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城南旧事’ 分类的存档

记忆里的杭州

2007年7月9日 RedRocks 2 条评论

记忆里的杭州

旅行就像阅读一本有趣的书, 每一段路程都会有情节让你感动。 而在不同时候,重温一段曾经读过的旅程,又会发现每次都有不同感受。
周末和朋友在福州路一家书屋楼上喝咖啡。 朋友从上海去了杭州钱塘江畔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教书, 每个月都回上海来看看。 上海和杭州对TA, 似乎是一条公交线路上的两个车站,只需要迈步出门就能随意到达的地方。来去多了,原本泾渭分明的两个城市渐渐融合在一起,成为TA生活的大环境。走动随意了,旅途也就鲜有特别感受, 只是说,来了,或者走了。
我来去杭州没有朋友那般随意。虽然在上海长大,因为幼时交通不便及年长时背井离乡,使得杭州的记忆屈指可数。咖啡味道很浓,让思维都沉醉在厚重的马克杯中。索性闭上眼,在脑海里翻开一本似曾相识的书,寻踪记忆深处的杭州。
有些可笑,关于杭州最早的记忆,是一扇软卧车厢拉门,和杭州山山水水却没什么关系。爷爷是个华侨,住在南洋,在我小时候常常回来探亲。那年我该是14岁,随了爷爷的省亲队伍去了杭州。 我从小就对能关闭起来的小空间很有兴趣,第一次坐软卧,发现在飞快行驶的火车上居然有一个个小房间; 更好玩的,是每个房间还有一扇能缩到墙里的拉门,鼓了腮帮子用全力拽出来,咣当一下扣上门扣。来回的路上,我都在和这神奇的拉门奋斗着,开了关,关了开,至于杭州有些什么却完全不记得了。最近坐火车旅行,也是软卧。发现那扇拉门在30年后依然如斯,只是我不复有孩子时的心境,为了好玩,将它一次次拉开关上了。
第二次去杭州该是大学时代。 复旦大学物理系激光专业是排序三班,三班有两个姓陈的,其中一个是我。三班二陈爱玩,学习不甚努力,每天打羽毛球和排球却从不缺席。大二的夏天,我们两个忽然心血来潮,决定去杭州玩。于是一个周末,我和老爸借来他在当时很先进的佳能单反相机,兴冲冲上了路。 少年时代,对自己的自信早已超过了对拉门的好奇。现在丝毫记不起当时的交通工具是火车还是长途汽车。那次去过的杭州名胜里,只记得九曲十八涧。之所以记得那地方,是因为暗房里挂着那次拍的一张风景,这大概是我摄影生涯中第一次拍属于自己的照片。而印象最深的,依然不是杭州的山水,而是一条专门为了那次旅行中摆酷而买的领带。 那条黑白相间的领带我依然收着,彼时彼地,罕见的领带和肩膀上挎着的单反相机给大孩子的虚荣心带来了极大的满足。
第三次去杭州时,正和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媳妇恋爱。印象里,从认识开始,我们每年夏天都会一起出去旅行。杭州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很淡,肯定走过某段堤的,再就是气喘吁吁爬到葛岭半腰喝藕粉,满头大汗赶在龙井茶社关门前冲进去“品茶”,在虎跑的水泥老虎前留影到此一游。无论如何,这些记忆里开始有些杭州的影子。
第四次去杭州是某个冬日下午。 脑子一时发热,火车转三轮,直接去西湖边,再换个舢板渡湖去对岸。靠岸时天色已黑, 被狡猾的船夫扔在个与他方便与我却前后不着边际的地方,半天才找到车。 疯狂的原因是听说那附近湖边有个很好的星巴克。 找到那地方,喝了一杯咖啡,就上火车回了上海。
最后一次去杭州是写下这些文字前几周。 本该是入梅闷热潮湿的夏日,那几天气却反常地舒服。很心平气和地和媳妇和孩子们在湖边散步,看暮色里灯光喷泉。 登上孤山,没有看到西湖,很喜欢山路的绿和宁静。灵隐寺原本该是最安静的地方,现在却被一群职业和尚们搞得无比浮躁。大殿上乾隆皇帝题写的云林禅寺四个字还挂着,正门紧闭,侧面山门上多了块第三代领导人题写的灵隐寺匾额。我们住的地方离开苏堤和柳浪闻莺很近,苏堤的英文翻译有些搞笑,成了SUSHI COURSEWAY, 堤上只偶尔有辆自行车吱吱呀呀地驶过。走不多远,从一座拱桥上过去柳浪闻莺,就更少见到行人。租了个小船,从湖面晃晃悠悠划进里西湖。这里曾经因为某种原因不对游客开放,果然小桥流水,和水面开阔的西湖比,更多了几分幽静和自在。 沿着水边走,上下小木桥,很是遐意。
在湖边的旅馆翻看笔记本里的老照片,发现一张父亲在我第一次来杭州时拍的照片:30年前,一个瘦骨伶仃的大孩子靠在西子湖畔的栏杆上。 那时候父亲该比今天的我年轻,现在和我一起来玩杭州的小石头,个子已然超过了我。

分类: 城南旧事 标签:

城南旧事: 电烙铁的故事

2004年3月1日 RedRocks 2 条评论

RR19770807wuxi_liyuan
(1977年8月7日, 西湖边)
初中的记忆, 首先是第一次感到异性的吸引。 那种很微妙的感觉, 上课排队, 和偷偷喜欢的那个女孩子能站在一排就会很欢喜。 可一直没和她单独说过话。 那个女孩后来在上高中分班的时候和我分开了一年。 我跳了一级, 先进了高中,然后一路顺风进大学。 第二年她高考失利, 而后又得了一种怪病, 不能走路了。 我组织了一帮同学去看她, 自己却不好意思进去。在大家都走了之后我才进去说, 你好好照顾自己, 然后就扭头走了。 她的病后来好了, 也就没再联系。

记忆里, 那时个很清秀的女孩。 去美国后, 曾经给她写过一封信。 很多年后, 发现那封信居然没有发出去, 夹在了复印的教科书中, 已经开始泛黄。 而八七年第一次回国的时候, 竟然在师大校园门口遇见了她, 似乎完全没变样子。 相互认了出来, 说了几句话,知道她在银行工作。 点点头告别。 之后就真的再没听到过她的消息。

和那初萌的依然充满孩子气的男女之情相比, 另外一件记忆就更孩子气了。

初中的时候热爱无线电, 自己常常去九江路元件市场眼巴巴看那些一盒一盒的电阻电容。爸爸妈妈很支持我这个爱好, 零花钱上也比较宽松。 七八年, 上海市少年宫公开考试收录电子爱好者协会会员。 那时的少年宫一直是个和出生成分有关和孩子的兴趣爱好没关的地方, 就好像动物农场中的那群羊一样, 供外国人参观的地方。 有这么个机会, 我很向往, 母亲帮我补课, 居然就在主要是高中生的一群考生中成了首批的会员之一。 自然很是得意。

有一天, 正在家里焊线路。 因为父母都是物理老师, 家里有一把很老的电烙铁,褐色的硬木柄,拖着根用布缠了的电线。 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和母亲争执起来。 而我却死不认错, 母亲半开玩笑说,你不听话, 别看我买的书, 我把书都推到她面前,继续焊线路, 母亲又说, 那这电烙铁也是我的。 我一下把烙铁扔了, 说, 你拿去好啦, 然后放声大哭。 全家都笑了, 我却伤心得无法自己。 这事情现也成了饭桌上的笑料, 我也终於心态平和, 不再偷偷难受, 和大家一起笑着自己其实非常幸运的童年。 但类似的玩笑, 我终於没敢在小石头们不听话的时候使用过。

分类: 城南旧事 标签:

城南旧事: 儿时点滴

2004年2月29日 RedRocks 3 条评论


(我一岁又一个月时的照片, 父亲在照片背后写, 群1964年11月摄于师大287号门口)
首先要澄清的一个事实是。传说中, 我到四岁半才学会走路。 这两天看老照片, 发现几张拍摄于我一岁时候的照片, 照片里, 我分明很坚强地直立着, 挺着硕大的脑袋往前跌跌撞撞地走。 於是我去问爸爸妈妈, 我到底有没有4岁半才学会走路。 他们挠了半天头说, 好像没那么晚, 不记得了。 但你小时候肯定生了软骨病。 我说, 会不会是会走了以后又软骨病了, 不会了呢。 他们想不起来了。 但有一点是不争的, 就是一岁的时候, 我肯定会走路了, 一点不比别的孩子差。
然后我想到了比我大许多的姐姐, 她该记得我小时候的事情的。 她说, 我不记得你学会走路后又瘫痪过。 但到4岁, 你走路不稳, 脑袋大大的, 往前伸着, 很容易就摔跤。 於是这就佐证了父母的说法。 但姐姐又补充了一个故事, 让我得意不已。
姐姐说, 你小时候, 写字很早。 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文革刚开始那两年, 66-67吧, 你走路不稳, 坐在门口的水泥地上(那时我们家的院子里有一小块邻居的科长搞来得水泥铺的地坪)。 你不知道哪里搞来个粉笔头, 在地上写了“文化大革命万岁”七个大字, 引得邻居的大人们惊叹不已。
於是知道了, 我曾经是个神童。 可惜文化大革命结束太早了, 要不我就冲我那么小就显露出的政治热情和文采,肯定有出息。

(父亲在这张照片的背后写到 1973年9月27日, 摄于群加入红小兵后3天)
红小兵是走上政治之路的第一步。 那是个可以穿了绿军装, 带军帽, 抗一个红缨枪雄赳赳气昂昂去上学, 而老师看了学生需要点头哈腰让路的时代。 那红缨枪有一个用硬纸板剪的矛头, 用草纸染红了, 剪成缕缕的穗,纯心理作用,吓唬牛鬼蛇神们。 那些牛鬼蛇神,很多小时候是玩过真的梭标红缨枪的, 不知道看了这样的银样纸枪头做何感想。
我对政治的热爱在这关键的第一步就被严重打击了,以至在之后的十几年里竟然再也没有顺利过。 不让我加入红小兵,也许还有别的政治原因,但我小时候太爱哭,肯定是主要的障碍之一。 小学五年, 直到毕业,每个学期都毫无例外地有一句要改掉爱哭得毛病的评语。 这毛病一直到高中才彻底改掉, 这是后话。
加入红小兵是小学3年级的事情。 当终於拿到红领巾的时候,全家都很开心。 父亲在家里给我照了这张照片。应该还有个都了嘴, 敬礼的照片, 不知道放到什么地方去了。 照片是用一台CANON的135拍的。 那相机是我后来学摄影的入门机器之一, 在当时属於很好的东西了。 九五年回国的时候, 背了回来, 现在在我的相机收藏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照片背景中的两个竹子做的书架在记忆里有很重要的位置。 也许是因为江南的原因, 小时候家里的家具中有很多与竹子有关系的东西, 书架, 圈椅, 小凳子, 竹床等等。 最早的记忆里, 是自己小时候软骨病, 站不起来, 大人在竹子书架旁铺一个小竹席子, 我就坐在那里看爸爸妈妈来来去去 (如果最初的记忆是在3-4岁以后才可能开始的话, 那我小时候很晚才走路也许依然是一个现实, 这个历史研究遗留问题还需要继续调查)。 那书架上放了许多的书, 在当时的教师家中也算是很奢侈了。
书架上有很多是苏联时代的教科书, 内容不知道如何, 但装订很整齐, 印刷用的纸张言和很厚实。 放在最下层保持平衡。 我坐在地上, 自然只能够到这些书, 又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就胡乱抽出一本来学了爸爸妈妈的样子看书。 长大之后常听说的一个笑话是我三岁(又一次佐证我那时确实是不会走路)时就开始看高等数学, 不够天才的是把那书大头朝下的拿着 ,也许这就是这辈子看到数学公式就头晕的最初缘由。
——————–
做过儿科医生的媳妇说: 刚生下来的孩子生软骨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后天营养中钙不足才会导致这种毛病。 这个历史疑案应该有一定答案了。 也为我现在吃虾不吐壳做出了解释。

分类: 城南旧事 标签:

城南旧事: 一元钱的故事

2004年2月27日 RedRocks 3 条评论

晚饭的时候, 母亲又说起件我小时候的故事。
六,七岁的时候, 开始懂得钱的用处了。 又有好奇心,开始在家里各个角落里到处翻。一次在大柜子爸爸的衣服口袋里发现了几张折叠得很整齐,崭新的一元人民币。小脑袋里当时的想法,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 拿一张, 爸爸不会知道的。 於是揣了这张人民币,摇摇晃晃过了中山北路, 去到对面的百货商店买了三个很精致的塑料玩具。
我从小狡猾,玩心也很重,有了好东西不拿出来玩是肯定熬不住的。 於是去妈妈那里说, 小朋友给了我三个玩具。 妈妈比我聪明多了, 看了我问, 谁给的。 我当时的撒谎水平才入门,根本没想还会有此一问, 於是开始支吾。 那是个物资贫乏的年代,邻居的条件大家都一清二楚, 没那家的孩子会有这样的闲钱买了玩具送人的。 我还算老实, 母亲再问一声, 我就招供了。
母亲没打我, 把我带到院子里, 把三个玩具并排放了, 问我知道错了么。 我说知道了。 母亲拿了一个榔头, 把玩具都砸成了碎片。
这事情, 我一直忘记不了。 再早些年的时候, 妈妈也会说这个故事, 每次听了心理都挺酸的。 很好的教育方法, 但对孩子的心灵打击确实也够大的。 还总是嘴硬,说我到了应该有零花钱的时候你不给我这不公平。 始终没告诉母亲的事,当时的小脑袋里,确实还有些邪恶的想法的。
前几年,大小石头从学校里回来说, 同学们都有零花钱了。於是和媳妇商量了, 每周也固定给孩子些零花钱。 可几个星期下来, 发现两个小石头放学经常做财迷状在数钱。 於是和孩子开会讨论, 说, 你们现在还不完全知道钱的意思,先把固定的零花钱停了, 但如果你们想要买什么东西, 和爸爸妈妈说, 该买的东西我们会给你们买。 孩子一点没犹豫,一口答应了。 两年过去了,又开始间断的给他们零用钱, 他们也学会了计划。 有时候会有大些采购计划,还会和我借信用卡从网上定货, 然后把现金还给我。。。终於没给我一个砸玩具的机会。

分类: 城南旧事 标签:

干瘪老头

2004年1月30日 RedRocks 评论已被关闭

DSCF0001s.jpg
朋友给我看她在云南拍的照片。 大片的碧绿中有串串的黄花,一个我非常熟悉的场景。
这该是油茶花儿。 小时候,师大的校园里大片大片种着这种植物。田里有分隔的田埂, 但孩子们自然不会按照大人安排好的路线行走。 那时没有电子游戏, 没有卡通片, 没有麦当劳, 有的是每个月一次的打日本鬼子的地道战地雷战或者南斯拉夫机关枪从头扫射到结束的电影。这天然的“青纱帐”,简单就是大人们种来给我们玩打仗游戏的地方。
我们当然玩得很爽,但庄稼就遭殃了。 现在总说当时的工人进学校如何如何粗暴, 回头想, 他们当中还有许多很朴素的。 师大就有这么个在孩子中有如雷贯耳名气的老工人。 他长得干干瘦瘦, 孩子们不知道他的真名字,就一句干瘪老头来了, 就足以让一群玩得兴起的孩子野马炸群, 狂奔而去。老头对这称呼很不忿,於是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就愈演愈烈。而干瘪老头的势力范围确实很大, 除了油茶花田, 麦田,棉花田,防空洞,和建筑工地都经常能见到他追了一群孩子抱头鼠窜。当然, 他最喜欢的还是躲在田里打埋伏。 孩子们打仗游戏的青纱帐, 也是干瘪老头潜伏的好地方。每天都有孩子被他逮住,关在门卫的小屋子里,让进出校门的叔叔阿姨们鄙视,哭哭啼啼等爸爸妈妈来领。
被伏击的厄运终於落到了我的头上。 那天下学后兴冲冲和小朋友们在油茶地里追逐着, 却没想到干瘪老头正好打开水回来,拎了满满的热水瓶躲在了田里。当他忽然窜过来一把抓住我的胳膊的时候, 幼小心灵受到的惊惧和一只被狮子咬住了脖子的羚羊大概差不了太多了。关禁闭的小屋在脑中闪现,垂死挣扎的我忽然疯狂挣扎了一下,居然挣脱了干瘪老头的干瘪手掌。老头努力追了一步,抓着了我衣服的某个部位,却被挣命而去的我带了个跟头。 干瘪老头摔了一个跟头, 手里的热水瓶也打碎了。 我逃进了油茶田,逃出了油茶田,在校园里找了个最隐蔽的地方躲到天黑才敢回家。幸运的是他不认识我,也不知道我的父母是谁。 也许是让个孩子摔个个跟头实在太丢工人阶级的脸,后来就没再听到有人说起这件事情。
几个月后, 我终於在建筑工地失手,被干瘪老头逮住。但也许他每天经手的罪犯太多,还是我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难于辨认,总之他把我关进了小屋,但居然在找我爸爸妈妈来领我前忽然有了什么事情,用指节在我的小脑瓜上凿了个爆栗,然后就释放了。
那年我小学一年级, 干瘪老头怎么的也得有五十多了。 工宣队撤走后, 干瘪老头也就下落不明,如果还在的话,该更干瘪,高寿得有九十了。

分类: 城南旧事 标签:

藤椅

2004年1月29日 RedRocks 评论已被关闭



师大家中, 2003。12
在上海外白渡桥附近的弄堂里,看到一把椅子。这是一张极其普通的竹围椅,走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的小巷里,时不时的就能看到的那种。 用竹子扎成的骨架,然后用竹蔑密密麻麻编成坐垫和靠背和扶手。我站在那里对了这椅子看了许久,看到主人有些奇怪走出门来的时候才离开。
我的家里也有这么把椅子。仔细想想,这把椅子的上上下下是百分之百的竹子,那时,却不知道为什么被奶奶叫成了藤椅,一家三代人,就这么习惯的说藤椅这样,藤椅那样。
有藤椅的最早的照片,该是我和表哥坐在里面的合影。表哥比我大十个月,却从小到大都比我长得瘦小。照片上的我肥得如一头小猪,一屁股坐在椅子的当中, 把委委屈屈的表哥挤在了藤椅的一角。
我的奶奶,其实是北方人习惯称呼的姥姥,就是我母亲的母亲。在我们这个来自中国的极南和极北,却安顿在上海的家庭,和藤椅一样被错误但顺口地叫成了奶奶。奶奶是个极其慈祥的满洲老太太,年纪大了以后总是怕冷,常年裹着一件用棉布条缠成扣子的对襟大褂,冬天里面上个里子,就是个棉袍。那上面的布扣子在儿时的我是如此的记忆深刻,以至到了四十岁的我,闲逛在上海朱家角的一个小店时,看到件有类似布扣子的蓝土布褂子,爱不释手,不得不买了下来。奶奶留下的照片不多,而最好的那张,该是我最早的摄影了。我还很清楚地记得,那天天气很好,父亲拿出几个叔叔伯伯一起送给他的CANON FLQT单反相机,这在那时该是很好的相机了。奶奶是我的模特,把她心爱的藤椅搬出来。她最得意的有两件事情,老母鸡和玫瑰花,那都是她花了无数的精力侍候的。老母鸡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散步去了,合影的可能性不大。 把藤椅放在平房窗下的玫瑰花前,笑嘻嘻端坐在里面。
我们离开上海之后,阿姨去过家里几次,为了重新装修屋子,每次都要处理掉一些经年的积累。这把藤椅和阿三爸爸打的家具一起躲过了被抛弃的灾难。装修后的屋子里,藤椅放在中房间,和大衣柜和小书桌一起占据了窗前的位置。这么多年了,藤椅自然有些破损,现在找不到修补竹器的篾匠了,靠背扶手上的几个破洞用线和绳子补着,但依然很稳。我每次回到家里,都会在这把经历了三代人的椅子上坐一会儿,抽上一支烟,想想早已离去的奶奶和远在大洋彼岸的爸爸妈妈,当然,还有我自己的童年。

分类: 城南旧事 标签:

柜子的故事

2004年1月28日 RedRocks 3 条评论


RR在师大家中。 2003。12
从记事的时候开始, 家里就有这个大衣橱, 按照自己的年龄算算, 这柜子怎么的也该有40年了。 衣橱分成一大一小两个门格, 被很直观地称呼成大柜子小柜子。 大柜子里的衣服用衣架挂起来,小时候喜欢和猫一样,钻到衣服的里面去捉迷藏。小柜子里放衬衫毛衣之类, 叠得整整齐齐的摞在阁板上。 柜子还有三个抽屉。 抽屉的上面有一块可以拉出来放东西的抽板。
因为家里的人都远远地去了大洋的彼岸, 柜子里也基本都空了。 。 大概是父亲在离开的时候放在里面,柜子中剩下一阵很浓郁的樟脑丸的味道。 没有衣服, 不知道这些樟脑丸能保护什么, 还是一种几十年细心生活积存下的习惯。 拉开柜子的抽板。 发现板子是翻了面的, 面板下的横梁成了一个分隔, 格子里, 是我儿时歪歪斜斜的字迹, 陈群放书处。还画了几个奇怪的形状, 大抵是放各种孩子时候的宝贝的特点位置。 把东西仔细收拾好, 是父亲的特长, 小时候的我也许还有那么一点点基因, 长大了, 竟然变得所有的一切都满不在乎,永远处在寻找几分钟前随手搁置东西的状态。 抽屉里面有很多过去的日用品,感觉就是在看一个博物馆。 几次回国都想把他们带会美国, 却想了又想, 觉得还是让他们安静待在他们待了几十年的地方, 于我, 也多些牵挂可以有理由回家看看。
还记得小时候软骨病的我, 一天坐在这柜子前面。 父亲的一个同事来家里玩, 问我叫什么名字。 我顺手扔给他一句刚学到的话, 管不着。 父亲很窘, 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 而那同事却哈哈笑了, 把这故事带回父亲的教研组。 以后我再去那里, 大人们就会说, 管不着来了。
在家里的书架上找到本父亲学校的教工手册, 上面有那时候他所有同事的名字。 很多依然很耳熟, 但却无论如何想不起来那最早的管不着是对哪个叔叔说的了。
——————–
2003年的某一天, 拉开抽屉, 把小时候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放在桌上, 几乎是自言自语地沉浸在梦境般的回忆。 一种无名的感动。儿时候的记忆, 长大以后的感叹, 在一个玻璃台灯的灯光下, 在这写过昨天也写着今天的小小的写字台上,融和在了一起。 大衣柜在旁边静静地站着, 上面的穿衣镜和童年时一样明亮。
———————-
朋友说, 石头你老了, 喜欢怀旧了。
谁又不会老呢? 到老了, 有些能够回忆的东西, 该还是挺好的吧。

分类: 城南旧事 标签:

阿三爸爸

2004年1月26日 RedRocks 1 条评论

   学校修建科有个木匠陈师傅。
   陈师傅有三个孩子,最小的那个和我同岁,但比我大几个月,在儿童节后的一天生的。大家都叫最小的那个阿三。我小时候是孩子群中最软弱无力的, 阿三永远是跑得最快,爬得最高,最不怕打架的。我们两家的关系太近了, 阿三成了是我孩时的保护神。两家的关系也就以我们两个的关系而命名了。 陈师傅成了阿三爸爸,陈师傅家成了阿三家。我的父母成了小群爸爸妈妈。
   因为是邻居,我们两家的院子是通着的,当中没有墙,连象征性的栏杆都没有。阿三家门口有颗琵琶树。琵琶熟了得时候,阿三会爬到树上去把琵琶摘下来给不会爬树的我吃。阿三爸爸有一手好手艺,他的工具都是自己做的, 刨刀永远磨得铮亮。我们家的家具都是阿三爸爸和他的徒弟们打的,家具很牢,几十年了,现在还在老家的房子里摆着。每次家里有人回去了,还是用这些家具。
   文革里的一天,阿三爸爸出事了。他在松江出差的时候,被两辆汽车夹在了当中,内脏破裂导致了大出血。据说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来不及找血源, 就把从打开腹腔后放出的血从新给他输回去。阿三妈妈听到丈夫出事的消息,当场昏了过去。和我们的处长邻居一样,陈师傅也拣回了一条命。不知道为什么,两家的关系从那时就更加亲密无间。
   我出国后不久,阿三也去了澳大利亚,在那里和一个台湾来的女孩结了婚,安下了家。我父母在国内就由阿三的哥哥阿平照顾着。家里所有的事情,无论大小,阿三爸爸都会给我们想到,然后由阿平落实。父母亲来国外探亲的时候,家里的钥匙就放在阿平那里。每次他们回去,家里一定是干干净净,被子都晾好了等着他们。
   阿三爸爸是突然走的。邻居告诉我,他走的那天晚上还到我们家来看了需要修理的水管。晚上他忽然昏迷不醒,医院在脑溢血还是脑血栓上判断失误, 他就再也没有醒来。阿三爸爸去世后的这些年,我们家的一切依然是阿平全盘照顾,小至冰箱里的事物,大到房子的全部装修。以至我父母认定阿平是比儿子还亲的儿子。
   最近的一天,我和阿平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我想对他说,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全家这些年对我们家的照应。阿平说,小群你怎么能这样呢。我们两家早就是一家了。当年我爸爸出事故的时候,你爸爸妈妈对我们家全力的支持。我爸爸早就说过,我活着也好死了也好,你们兄弟要对小群爸爸妈妈当自己爸爸妈妈还要好地照顾。他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透过香烟的烟雾,我 忽然发现阿平和我记忆中的阿三爸爸长得一模一样。
   晚上我从家里给远方的母亲打电话,谈到装修后的家里,家具很旧,想换一些新的好看些的。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那个大沙发你不许动。那个是阿三爸爸亲手打的。。。
2003.08.01 . Colorado . RedRocks

分类: 城南旧事 标签:

窗上的鞭炮。 过年。 其他

2004年1月21日 RedRocks 2 条评论


老房子左邻右舍的故事里,印象很深的是总务处长的命运。他是个当年的红小鬼,抗枪打过仗,给某某领导当过小勤务员,解放后领导没忘记提拔他,把他放到某大学里做了么个不大不小的官儿。胖敦敦的儿,喜欢给我们一帮小夥伴们讲他打仗时候的故事。
文革了,这些部队出身的当官的大多被沉了下来。虽然没有过去的八面威风了,但小院子里的日子也还贻然自得。然后,一个风高夜黑的时候,红卫兵来了。因为是我们的紧邻,我还记得那次半夜时破门而入的壮观场景。他是被戴上了手铐押上卡车的。他老婆搂了三个孩子坐在院子里哀哀地哭。邻居们不敢多劝,母亲告诉我,那时候敢说的也就是相信组织,问题一定会搞清楚;敢做的,也就是把抄家后散落一地的东西搂一下,打碎的东西放到垃圾桶里。
第二天,平房尽头的山墙上用白石灰刷了大标语。坚决打倒反革命贪污盗窃分子某某某。小道新闻传说处长在任的时候拿了公家的木料给自己打了个柜子。这在当时够不上死罪,处长是见过市面的人,老实交代了他的犯罪经过。红卫兵们给他戴了高帽子,喷气式押回居委开批斗大会。折腾够了,就放了他,把斗争目标转向新一轮更有刺激和成就感的大官儿们。处长回家了,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日子依然一天天过,见了孩子也还会拍拍脑袋什么的,但我不记得他再说过他的革命故事。
前面说过,那时候物资的供应是奇缺的。抽屉里翻出的各种凭票供应的证卷就是那时历史的一个佐证。但记忆也许因为时间的沉淀,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回首,看到的,居然都是些很美好的东西。处长是山东人。人倒酶了,亲戚还有在乎他的。过年的时候总会从乡下捎来些好东西。那时候定量供应的年货中,每家每年有1斤花生米。很奢侈的东西,直到今天我都会因为孩子时候没吃够那好东西而每天下班后自己剥上几粒下个小酒。而那时的年货里,花生经常是和肉呼呼的虫子一起来的,那从乡下带来的鼓鼓的花生,便成了小院里孩子们共同垂涎的好东西。那花生是装在他们家一个瓷瓮里。瓮上有蓝色的图案,该是有个些历史的东西。
除了花生之外,他们家的亲戚还会带来些鞭炮。那可是真正的稀罕东西。过年的时候,他的有鞭炮的儿子们就很威风凛凛地站在街头,周围围了许多没有任何物资来源的老师们的孩子,眼巴巴地看他们放炮仗。心情好的时候,他们也许会让你帮了点一个,顿时让你心存感激。
后来,我父亲也倒酶了,被下放到安徽农村去做函授辅导(我依然没有明白,既然函授,怎么又派老师下去) 。每次都是好几个月,回来除了黑瘦些,居然带会很多当时城里买不到的好吃东西,还有,鞭炮。那些鞭炮是用几层塑料袋很珍贵地裹着的。一直舍不放。过年的时候,我终於也有了自己的炮仗可以威风一番。却发现因为上海的天气太潮,或者是炮仗的制作质量比较差,明明该是电光炮仗的,点了印信后往往很没面子地呲的一声就没了下文。稍微争气些的,是那些小小的拉炮。两端有细绳子,双手拽着,使劲一撑开,啪的就响了。小脑袋里坏水不少,就去把绳子的两头拴在邻居的门窗上,然后使劲敲几下,狂奔到树丛里欣赏大人开门时拉响“地雷” 的狼狈样,很有几分游击队埋伏日本鬼子的成功感。再见到处长的儿子,心里有了几分得意,因为他的鞭炮中居然没有拉炮。我会很得意地给他两个让他玩。童年的心灵里,第一次种下了能给予的那种劣质优越感。
处长的家门口有颗棕树,每年修棕绷床的师傅都会到小院子里来,用很锋利的刀割下许多棕。理顺了,给小院里的邻居们修理破损的棕绷床。处长喜欢在树下耍哑铃。他力气很大,能把我吃奶力气都用上也搬不动的哑铃耍得团团转。然后有一天,他玩得太高兴了,耍出了比平时多用好多力气的花样。那天晚上,大人说他发了心脏病。小院里住的有过去的汽车队长,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打过仗的老兵。老兵冲去车队开了一个吉普把处长送到了医院,据说路上为了硬挤过校园里一道小门,把车的两边都刮坏了。处长没有死,再回来的时候,好像就是老态龙钟的一个人了。
回家的时候,我没有去看望处长。老平房拆除后,他们搬走了。听说他还活着,但已经得了老年痴呆,不认识任何人。我更愿意记得那个给我讲打仗故事的胖伯伯。一次,在67路公共汽车上见到了坐在司机座上的处长的小儿子。在上海的繁忙交通中,没敢和他多说话,怕影响他工作。他身上不再有小时候一起放鞭炮时候的威风,默默对我点点头。好像有很多话,但什么也没说。我下车后就再没见过他。
那些被我拴过拉炮的房子现在大都改建成了高楼。在小雨中慢慢走过,忽然发现高楼群中,居然有当年的一栋宿舍楼依然站立。孩子时候觉得很高大的房子,现在看上去已然风烛残年,那孩提时代的小手拴过拉炮的窗户,横七竖八钉着木板,不知是住户无力或不愿意修缮这不久就会被夷平的老楼,还是这房间已经不再有住户。愣愣看了一会儿那窗,好像又听到孩子狂奔而去的脚步,鞭炮声和被惊着的大人们用校园中南腔北调的普通话的怒骂。
父亲带回来的那些鞭炮,记忆里似乎没有燃放完。经常宝贝一样拿出来晾晾,看看上面的花花绿绿的贴纸,然后再仔细包好了,小心地放回在大衣柜的顶上。总觉得它们还该在那里。再回家的时候,居然爬到大衣柜顶上,想看看那里是不是还有童年时没有舍得放的一包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的鞭炮。
—————————————– 2003.06.22. Colorado. RedRocks

分类: 城南旧事 标签: