面的报亭买绿豆冰沙,2元一桶。对着塑料封口左看右看,不知道如何撕开吃里面的东东。看摊儿的王姐笑话我,那不有吸管么! 哇,入口爽滑,果然美味。

23)坐了7年的办公室,习惯了这里的每一样东西。这次来得不太匆忙,静心看,总觉得屋里少了些什么。昨晚找容器装姜花,忽然看到屋角的一个玻璃花瓶,才意识到,那株养在佛字前5年的福竹不见了。花瓶是当年周静她们买的,一天亮子路过这里,带着几株刚买的福竹,我自作多情以为她是带给我的,兴冲冲放进花瓶,弄得她不好意思说本来是想养在自己宿舍的。无论如何,那竹子就留在了我办公室。五年,花瓶的主人周静早已毕业去省重点中学当了老师,亮子也离开广州去北京工作。看着空空的花瓶,忽然想念起远方的朋友们了。有些日子没亮子的消息了,发了个短信给TA,等了许久没有回音。打电话找到了同在北京的好友AMI,却发现AMI要当妈妈了,真为她们高兴。下午终于等到了亮子的短信,治疗仍在进行中,情况基本稳定。抬头看看大佛字,愿她一切顺利!

FLOWER_CAG_4661S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广州日记 200910

2009年10月29日 RedRocks 评论已被关闭

1) 鸟人笔记里的一个里程碑,第一次1K会员的飞行。10月21日,丹佛到上海。UA566,2A,UA857,22E。订票兴奋过度,只顾着升舱,却忘记定位。结果临走前一天,发现只剩下夹在当中的位置。电话抱怨,航空公司一脸无奈,给了350刀作为补充。上飞机,悻悻穿过我通常的走道座位在当中坐下。几分钟后,一对老夫妻过来说,你坐这个走道位置吧,这样我们可以挨着坐。

2)他们的如意算盘是霸着4位一排的两端,期望中间不再安排人,就可以独占整排座位,结果被我这个大灯泡把如意算盘打破。倒霉的我因他之失算,得到了想要的座位和一笔外快。350刀,够去墨西哥的来回机票了。

3)也因为这个和老夫妻聊了一路。两人来自上海,随比我大一岁却低我一届,毕业于同一学校的儿子去了美国。不想就此养老,老头儿开找工作,现在是斯坦福的一个访问教授,研究美国经济,话语间,颇有自豪感。老太曾在上师大物理系工作,说起曾在那里工作过的母亲,她茫然不知。一问年纪,竟比母亲幼了整整10岁。

4)飞行中的今天,是母亲的80大寿,晚上是母亲的寿宴,在西藏路南京路口的顺风酒楼。飞机在傍晚5点45飞抵上海。因为怕多耽误哪怕一分钟,这次没有托运任何行李,抗起双肩大包直奔磁悬浮车站。风驰电掣中,忽然想到,总说这是个面子工程,此刻归心似箭,这却是全世界最合理的东西。

5)父母见到儿子自然是狂喜。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我小时候我们住在上海,我长大后我们住在美国,你来我往,从来没有超过几个月的分离。这次他们回上海看姐姐,只一个月前送他们去的机场,此刻再见,颇有些从楼上去到厨房再见的感觉,却有因为母亲的寿辰,又是在我从小长大的城市,不由的抱紧他们。

6)母亲容光焕发,精神很好。刚回国时,与他们电话里总觉得她很疲劳。姐姐孝顺,为他们安排了商务仓飞行,但毕竟年事已高,这样的长途旅行还是不易。好在离开科罗拉多高原下到海平面,又多些氧气,待时差调整完,人反而觉得舒服些了。飞机上翻看老照片,里面有母亲幼时与她奶奶,父亲和兄妹们的合影。75年前的一个瞬间,在北京一处四合院中的花前,我的外太婆端坐在一把藤椅里,我从来没见过的外公身材魁梧正当壮年,比此刻的我还年轻许多,母亲那时,只是他们膝前的幼童。

7)赶去马儿工作的地方,远远见了,奔过来,照例吊在脖子上转一圈。进得编辑部,同仁们一片欢呼,小狐狸终于来了。今晚出彩样,小狐狸的故事明天要下印厂,我的大图到最后一刻才送到,险些耽误了出版流程。

8)阿呆的夜茶是我在上海的新欢,一圈圈的喝,香气扑鼻,清润入口,漫不经心地说着天南海北的东西。子夜煮水,一喝就能到天明,今天早,到了3点就起身告辞。上海最近准备世博,到处在装修门面,老公房的外墙搭满脚手架,临晨的黑暗里,一不小心就会撞到脑袋。

9)兴冲冲,打车回到师大,摸出家门钥匙,却发现楼下安了一道新的防盗铁门,将童年牢牢锁住。没有密码,便走不进去。

10)夏天时在上海文峰修理了脸上的几处疣,上演一出老爷我要走的音乐悲剧。身上还有不少,再去那儿,主管技师继续作业。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关了音乐。上海一隅,窗里飘出烧烤味。事毕起身,对了理发店铮亮的镜子看了一眼,脑子里浮起几十年前看过的朝鲜大片《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中,成了南韩间谍的银姬在被整形手术后,揭去纱布,对着镜子里陌生的自己,从牙缝里挤出“我怎么变成这个样子”。(还有句潜台词,特务头目在背后问她,你准备好了么。银姬咬牙切齿说,脸都不要了,命也可以不要)。

11) 猪状元家的肉包子真好吃啊,比别家贵,但贵得值。咬一口满嘴流油。他家的生煎包子也好吃,不输小杨。

12)虹桥机场候机室。一男人在看PSP,登机广播响了,站起来就走,把PSP套子忘在椅子上。对面的女孩追着叫他,先生您拉东西了。那男人回头看一眼,捡起他的套套,没摘下他一直塞着的耳机,吐半个谢字,没看那女孩一眼,扬长而去。见过操蛋的,没见过那么操蛋的。我知道丫能听见听见登机广播,听见别人招呼他丢东西的话,不知道能不能听见我多管闲事的一句“哎先生,谢谢您回来拣东西”。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取景器外: CANON FTQL (之一)

2009年10月16日 RedRocks 7 条评论

 

FAMILY1973SS

HOMEWITHNAINAI1973折叠皮老虎的取景器是一对简单的金属框,将眼睛凑在后面,看到前面框框里的内容就是大概齐的拍摄对象。这样的取景框,精确自然就无从说起,眼睛和框框的位置稍微有点变化,框框内看到的景色自然也会变化,尽管机器本身可能完全没动。后果,就是如果取景太满,拍出来的东西很容易缺胳膊少腿。后来仿Rolleiflex的海鸥4型双反相机有了相对固定位置的毛玻璃取景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双镜头反光相机取景器的成像左右是反着的,没有一定训练,用起来很别扭。我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直接跳过了双反相机这一坎,直接跨进了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大门。

单镜头反光的意思,是取景和成像都通过同一个镜头,中间用一个镜子将光线控制到取景器或者胶片的位置。这样,取景器里看到的景色和最后成像完全相符合。在摄影历史上,单反相机其实很早就出现了。的摄影偶像之一,玛格丽特怀特骑在克莱斯勒大楼上拍照的场景里,端着的就是一台单反相机。那时候的单反非常原始,有一个高高的可以折叠的烟囱遮光罩,可以让摄影师在白天可以看清毛玻璃上黯淡的影像,每次按下快门,反光镜咣当一声翻起,让镜头往胶片上成像,取景器变成漆黑一片,需要手动才能把镜子复位。玛格丽特用的那单反相机用的是GRAFLEX RB,4X5的底片,后背可以旋转成水平或垂直的位置(RB就是ROTATING BACK,旋转后背),和再早期的4X5相机比,已经是非常先进的相机了。卷轴胶片出现后,GRAFLEX又推出了另外几款机身略小的烟囱单反,我有幸收集了一台用3X4底片(早已经不生产,需要自己裁单张底片)和一台BABY120。两台相机都是完美的工作状态,容我以后再细写。

RR_DAD_waitan_1973SS

RR_1973_002_SS我用的第一台单反相机是日本造的CANON  FTQL, 用135底片的。 QL是QUICK RELEASE,也就是那反光镜在每次拍摄后会自动快速复位,让摄影师很快能看到取景器里的图像。这在相机发展的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那台相机是新加坡的叔叔伯伯们凑钱给父亲买的,1973年爷爷回国参加广交会时带给了父亲。自从收到那台相机后,父亲的摄影热情忽然再次暴涨。新的玩具,配合着让人心灰意冷的时代,相册里出现了许多家人在上海和周边各个角落的照片。那时我10岁,小学三年级,好不容易加入了红小兵。相册里有我举手敬礼和装模作样读毛选的照片。

我的摄影生涯可以说是从这台相机开始。135单反在海鸥4A依然属于奢侈品的年代里,是普通百姓难以企及的,更不用说是进口的佳能。每次打开相机后盖,换进一个小小的135胶卷胶片盒,然后啪的一声合上,总会引来边上捧着双反的人羡慕的目光。(这后来我重新爱上折叠皮老虎前,我也曾重新为双反相机而疯狂,这也是后话)。只是那时候,物质奇缺,一切能重复使用的都会重新使用 (这比美国的所谓RECYCLE不知道早了多少时代)。135的小铁盒自然属于可以重新用的东西。在南京路的冠龙可以买到不带轴芯的胶片,在一个木头暗箱里把拍玩的那卷倒出来,用新胶卷的黑色包装纸裹好,然后把新胶卷装进小铁盒。这是个技术活儿,和现在说的暗箱操作不是一概念。俺从小就练出了这本事。还记得那时候人民公园里就有这么一个木头箱子。有一次在那儿等了换胶卷。前面是一个东北大汉,两只手在箱子里来回倒腾,双目却紧闭着,满头大汗,好像憋尿不出的样子。终于,大汉长吁一口气,搞完了。然后忽然愤怒地大吼一声,一巴掌拍在箱子上。他忘记把箱子盖给盖上了。

    OLDHENSSS

拍的最多的肯定还是家人。所谓多,在那个年代,就是快门大部分次数都是对了家人按的,很少会去拍其他事物。而一个胶卷是可以拍很久的,每张照片都会比划很久才下决心。出门几天,拍不完一个胶卷属于很正常的事情。我的外婆那时和我们一起住,我是她带大的,和她非常亲,管她叫奶奶。奶奶的故事我写过很多,这里就不多重复。想说的是,奶奶是我最早的模特,坐在她的大藤椅里,在师大小平房的窗下笑眯眯看着我给她拍照。奶奶的那只老母鸡,用现在的话说是她的宠物,那时候却是她的命根子一样。那鸡通人性,奶奶走到哪里它都跟着,每天还下一个蛋。那时候要砍资本主义尾巴,我们红小兵们走街串巷嚷口号:城市不许养鸡养鸭。可小孩子气不足,领口号的大叫:城市不准养鸡。我们就跟着大叫城市不准养鸡。她再看看单子,还有半句呢:养鸭。我们就嚷嚷,养鸭。奶奶也没拦着我去嚷口号,但她的老母鸡是绝对不会被砍尾巴的。小将们找上们来,面对的就是个穿了大旗袍的小脚老太太:要杀鸡,先杀我。几年前回上海,从家里的老相册里找到我当年拍的一张我早已被记得的照片。照片上,那鸡撅着尾巴,在后院的小自留地里东张西望。姐姐告诉我,那鸡最后善终,奶奶抱着它哭了一场。日子还是得过,老母鸡变成了鸡汤,全家都喝了,除了奶奶。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

取景器外: 引子和我摸过的第一台相机

2009年10月9日 RedRocks 评论已被关闭
Technorati Tags:

RR196411ShanghaiShiDa287引子:

这辈子用过的相机几乎难以统计了,在家里有一个大壁柜,里面堆满了这些年收集的相机,镜头和各种配件。或者是因为恋旧,我经常买相机,却很少卖相机。那些用过一段日子的相机,每一架都有着和我在某段路上行走时的故事,更是宝贝一样收着,不时还会拿出来,按几下快门,在快门的脆响里发呆,想念一下她当年的风采。

————————-

用过的相机里,最早的比我老了整整一代人。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年仅23岁的父亲在新加坡港告别了泪流满面的家人,独自登上了第一条开往新中国的海轮。在他随身简单的行李里,这台有折叠皮老虎的德国蔡司大概是最奢侈的东西了。在船上,父亲记录下了那些意气风发准备投身祖国建设的年轻人们。在之后的很多年,父亲用那台相机拍下了他的同学们,拍下了我的母亲,拍下了早我7年出生的姐姐,自然,也拍下了孩提时代的我。

从那相机开始,我从父亲那里第一次听到了快门速度,光圈,120胶卷这些新鲜词。老蔡司自然是全部手动的,从估计曝光到目测距离,全部都得自己完成然后把机身上那些精细的旋钮拨来拨去。记得那相机的焦距是用英尺,那时候完全没英尺的概念,只能估计成米,然后乘三。那台相机是我摄影的启蒙机器。也许因为此,这些年一直深藏着对折叠相机的热爱,等相机包里塞满了遍布电子开关的数码相机时,折叠老相机的钟爱忽然爆发,越发的不可收拾。倒是现在习惯了英尺,遇到用米来标度的老相机,就得做除三的处理。

我记得我用那相机拍过照片,却因为时代的久远,再记不起家里无数发黄的老照片里,哪一张是我拍的。 我出生后不久,文革开始,老照片里缺少了近10年的纪录。几十年,那台老相机一直放在师大的柜子里。我们出国后,也不舍得带到美国来。于我,她和童年的记忆合一,属于老家大柜子的一个部分。几年前回去,把那相机翻出来看过,皮老虎早就脆得千疮百孔,镜头也霉到无法再成像了。

分类: 信口开河, 老相机的故事 标签:

无序

2008年3月14日 RedRocks 5 条评论


很无厘头的几天, 每天不停地在写在改, 但似乎写的和改的都是和我没有什么关系的东西。一天好几千字,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承诺,但却无法告诉自己,这就是我想说的。 晚上写着写着, 眼前都有些恍惚。
新的计算机昨天来了,据说电池能续航9小时,从下午到晚上, 临睡觉电池才到了最后,果然厉害。但OS的中文支持不够,写的东西居然字符重叠,让人抓狂。换电脑是件让人心力憔悴的事情,甚于####,某人说,这话早有人说过, 没新意。
早晨送为为去上学,看他高大的背影走进校门(这是第一次这样形容他),忽然想到,还有两年他就该离开家去上大学了,心里忽然很有些难受。自己总在外旅行,不觉得从家中缺席的感觉,此刻却想到, 如果以后回家看不到为为,屋子里肯定很空。这真是一个太可怕的感觉,而且随之而来的,是8年多前,送媳妇去底特律当住院医师,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在大雪中回来丹佛,走进家门那瞬间的所有情绪。再过几年,然然也回离开家门, 大房子, 真的会很空很空。
这是一种绝望的感觉,而且完全无法避免,不可抗拒地一天天走近。孩子们是不会想到这些的, 就和我当年离开家门去读大学时,满心只有非常牢笼的愉悦。那时候的爸爸妈妈们,又是怎样的感觉呢。
拒绝去想,不愿去想。埋头写,埋头改,又一天的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分类: 信口开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